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ú
lián
zhōu
bāng

朝代:唐作者:柳宗元浏览量:1
lián
běn
nán
shuāng
fēn
xiǎo
bāng
bēng
yún
xià
shuǐ
jiàn
shàng
xún
jiāng
hán
yòu
míng
bāo
jīng
máng
yáo
lián
jùn
shān
hǎo
xiè
shǒu
dàn
lín
chuāng

译文

我们如同双璧本难相映,如今却各自持符节分赴偏远小城。顺流而下漓水的水势如崩云般迅猛,逆流而上浔江时船行似离弦之箭飞快。背着弓弩前行,寒夜中猿猴啼叫,击鼓声响起惊到了夜里的长尾猿,我在远方怜惜那连州的山川美好,希望你能像谢灵运那样只需临窗欣赏就好。

逐句剖析

"连璧本难双":我们如同双璧本难相映,

"分符刺小邦":如今却各自持符节分赴偏远小城。

"崩云下漓水":顺流而下漓水的水势如崩云般迅猛,

"劈箭上浔江":逆流而上浔江时船行似离弦之箭飞快。

"负弩啼寒狖":背着弓弩前行,寒夜中猿猴啼叫,

# 寒狖:旧注:余救切。

"鸣枹惊夜狵":击鼓声响起惊到了夜里的长尾猿,

"遥怜郡山好":我在远方怜惜那连州的山川美好,

"谢守但临窗":希望你能像谢灵运那样只需临窗欣赏就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答刘连州邦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五言律诗。开篇“连璧本难双,分符刺小邦”,以连璧为喻,既赞许友人如美玉般出众,又对其前往小邦任职表示感慨。颔联“崩云下漓水,劈箭上浔江”,运用夸张与比喻,将行船途中的水流比作崩云、劈箭,生动展现出漓江、浔江的磅礴水势,勾勒出友人赴任路上的壮丽图景。颈联“负弩啼寒狖,鸣枹惊夜狵”,借助寒狖啼叫、鸣枹惊响的描写,从听觉角度描绘当地环境,烘托出环境的荒僻。尾联“遥怜郡山好,谢守但临窗”,诗人遥想连州的山川胜景,劝友人如谢灵运般临窗赏景,在慰藉中饱含关怀。全诗意象丰富,将对友人的关切、对自然的描绘与对友人的劝慰巧妙融合,以凝练的语言、多变的手法,营造出开阔又略带荒寒的意境,充分体现了柳宗元诗歌冷峻峭拔又蕴含深情的独特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连璧本难双,分符刺小邦”两句以连璧起兴,将友人的出众才华比作珍贵难逢的连璧,暗示友人的优秀特质。“分符”表明友人身负使命,前往小邦任职。诗人在此用连璧和小邦形成对比,既赞美了友人的才能,又流露出对其在偏远小地任职的惋惜,开篇奠定了全诗对友人境遇关切的情感基调。“崩云下漓水,劈箭上浔江”描绘友人赴任途中的水路景观。“崩云”以夸张的手法,将漓水的汹涌水势比作崩塌的云层,形象地表现出水流的磅礴与壮观;“劈箭”则把船在浔江上的行进速度比喻成离弦之箭,生动展现行船的疾速。这两句诗,从视觉和动态的角度,营造出开阔且气势恢宏的意境,侧面烘托出友人行程的奔波。“负弩啼寒狖,鸣枹惊夜狵”从听觉入手,描绘当地的环境氛围。“负弩”原指背负弓箭,这里营造出一种荒僻的情境。“啼寒狖”描写寒夜中猿猴的啼叫,“鸣枹”指击鼓的声音,二者交织,在寂静的夜里惊起回响。寒狖的啼叫本就增添了几分凄凉,鸣枹声与之呼应,进一步渲染出当地环境的荒寒与凄清,暗示友人任职之地的偏远与艰苦。“遥怜郡山好,谢守但临窗”诗人思绪由友人的行程转向对其任职之地的想象。“遥怜”直接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关怀,“郡山好”描绘连州的山川胜景。“谢守”指代谢灵运,诗人劝友人像谢灵运一样,临窗欣赏郡山的美好景色,以排解在偏远之地任职的孤寂,传达出对友人的劝慰和祝愿,升华了诗歌对友人关怀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柳宗元《构法华寺西亭》

下一篇:唐·柳宗元《田家三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