文章解析

tóng
ōu
zhuàn

朝代:唐作者:柳宗元浏览量:1
liǔ
xiān
shēng
yuē
yuè
rén
shǎo
ēn
shēng
nán
huò
shì
zhī
huǐ
chǐ
齿
shàng
xiōng
mài
shì
shù
qián
zhī
zhì
yǒu
liè
zhě
shèng
jiē
wéi
tóng
dāng
dào
xiāng
zéi
shā
wéi
xìng
zhuàng
yāo
ruò
zhě
hàn
guān
yīn
wéi
gǒu
tóng
suǒ
wéi
wèn
shì
yuè
zhōng
kǒu
hào
shǎo
tuō
wéi
tóng
ōu
shí
suì
shèng
guì
cóng
shì
zhōu
shì
wèi
yán
zhī
tóng
zhě
liǔ
zhōu
ráo
ér
xíng
qiě
ráo
èr
háo
zéi
jié
chí
fǎn
jiē
náng
kǒu
shí
zhī
suǒ
mài
zhī
wěi
ér
kǒng
wéi
ér
héng
zhuàng
zéi
zhī
duì
yǐn
jiǔ
zuì
rén
wéi
shì
rén
zhí
rèn
dào
shàng
tóng
wēi
shuì
bèi
rèn
xià
shàng
jué
yīn
rèn
shā
zhī
táo
wèi
yuǎn
shì
zhě
huán
tóng
hài
jiāng
shā
tóng
yuē
:“
:“
wéi
liǎng
láng
tóng
shú
ruò
wéi
láng
tóng
ēn
láng
chéng
jiàn
wán
ēn
suǒ
。”
。”
shì
zhě
liáng
jiǔ
yuē
:“
:“
shā
shì
tóng
shú
ruò
mài
zhī
mài
ér
fēn
shú
ruò
zhuān
yān
xìng
ér
shā
shèn
shàn
。”
。”
cáng
shī
chí
tóng
zhǔ
rén
suǒ
shù
láo
shèn
bàn
tóng
zhuǎn
huǒ
shāo
jué
zhī
suī
chuāng
shǒu
dàn
rèn
shā
shì
zhě
yīn
háo
jiē
jīng
tóng
yuē
:“
:“
ōu
shì
ér
dāng
wéi
tóng
zéi
èr
rén
xìng
jiē
shā
zhī
yuàn
wén
guān
。”
。”
bái
zhōu
zhōu
bái
zhào
shì
ér
yòu
yuàn
ěr
shǐ
yán
zhèng
zhī
liú
wéi
xiǎo
kěn
cháng
huán
zhī
xiāng
xiāng
zhī
xíng
jié
zhě
gǎn
guò
mén
jiē
yuē
:“
:“
shì
ér
shǎo
qín
yáng
èr
suì
ér
tǎo
shā
èr
háo
jìn
!”
!”

译文

柳先生说:越地的人寡恩薄情,无论生男生女,都把他们当作货物一般看待。孩子七八岁以后,父母就为贪图钱财而把他们卖掉。如获得的钱财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贪欲,便去偷他人的子女。得手后就用铁箍套颈,木铐铐手,以防逃跑,甚至有因拘禁年久而长了胡须的成年人,因敌不过束缚者,也被逼为奴仆。当时在大路上互相残杀已习染成风。有幸而能长得强壮高大的人,就去绑架那些力小体弱的人,汉族官吏则利用这种恶习为自己谋利,只要能得到僮仆,他们就放纵而不加追究。因此,越地人口减少,很少有人能逃脱作僮仆的悲惨命运。只有区寄,以十一岁的小小年纪却战胜了绑架他的强盗,这也算够奇特的了。桂州都督从事杜周士对我讲了这件事。儿童区寄,是郴州地区打柴放牛的孩子。一天,他正一边放牛一边打柴,有两个蛮横的强盗把他绑架了,反背着手捆起来,用布蒙住他的嘴。离开本乡四十多里地,想到集市上把他卖掉。区寄装着小孩儿似的哭哭啼啼,害怕得发抖,做出一幅孩子常有的胆小的样子,强盗并不把他放在心上,相对喝酒,喝醉了。其中一个强盗离开前去集市谈买卖孩子的生意,另一个躺下来,把刀插在路上。区寄暗暗看他睡着了,就把捆绑自己的绳子靠在刀刃上,用力地上下磨动,绳子断了,便拿起刀杀死了那个强盗。区寄逃出去没多远,那个上集市谈买卖的强盗回来了,抓住区寄,非常惊恐,打算要杀掉他。区寄急忙说:“做两个主人的奴仆,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主人的奴仆呢?他不好好待我。主子你果真能保全我的性命并好好待我,无论怎么样都可以。”强盗盘算了很久,心想:“与其杀死这个奴仆,哪里比得上把他卖掉呢?与其卖掉他后两个人分钱,哪里比得上我一个人独吞呢?幸亏杀掉了他,好极了。”随即埋藏了那个强盗的尸体,带着区寄到集市中窝藏强盗的主人那里。他把区寄捆绑起来,绑得很结实。到了半夜,区寄自己转过身来,把捆绑的绳子就着炉火烧断了,虽然烧伤了手也不怕;又拿过刀来杀掉了做买卖的强盗。然后大声呼喊,整个集市都惊动了。区寄说:“我是姓区人家的孩子,不该做奴仆。两个强盗绑架了我,幸好我把他们都杀了!我愿把这件事报告官府。”集镇的差吏把这件事报告了州官,州官又报告给府官。府官召见了区寄,年幼老实罢了。刺史颜证认为他与众不同,便留他做小吏,区寄不愿意。刺史于是送给他衣裳,派官吏护送他回到家乡。乡里干抢劫勾当的强盗,都斜着眼睛不敢正视区寄,没有哪一个敢经过他的家门。都说:“这个孩子比秦武阳小两岁,却杀死了两个强贼,怎么可以靠近他呢!”

逐句剖析

"柳先生曰":柳先生说:

"越人少恩":越地的人寡恩薄情,

# 恩:慈爱。,越人:古代指岭南一带的少数民族。

"生男女":无论生男生女,

"必货视之":都把他们当作货物一般看待。

# 货视之:把他们当作货物一样看待。

"自毁齿以上":孩子七八岁以后,

# 毁齿:指换去乳牙。儿童至七八岁乳牙脱落,换生恒牙。

"父兄鬻卖以觊其利":父母就为贪图钱财而把他们卖掉。

# 觊:希图,贪图。,鬻卖:出卖。

"不足":如获得的钱财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贪欲,

"则取他室":便去偷他人的子女。

# 他室:人家的孩子。

"束缚钳梏之":得手后就用铁箍套颈,木铐铐手,以防逃跑,

# 钳梏:用铁箍套颈,用木铐铐手。

"至有须鬣者":甚至有因拘禁年久而长了胡须的成年人,

# 至有须鬣者:甚至有因拘禁年久而长了胡须的成年人。鬣,髭须。

"力不胜":因敌不过束缚者,

# 力不胜:体力支持不住。

"皆屈为僮":也被逼为奴仆。

# 僮:仆人。

"当道相贼杀以为俗":当时在大路上互相残杀已习染成风。

# 贼杀:伤害残杀。,当道:在大路上,指明火执仗。

"幸得壮大":有幸而能长得强壮高大的人,

# 幸:侥幸。

"则缚取幺弱者":就去绑架那些力小体弱的人,

# 幺:幼小的儿童。

"汉官因以为己利":汉族官吏则利用这种恶习为自己谋利,

# 因以为己利:借此为自己谋利。,汉官:唐王朝派往少数民族地区的官吏。

"苟得僮":只要能得到僮仆,

# 苟:如果。

"恣所为不问":他们就放纵而不加追究。

# 恣所为:放任他们胡作非为。恣,听任,放纵。

"以是越中户口滋耗":因此,越地人口减少,

# 滋耗:增加消耗,指死亡人数增多,人口减少。滋,加多。

"少得自脱":很少有人能逃脱作僮仆的悲惨命运。

# 少得自脱:很少有人能逃脱被劫持被杀害的命运。

"惟童区寄以十一岁胜":只有区寄,以十一岁的小小年纪却战胜了绑架他的强盗,

# 以十一岁胜:以只有十一岁的小小年纪就战胜了绑架他的强盗。

"斯亦奇矣":这也算够奇特的了。

# 斯:这。

"桂部从事杜周士为余言之":桂州都督从事杜周士对我讲了这件事。

# 从事:官名,州都地方长官的副手。,桂部:唐高宗永徽以后分岭南道为广州、桂州、容州、邕州、交州五都督府,统称“岭南五管”。桂部是五管之一,故又称桂管,即桂州都督府。

"童寄者":儿童区寄,

"柳州荛牧儿也":是郴州地区打柴放牛的孩子。

# 荛牧儿:打柴放牧的孩子。荛:打柴。,柳州:原为郴州,陈景云《柳集点勘》经过考证,认为“‘郴’当从《文苑》作‘柳’”,并认为区寄的故事是柳宗元在永州听杜周士说的。可信。

"行牧且荛":一天,他正一边放牛一边打柴,

# 行牧且荛:一面放牧,一面打柴。行,从事。且,连词。

"二豪贼劫持反接":有两个蛮横的强盗把他绑架了,反背着手捆起来,

# 反接:反背着手捆起来。,豪贼:强盗。豪,强横;贼,古代时指强盗。

"布囊其口":用布蒙住他的嘴。

# 布囊其口:用布捂住他的嘴。囊,口袋,这里做动词用意为捂住。

"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离开本乡四十多里地,想到集市上把他卖掉。

# 虚:通“墟”,集市。

"寄伪儿啼":区寄装着小孩儿似的哭哭啼啼,

# 伪:假装。

"恐栗":害怕得发抖,

# 恐栗:恐惧发抖。栗,发抖。

"为儿恒状":做出一幅孩子常有的胆小的样子,

# 为儿恒状:做出小孩常有的那种样子。恒状,常有的情态。

"贼易之":强盗并不把他放在心上,

# 易:意动用法,轻视,不在意。

"对饮":相对喝酒,

"酒醉":喝醉了。

"一人去为市":其中一个强盗离开前去集市谈买卖孩子的生意,

# 为市:去做人口买卖,谈生意,指寻找买主。

"一人卧":另一个躺下来,

"植刃道上":把刀插在路上。

# 植刃道上:把刀插在路上。

"童微伺其睡":区寄暗暗看他睡着了,

# 微伺:暗地等候。微,偷偷地。伺,窥察。

"以缚背刃":就把捆绑自己的绳子靠在刀刃上,

# 以缚背刃:把捆他的绳子靠在刀刃上。

"力下上":用力地上下磨动,

# 力下上:用力上下来回磨。

"得绝":绳子断了,

# 绝:断。

"因取刃杀之":便拿起刀杀死了那个强盗。

"逃未及远":区寄逃出去没多远,

"市者还":那个上集市谈买卖的强盗回来了,

"得童":抓住区寄,

"大骇":非常惊恐,

"将杀童":打算要杀掉他。

"遽曰":区寄急忙说:“

# 遽:急忙。

"为两郎僮":做两个主人的奴仆,

# 郎:当时奴仆称主人为郎。

"孰若为一郎僮耶":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主人的奴仆呢?

# 孰若:何如,哪里比得上。

"彼不我恩也":他不好好待我。

# 不我恩:不好好对待我。

"郎诚见完与恩":主子你果真能保全我的性命并好好待我,

# 郎诚见完与恩:你果真能保全我的性命并好好待我。完,保全。

"无所不可":无论怎么样都可以。”

"市者良久计曰":强盗盘算了很久,心想:“

# 计:盘算。,良久:很久。

"与其杀是僮":与其杀死这个奴仆,

"孰若卖之":哪里比得上把他卖掉呢?

"与其卖而分":与其卖掉他后两个人分钱,

"孰若吾得专焉":哪里比得上我一个人独吞呢?

# 专:独自占有。

"幸而杀彼":幸亏杀掉了他,

"甚善":好极了。”

"即藏其尸":随即埋藏了那个强盗的尸体,

"持童抵主人所":带着区寄到集市中窝藏强盗的主人那里。

# 主人:指墟所窝藏豪贼的人家。

"愈束缚":他把区寄捆绑起来,

"牢甚":绑得很结实。

"夜半":到了半夜,

"童自转":区寄自己转过身来,

"以缚即炉火烧绝之":把捆绑的绳子就着炉火烧断了,

# 即:靠近。

"虽疮手勿惮":虽然烧伤了手也不怕;

# 惮:害怕。,疮:通“创”,这里指烧伤。

"复取刃杀市者":又拿过刀来杀掉了做买卖的强盗。

"因大号":然后大声呼喊,

# 大号:大声呼叫,哭叫。

"一虚皆惊":整个集市都惊动了。

"童曰":区寄说:“

"我区氏儿也":我是姓区人家的孩子,

"不当为僮":不该做奴仆。

"贼二人得我":两个强盗绑架了我,

"我幸皆杀之矣":幸好我把他们都杀了!

"愿以闻于官":我愿把这件事报告官府。”

# 愿以闻于官:希望把这件事报告给官府。

"虚吏白州":集镇的差吏把这件事报告了州官,

# 州:指州官。,白:报告。,虚吏:管理集市的官吏。

"州白大府":州官又报告给府官。

# 大府:指州的上级官府。大,通“太”。

"大府召视儿":府官召见了区寄,

"幼愿耳":年幼老实罢了。

# 幼愿:年幼而老实,愿,老实。

"刺史颜证奇之":刺史颜证认为他与众不同,

# 颜证:唐代大臣和书法家颜真卿的从侄,曾任桂州刺史、桂管观察使。,刺史:州的行政长官。

"留为小吏":便留他做小吏,

"不肯":区寄不愿意。

"与衣裳":刺史于是送给他衣裳,

# 衣裳:古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

"吏护还之乡":派官吏护送他回到家乡。

# 护还之乡:护送他回乡。之,代区寄。

"乡之行劫缚者":乡里干抢劫勾当的强盗,

# 行劫缚者:专干绑架,抢东西的人。

"侧目莫敢过其门":都斜着眼睛不敢正视区寄,没有哪一个敢经过他的家门。

# 侧目:不敢正视,形容畏惧。

"皆曰":都说:“

"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这个孩子比秦武阳小两岁,

# 秦武阳:战国时燕国的少年勇士,他十三岁时就能杀强暴的人。

"而讨杀二豪":却杀死了两个强贼,

# 讨杀:杀。讨,讨伐。

"岂可近耶":怎么可以靠近他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童区寄传》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传记文学作品。这篇文章取材于真实事件,讲述了牧童区寄被两名强盗劫持后,凭借非凡的勇气与智慧,先后击杀劫匪,成功自救的故事。作者围绕人物的性格特点,从多个视角和层面,生动塑造出一个机智果敢、不畏强暴,同时又质朴纯真的少年英雄形象。作者借这一事件,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劫杀横行、人口贩卖猖獗,以及官府纵容强盗恶行的黑暗现实,热情赞颂了区寄在绝境中临危不惧、勇于抗争的大无畏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王叔文集团发起的永贞革新以失败告终,柳宗元受牵连遭贬。同年九月,他先被贬为邵州刺史,十一月赴任途中再遭加贬,改任永州司马,直至元和十年(815)才获召回京。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后他又被贬至柳州,继续了四年的贬谪生涯。关于《童区寄传》的创作时间,学界普遍认为是柳宗元贬官柳州时期所作,但何书置、陈景云等学者则主张此文写于永州。在永州、柳州长达十余年的贬谪岁月里,柳宗元深陷困境:不仅要忍受恶劣的生活环境,还要承受亲友离散、求助无门的孤寂,加之身体每况愈下,精神饱受折磨。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童区寄传》,以文字为贫困孩童立传,为底层百姓发声,传递对社会不公的深切控诉与抗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篇传记散文,文章讲述了牧童区寄被强盗劫持后,凭借勇敢机智先后杀死两名劫匪并成功自救的故事。此文通过多维度刻画区寄勇敢无畏、聪慧过人又质朴纯真的少年英雄形象,揭露了唐代越中地区人口贩卖猖獗、官府纵容恶行的黑暗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底层民众苦难的同情,以及对区寄临危不惧精神的赞颂。

2. 写作手法

正侧面描写结合:正面通过细致刻画区寄“伪儿啼”“以缚背刃断绳”“炉火烧绝绑缚”等动作,以及“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等语言,展现其临危不惧与机智应变;侧面借助“乡之行劫缚者侧目不敢过其门”和众人对其“讨杀二豪”的惊叹,烘托出区寄事迹的震撼力,多角度塑造出鲜活立体的少年英雄形象。反衬:以丑衬美,以豪贼的愚蠢、贪婪与大意反衬区寄的机智果敢。豪贼因轻视区寄而“植刃道上”、因贪图独吞利益被区寄言语迷惑,其自相矛盾与疏忽的行为,更突显区寄在绝境中敏锐捕捉时机、巧妙周旋反击的智慧,使人物形象对比鲜明。

3. 分段赏析

本文是一篇极具独创性的传记文学作品,以真实事件为蓝本,讲述了儿童区寄被两名强盗劫持后,凭借过人的勇敢与智慧,成功手刃歹徒、保全自身的传奇经历。作者柳宗元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刻画,将区寄勇敢机智、不畏强暴且纯朴憨厚的少年英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全文结构清晰,可分为两大核心部分。第一部分为类似“引言”的背景铺陈,主要揭露唐代越中地区的黑暗现实:当地存在将孩童与成人掳掠为僮仆的恶劣风俗,而官府不仅对此恶行不闻不问,甚至借此谋取私利,导致无数弱小者深陷困境,难以逃脱被奴役的命运。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年仅十一岁的区寄却能成功反抗,更显其事迹的非凡与可贵,同时也暗含了作者对社会恶俗的强烈批判、对腐败官府的深切憎恨,以及对区寄英勇抗争精神的高度赞扬。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传文,曾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生动再现了区寄的自救过程。传文部分又可细分为三个阶段,层层递进地展现了区寄的智勇双全。第一阶段围绕区寄智杀第一个强盗展开,可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详细叙述区寄遭遇劫持的经过,为后续“智斗”情节埋下伏笔;第二层则着重描写区寄如何抓住时机,凭借谨慎的态度和果断的行动,成功杀死第一个强盗,初步彰显其过人胆识。第二阶段聚焦区寄与第二个强盗的周旋与对抗,同样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刻画区寄面对新威胁时,运用巧妙的言辞和机敏的反应迷惑敌人,展现其随机应变的智慧;第二层讲述区寄再次抓住机会,果断杀死第二个强盗,并主动选择“愿以闻于官”,不仅凸显了他的勇敢,更体现出他知法懂法、明辨事理的成熟心智。第三阶段作为事件的尾声,同样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通过区寄拒绝留任“小吏”,坚持回归故乡的选择,突出其纯朴憨厚、不慕名利的性格特点;第二层借“乡之行劫缚者”听闻此事后“侧目莫敢过其门”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出区寄英勇行为所产生的巨大震慑力,进一步强化了他的英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全篇文章以变化入神之笔,在极短小的篇幅中写出区寄的被劫、反抗、胜利及其影响,情节曲折,险象环生,人物个性与心理活动都呼之欲出,而作者的爱憎感情正渗透在生动描述人物故事的字里行间。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王松龄《柳宗元诗文选译》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柳宗元《道州毁鼻亭神记》

下一篇:唐·柳宗元《谪龙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