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ǎng
zhōu
dòu
cháng
yuán
wài
liú
èr
shí
shī
jiàn
xíng
zǒu
chóu
zèng

朝代:唐作者:柳宗元浏览量:1
tóu
huāng
chuí
xīn
zhào
xià
jīng
fēi
zhuāng
zhōu
mèng
qíng
guī
huán
liú
xiǎng
zhù
zhēng
fēi
xiàn
héng
yáng
yàn
chūn
lái
qián
hòu
fēi

译文

被贬到荒远之地将近十二年,新的诏书下达到我简陋的房门。怀疑如今这情景如同庄周梦蝶般不真实,心情却好似苏武从匈奴归来般激动。皇帝赐还(我)留下美好的声名,友人助力我踏上新的征程。不羡慕衡阳的大雁,春天来了还能自由地前后飞翔。

逐句剖析

"投荒垂一纪":被贬到荒远之地将近十二年,

"新诏下荆扉":新的诏书下达到我简陋的房门。

"疑比庄周梦":怀疑如今这情景如同庄周梦蝶般不真实,

"情如苏武归":心情却好似苏武从匈奴归来般激动。

"赐环留逸响":皇帝赐还(我)留下美好的声名,

"五马助征騑":友人助力我踏上新的征程。

"不羡衡阳雁":不羡慕衡阳的大雁,

"春来前后飞":春天来了还能自由地前后飞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朗州窦常员外寄刘二十八诗,见促行骑走笔酬赠》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酬赠诗,作于其被贬永州近十年后接到新诏之时。诗中回顾贬谪生涯的困顿,感谢友人窦常的寄诗相慰,并流露出对未来的复杂心绪。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运用典故与对比手法,在自嘲与感慨中展现诗人深沉的人生喟叹。作为柳宗元贬谪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此诗不仅体现了其个人命运的悲凉,也折射出唐代士人在政治沉浮中的普遍心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投荒垂一纪,新诏下荆扉”此联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沧桑巨变之感。“投荒”一词,精准勾勒出诗人被贬至偏远之地的艰难处境,那是政治失意后的无奈放逐。“垂一纪”以具体的时间跨度,强调被贬岁月之漫长,十二年的时光,足以让诗人历经世事沧桑、身心俱疲。而“新诏下荆扉”则如一道曙光,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沉闷与压抑。新的诏书降临到那扇简陋的柴门,意味着命运的转折,诗人即将结束漫长的贬谪生涯,重新踏上未知的仕途。这种从黑暗到光明的转变,为全诗奠定了充满希望与感慨的基调,引发读者对诗人命运的关注与期待。颔联:“疑比庄周梦,情如苏武归”巧妙运用典故,将诗人复杂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疑比庄周梦”,庄周梦蝶的典故充满了虚幻与迷离,诗人借此表达接到新诏时那种如梦似幻、难以置信的心情。多年的贬谪生活,让诗人仿佛置身于一场漫长的噩梦之中,如今突然接到回归的诏书,他怀疑这一切是否真实,如同庄周分不清自己是庄周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周。“情如苏武归”,苏武持节牧羊十九年,坚守节操,最终得以归汉,其历经磨难终获自由的喜悦与激动令人动容。诗人以苏武自比,将自己接到新诏时的心情比作苏武归汉,生动地表现出他内心的激动、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复杂而真挚的情感。颈联:“赐环留逸响,五马助征騑”从个人才华与外界助力两个方面,展现了诗人回归之路的有利条件。“赐环”运用典故,象征着皇帝对诗人的召回,这一举措不仅是对诗人政治命运的改变,更意味着他的才华和价值得到了认可。“留逸响”则进一步强调诗人在被贬期间,尽管身处困境,但他的才华和名声依然流传,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而“五马”在古代是太守的代称,这里指代窦常等友人。友人如同五马一般,助力诗人踏上新的征程,给予他精神上的支持和行动上的帮助。此联既体现了诗人自身的才华优势,又展现了外界的支持力量,为诗人的回归之路增添了信心和动力。尾联:“不羡衡阳雁,春来前后飞”以衡阳雁为对比对象,升华了诗歌的主题。“衡阳雁”每年春天都会自由地前后飞翔,象征着自由与闲适。然而,诗人却说“不羡衡阳雁”,这并非是对自由的否定,而是表达了诗人更远大的追求。他认为,与自由飞翔的大雁相比,自己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去实现政治抱负和人生价值,这才是更有意义的事情。这种积极进取、渴望有所作为的人生态度,使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坚定与执着,为全诗画上了一个充满力量的句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柳宗元《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

下一篇:唐·柳宗元《商山临路有孤松往来斫以为明好事者怜之编竹成楥遂其生植感而赋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