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g
líng
zèng
qīng
yuán
shì
jiǎn
líng

朝代:唐作者:柳宗元浏览量:1
shì
qīng
shì
juān
xiāng
zhī
méi
yáng
guāng
jìng
míng
qiāo
shí
ān
suǒ
shī
shā
gān
áng
míng
bēi
shuò
yún
fēng
hán
qióng
qiū
shí
jūn
shàng
róng
xiǎo
rén
shǒu
jīng
wēi
cǎn
xiāng
shì
yōu
zuò
zūn
jiǔ
liáo
zhuó
fàng
liàng
wèi
xié
zhě
yǎo
miǎo
xián
shī

译文

太平世道当然看不起学子才人,我们自然被抛弃流放到潇湘边上。仿若太阳的光芒已普照四海,像敲石闪出的火花就毫无用处一样。我们像被摧残了羽毛的鸟儿停在枯枝,高吟低唱相互应和,声声悲伤。北方的黑云吹来了阵阵风寒,在这深秋季节,一片空寂荒凉。处境凶险,君子们更注重从容闲逸,小人们只是畏缩自保,战兢恐慌。悲凄时,我们天天相互探视,忧愤之情又因此而不断滋长。斟饮几杯酒,自己可以聊且忘忧,而纵情歌唱,那肯定别人决不会听赏。只可惜,眼下你这位调音知己不在,不能把我们的诗歌美妙地弹唱。

逐句剖析

"理世固轻士":太平世道当然看不起学子才人,

# 轻士:轻视士人。,固:本来,当然。,理世:治世,太平世界。理,避高宗李治讳而代替“治”字。

"弃捐湘之湄":我们自然被抛弃流放到潇湘边上。

# 湄:岸边。,湘:湘江。,弃捐:弃舍,遗弃。指不加任用。

"阳光竞四溟":仿若太阳的光芒已普照四海,

# 四溟:四海,代指天下。,竞:满。这儿是遍布的意思。竞:一作竟。

"敲石安所施":像敲石闪出的火花就毫无用处一样。

# 施:为,用。,安:何,什么。,敲石:敲击石头发出的火光,喻微弱。

"铩羽集枯干":我们像被摧残了羽毛的鸟儿停在枯枝,

# 枯干:干枯的树干。,集:群鸟停聚在树上。,铩羽:羽毛摧残之鸟。铩,伤残。

"低昂互鸣悲":高吟低唱相互应和,声声悲伤。

"朔云吐风寒":北方的黑云吹来了阵阵风寒,

# 朔云:北方的云。

"寂历穷秋时":在这深秋季节,一片空寂荒凉。

# 穷秋:深秋。穷,终,尽。,寂历:犹寂寥,冷寂空旷的样子。

"君子尚容与":处境凶险,君子们更注重从容闲逸,

# 容与:安逸自得的样子。,尚:崇尚。

"小人守兢危":小人们只是畏缩自保,战兢恐慌。

# 兢危:戒惧,忧惧。兢,小心谨慎。危,畏惧忧恐。,守:保全。

"惨悽日相视":悲凄时,我们天天相互探视,

"离忧坐自滋":忧愤之情又因此而不断滋长。

# 滋:滋生。,自:自然地。,坐:因。,离忧:离别之忧愁。

"樽酒聊可酌":斟饮几杯酒,自己可以聊且忘忧,

# 聊:姑且。,樽:盛酒器。樽:一作尊。

"放歌谅徒为":而纵情歌唱,那肯定别人决不会听赏。

# 徒为:指无意义的行为。为:做事。这里指唱歌。徒:白白地。,谅:诚,确实。

"惜无协律者":只可惜,眼下你这位调音知己不在,

# 协律:调正音律,使之协和。

"窈眇弦吾诗":不能把我们的诗歌美妙地弹唱。

# 弦吾诗:为我的诗谱曲。弦:琴弦。这儿用做动词,用琴弹奏。,窈眇:美妙。一说幽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由唐代柳宗元所作的五言古诗。诗中,柳宗元对朝廷权贵扼杀人才极为愤慨,对李幼清、元克己、吴武陵三人遭贬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同时也展现出与他们相互慰藉的深厚知己友情。开篇叹世轻士,以敲石无用喻人才被弃;中间描述友人如铩羽之鸟处境悲苦;结尾表达虽可饮酒放歌,却因无人懂诗而遗憾。全诗语言古朴,情感幽愤,既伤友人,也暗伤自身,深刻展现出诗人在困境中的愤懑与坚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柳宗元的《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创作于其贬谪永州时期。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与杨京兆凭书》《与李睦州论服气书》以及《初秋夜坐赠吴武陵》等诗文可知,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之前,吴武陵一直身处永州。直到元和七年(812年),吴武陵获得赦令得以北还。综合这些信息推断,柳宗元的这首诗应当是在吴武陵北还之后创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是唐代柳宗元所作的五言古诗,以贬谪为题材。诗中,柳宗元对朝廷权贵肆意扼杀人才的行径极为愤慨,深切同情李幼清、元克己、吴武陵三人的被贬遭遇。同时,诗里尽显诗人与他们相互慰藉的深厚情谊,展现出坚贞不屈的知己友情,语言古朴凝练,幽愤真挚的情感贯穿始终,在为友人悲伤的同时,也暗自感伤自身的命运。

2. 写作手法

反语:“太平世道”“阳光普照”,表面上是说当时世道好,实际上是讽刺权贵们粉饰太平,将黑暗腐朽的现实说成是太平盛世,“理”实为乱,“阳光”实为黑暗,以此来批判权贵们的无耻行径。比喻:把坚贞不屈而遭贬的人才比作“铩羽”的乌鸦,生动地展现了他们在困境中饱受迫害、无法逃避的艰难处境。象征:“朔云吐风寒,寂历穷秋时”,“穷秋”象征着恶劣的社会时局,秋季本就有肃杀之气,“穷秋”更强调了局势的衰败和凄凉;“风寒”象征着权贵对人才的无情迫害。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象征社会现实,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才遭遇的同情。直抒胸臆:“樽酒聊可酌,放歌谅徒为。惜无协律者,窈眇弦吾诗”,诗人直接表达了与友人饮酒赋诗、聊以自慰的无奈。即便放声高歌,也无人欣赏,感叹没有懂自己的知音来为自己的诗配乐。直接抒发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知己之情,以及怀才不遇、无人理解的孤独和悲愤。

3. 分段赏析

“理世固轻士,弃捐湘之湄”:这两句诗开篇点明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自身的遭遇。“理世”本应是清明之世,但却“轻士”,将人才弃置于湘水之滨。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世道不公的感慨和自身被放逐的无奈,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悲愤的基调。“阳光竟四溟,敲石安所施”:前一句描绘出阳光普照四海的宏大景象,象征着当时的世道看似光明。然而,在这样的世道下,诗人却如同敲石取火之人,空有才能却无处施展。“安所施”以反问的形式,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不甘,凸显出个人命运与时代环境的强烈反差。“铩羽集枯干,低昂互鸣悲”:诗人将自己和友人比作羽毛伤残的鸟儿,聚集在枯干的树枝上。“铩羽”形象地写出了他们遭受挫折后的狼狈与疲惫。“低昂互鸣悲”则进一步描绘出鸟儿们相互呼应、悲鸣的场景,寓意着诗人与友人在困境中相互慰藉,同时也抒发了他们内心的悲痛之情。“朔云吐风寒,寂历穷秋时”:“朔云”即北方的云,带来了寒冷的气息,点明了时节为深秋。“吐风寒”三字,将云拟人化,仿佛云在有意释放寒冷,营造出一种寒冷、孤寂的氛围。“寂历穷秋时”则强调了在这深秋时节,四周一片寂静、凄凉,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君子尚容与,小人守兢危”: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品德修养的坚守。“君子尚容与”,说的是君子在困境中依然能够保持从容不迫的态度;“小人守兢危”,则是指小人在面对困境时,往往心怀恐惧、战战兢兢。诗人以君子自比,暗示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会坚守正道,不为困境所屈服。“惨悽日相视,离忧坐自滋”:诗人与友人每天相对,脸上都带着凄惨的神情,因为他们心中的离忧在不断滋生。“惨悽日相视”描绘出两人相对无言、唯有忧愁的画面,“坐自滋”则强调了这种离忧是自然而然地在心中蔓延生长,无法排解,生动地表现出诗人与友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樽酒聊可酌,放歌谅徒为”:在如此忧愁的时刻,诗人只能借酒消愁,“樽酒聊可酌”,表明酒成为了他们暂时忘却痛苦的方式。然而,即使放歌,也无法真正排解心中的忧愁,“放歌谅徒为”,一个“徒”字,道出了诗人的无奈与悲哀,放歌也只是徒劳而已,进一步强化了全诗的悲伤氛围。“惜无协律者,窈眇弦吾诗”:最后两句,诗人感叹可惜没有精通音律的人,能够为自己的诗歌谱曲演奏。“窈眇弦吾诗”,诗人希望通过美妙的音乐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然而现实却无法满足他的愿望。这两句诗在无奈中又透露出一丝对知音的渴望,使全诗的情感更加深沉、细腻。

4. 作品点评

《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一诗中,诗人不仅为李幼清、元克己、吴武陵三人所遭受的世道不公而倾诉不平,同时也借此诗抒发了自身内心的愤懑,整首诗中弥漫着幽愤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古炼,耐细玩。

明孙鑛《柳柳州全集》

# 哀怨,是《楚骚》之遗。

清汪森《韩柳诗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柳宗元《赠江华长老(江华,道州县名)》

下一篇:唐·柳宗元《朗州窦常员外寄刘二十八诗,见促行骑走笔酬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