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蓐食徇所务":天未亮就吃了饭,
# 所务:所从事的农务。,徇:从事,尽全力去做。,蓐食:坐在床席上吃早饭。
"驱牛向东阡":赶着牛去村东干。
"鸡鸣村巷白":天刚亮就下了田,
"夜色归暮田":直至暮色归家园。
"札札耒耜声":木犁翻土札札响,
# 耒耜:耕地翻土的工具。这里泛指农具。
"飞飞来乌鸢":乌鸦老鹰飞不断。
# 乌鸢:乌鸦和老鹰。这里泛指鸟类。
"竭兹筋力事":竭尽筋力勤劳动,
# 筋力事:指重体力劳动。,兹:这个。,竭:尽。
"持用穷岁年":收点粮食过一年。
# 穷:过完,度过。,持用:拿来取用。
"尽输助徭役":粮食交尽出苦力,
"聊就空自眠":姑且回到空屋眠。
"子孙日已长":子孙天天长大了,
"世世还复然":世世代代亦复然。
"篱落隔烟火":烟火人家篱笆隔,
# 篱落隔烟火:“篱落”二句:这两句是说,篱笆把一家家隔开,傍晚时左邻右舍聚在一起交谈。篱落:篱笆。烟火:指人家。
"农谈四邻夕":相聚黄昏来谈白。
"庭际秋虫鸣":院边秋蝉叽叽叫,
# 虫:一作“蛩”。,庭际:院落边。
"疏麻方寂历":无风苎麻正寂寂。
# 寂历:寂静。,方:正。,疏麻:屈原《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王逸注:“疏麻,神麻也。”麻名。这里泛指一般的苎麻。
"蚕丝尽输税":收下蚕丝尽交税,
# 尽输税:全部拿去交了税。
"机杼空倚壁":空留布机斜倚壁。
# 空倚壁:空空的靠在墙边。,机杼:指织布机。
"里胥夜经过":乡村小吏夜到来,
# 里胥:乡村小吏,差役。
"鸡黍事筵席":杀鸡煮饭备筵席。
# 事:备办。,鸡黍:杀鸡做饭。黍,黄米。
"各言官长峻":都说官长心真狠,
# 各言官长峻:指来的里胥是一批,他们各自都说官长严厉。峻:严厉。
"文字多督责":常有文书来责督。
# 督责:督促,责备。,文字:指文书。
"东乡后租期":车陷泥潭不能出,
# 后租期:延误了交税的期限。
"车毂陷泥泽":东乡交租稍延误。
# 毂:车轮中心贯轴的圆木,这里是指代车轮。车毂陷泥泽,是解释“后租期”乃因车轮陷进了泥潭里的缘故。
"公门少推恕":官府从来不宽恕,
# 少推恕:很少酌情宽恕。,公门:官府。
"鞭朴恣狼藉":肆意鞭打血肉糊。
# 狼藉:纵横散乱的样子。这里形容被打得血肉模糊。,恣:肆意,指肆意鞭打。,鞭朴:鞭打。
"努力慎经营":千万备好田租赋,
# 经营:这里指筹措策划缴纳赋税。
"肌肤真可惜":免得皮肉也受苦。
# 可惜:可怜。
"迎新在此岁":交纳新税就在即,
# 在此岁:在这个时候。岁:时候。,迎新:迎接新谷登场。唐德宗时开始分秋夏两季征收赋税,规定夏税要在六月交毕,秋税要在十一月交毕。新谷登场也就是交秋税的时候到了。
"唯恐踵前迹":唯恐重蹈东乡路。
# 踵前迹:踩上前人的脚印。这两句是写农民听了里胥的话之后而产生的恐惧心理,是说就要缴纳秋赋了,农民们生怕跟东乡一样,遭到鞭打。
"古道饶蒺藜":路上蒺藜满眼生,
# 饶:盛多。
"萦回古城曲":弯曲缠绕古城壁。
# 曲:角落。
"蓼花被堤岸":蓼花覆盖塘堤岸,
# 被:遮盖。,蓼花: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水边或湿地。
"陂水寒更绿":池中之水更清绿。
# 绿:一作“渌”,澄清。
"是时收获竟":此时秋收已完毕,
"落日多樵牧":樵夫牧童日暮归。
"风高榆柳疏":寒风劲吹柳叶稀,
"霜重梨枣熟":霜下梨枣已透熟。
"行人迷去住":行路之人迷归路,
# 行人:指诗人自己。
"野鸟竞栖宿":野鸟竞相寻归宿。
"田翁笑相念":田家老人笑留我,
# 念:关心。
"昏黑慎原陆":黑夜原孤独谨慎。
# 原陆:高而平的地面。
"今年幸少丰":幸亏今年收成好,
"无厌饘与粥":不用担心没得粥。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五言古诗,也是一组现实主义题材的组诗。组诗分别描写了农民的悲惨遭遇、夏秋之交农村的萧条贫困与官府横征暴敛、秋收后农村景象及农家殷勤款待场景,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揭露了封建剥削,赞颂了农民的勤劳淳朴,以朴实生动的叙事、质朴口语化的语言及形象对话描写,展现了农村生活图景,极具艺术感染力。
2. 分段赏析
第一首:“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四句描绘农民的劳作状态。“蓐食”(早餐)与“驱牛”体现清晨劳作的辛劳,从“鸡鸣”到“夜色”的时间跨度,勾勒出早出晚归的终日忙碌,以白描手法直观呈现农民全年无休的生存状态。“札札耒耜声,飞飞来乌鸢”两句以声音与画面写实。“札札”的农具声响与盘旋的“乌鸢”形成田野场景的动态组合,既展现农耕的具体场景,又以自然生物的存在侧面烘托农田的生机,为后句抒情做铺垫。“竭兹筋力事,持用穷岁年。尽输助徭役,聊就空自眠”四句直陈生存困境。“竭兹筋力”强调劳作的竭尽全力,“尽输徭役”则点明劳动果实被剥夺的残酷现实,“空自眠”的无奈与“穷岁年”的循环,揭露封建剥削下农民“劳而无获”的悲惨命运。“子孙日已长,世世还复然”两句以沉重感叹收束。从“日已长”的个体生命延续,到“世世还复然”的代际循环,诗人以冷静笔触撕开阶级压迫的持续性,将个体悲剧升华为对整个农民阶层命运的深刻忧思,语言质朴却极具震撼力。第二首:“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两句描绘傍晚时分,篱笆分隔着各家烟火,邻居们聚在一起交谈的场景,勾勒出一幅看似和谐的农家生活画面。一个“隔”字,既写出农家居住的特点,又在视觉上形成错落之感;“农谈”“夕”点明时间与活动,质朴平实。“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描绘庭院边秋虫鸣叫,稀疏的麻在寂静中挺立的画面。以“秋虫鸣”衬托环境寂静,“疏麻”的“疏”字点出麻生长的状态,“寂历”则强化了这种冷清氛围,暗示农民生活的清苦。“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写出农民把所有蚕丝都拿去交税,织布机空空倚靠在墙边的情景。“尽”字凸显农民被剥削之彻底,“空”字则表现出农民交完税之后一无所有的悲凉,深刻揭示封建官府对农民的残酷压榨。“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意思是里胥夜间前来,农民还要杀鸡做饭,置办筵席招待。“夜经过”表明里胥骚扰已成常态,农民习以为常却又无可奈何;“事筵席”则体现出农民对里胥又恨又怕的心理,也从侧面反映出里胥平日作威作福。“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是里胥们传达官长严厉,公文多有催逼督责的话语,直接点明封建官吏借权势对农民施压。“峻”字体现官长的严苛,“多督责”强调催税的频繁与急切,为后文描述农民的悲惨遭遇埋下伏笔。“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以东乡农民因车陷泥泽而延误租期为例,进一步说明农民交税艰难的处境。“车毂陷泥泽”这一具体事件,使农民的无奈与困境跃然纸上,让人感受到农民在天灾与人祸双重压迫下的艰难。“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写出官府很少有推己及人、宽恕农民的情况,一旦农民逾期交税,就会遭到肆意鞭打,致使血肉模糊。“少推恕”“恣狼藉”深刻揭露官府的冷酷无情与残暴,凸显农民在封建暴政下毫无尊严与权利可言。“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这是里胥“劝告”农民要努力经营,按时交税,否则就会像东乡农民一样遭受皮肉之苦。表面看似关心,实则是威胁,让农民在恐惧中拼命劳作以满足官府的剥削。“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写农民在即将到来的新年,仍心怀恐惧,生怕重蹈东乡农民的覆辙。“唯恐”二字将农民内心的担忧与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反映出封建统治下农民长期处于战战兢兢的悲惨境地。“古道饶蒺藜,萦回古城曲。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绿”四句描绘秋日郊野景象。荒芜古道长满蒺藜,蜿蜒通向古城深处,堤岸覆盖着蓼花,陂水寒凉却更显碧绿。诗人以“饶”“被”等字勾勒出原野的荒疏与生机,色彩与质地的对比中暗藏季节特征,为后续农事场景铺垫苍凉而静谧的基调。“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四句写秋收后的田园动态。秋收完毕,落日余晖里可见樵夫与牧人往来,秋风劲吹使榆柳枝叶疏朗,严霜厚重催熟梨枣果实。“竟”字收束劳作场景,“多”字活化乡间生气,“疏”“熟”二字以物候变化点明时序,简笔白描中见出农家时序更替的自然节奏。“行人迷去住,野鸟竞栖宿。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四句转写客旅与民情。暮色中行人迷失方向,野鸟争相归巢,田翁含笑提醒:天已昏黑,应谨慎行走原野。“迷”与“竞”呼应暮色降临的惶急,“笑相念”则以质朴对话展现农民的淳厚善良,简淡言语中见出乡间温情与人性暖意。“今年幸少丰,无厌饘与粥”两句收束全诗。田翁感慨今年幸而稍有丰收,虽粗茶淡饭却已满足。“幸”“少”二字暗含对灾年的隐忧,“无厌”则以农民的低欲求反照苛政下的生存常态,看似自足的表述中,实则藏着对底层生活艰辛的深切共情,以平实语言收束全篇,余味沉郁。
3. 作品点评
这三首诗具有共同特色:一是叙事朴实客观,生动展现农村生活图景;二是语言质朴自然,接近口语,凸显田园诗本色;三是通过形象与对话描写,真实表现农村悲惨境况,富有艺术感染力,含蓄表达诗人对封建官吏的憎恶、对民众的深切同情,以及自身遭贬后的复杂心绪。
# 曾吉甫曰:《田家》如“鸡鸣村巷白”“里胥夜经过”等句,绝有渊明风味。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
# 《田家》三首直欲与陶相上下,第陶趣恬淡,柳趣酸楚,此各其性情所会。
明陆时雍《唐诗镜》
# 周明辅曰:柳老《田家》诸诗,直与陶、王并席。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子厚《田家》,曾吉甫以比渊明。然叙事朴到,第去元、白一尘耳,似不足方柴韵。
明末清初毛先舒《诗辩坻》
# 柳子厚《田家》云“蓐食徇所务,……夜色归暮田”,又云“篱落隔烟火……疏麻方寂历”,又云“是时收获竟……霜重梨枣熟”,真能写田家风景。
清余成教《石园诗话》
# 三诗极似陶,然陶诗是安贫,此诗是感慨,用意故自不同。
清汪森《韩柳诗选》
# 《笔墨闲录》云:《田家》诗“鸡鸣村巷白”云云,又“里胥夜经过”云云,绝有渊明风味。
宋何汶《竹庄诗话》
# 刘曰:无怨之怨。
明高棅《唐诗品汇》
# 钟云:结得味永。似储、王《田居》诸作。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唐汝询曰“尽输助徭役”,良民心肠。陆时雍曰“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此语何必减陶。三复之,觉冲美可爱。“子孙日以长,世世还复然”,此是唐人作用。周珽曰:朝作暮归,终岁勤勤,只是供士官之征,子孙还相服业:田家能事止于如此。有悯农之思者,读是诗,宁尤恻然!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太祝《田家》亦已尽变,未道及此,诚骊珠也。
明邢昉《唐风定》
# “徭役”一作“淫侈”,此不知诗意之婉者(“尽输”句下)。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
# 蒋春甫曰:援里胥来说,亦《捕蛇者说》光景。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
# 钟云:诉得静,益觉清苦。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周敬曰:本实事真情以写痛怀,如泣如诉,读难终篇。唐汝询曰:前段叙得冷落,吴山民曰“农谈四邻夕”,“谈”字是一诗骨子,先含着儿许感慨。陆时雍曰:起四语如绘。周珽曰:柳州此诗与李长吉《感讽》篇词意俱同,然李起四语开拓深沉,较此似深,而后调多委曲悲慨尽情;柳又觉得机畅美也。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怨而不怒,不失为温厚和平之遗,当与《捕蛇者》《郭橐驼》诸文相参看。
清汪森《韩柳诗选》
# 里胥恐吓田家之言,如闻其声(“东邻”四句下)。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蒋春甫曰:“笑相念”一转是生意。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
# 此述田家之敦俭也。前叙景平直,自然会心,末四语勤俭老人口气。
明唐汝询《唐诗解》
# 陆时雍曰:起语景色绝佳,写到至处,殆无遗歉。周启琦曰:古隽曰警,写景淳朴田家情景。周珽曰:首四句,田野闲时景;中六句,田家人趣趣;尾四句,得相助、相扶、相恤之意,古朴可味。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仲初《田家》留客,亦此意而下数格矣(末四句下)。
明邢昉《唐风定》
# 唐云:叙景平直,自然会心(“野鸟”句下)。吴敬夫云:有储、王风味。
清刘邦彦《唐诗归折衷》
# “占道饶蒺藜”二语,即含“迷去住”三字。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
上一篇:唐·柳宗元《答刘连州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