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璧本难双":我们如同双璧本难相映,
"分符刺小邦":如今却各自持符节分赴偏远小城。
"崩云下漓水":顺流而下漓水的水势如崩云般迅猛,
"劈箭上浔江":逆流而上浔江时船行似离弦之箭飞快。
"负弩啼寒狖":背着弓弩前行,寒夜中猿猴啼叫,
# 寒狖:旧注:余救切。
"鸣枹惊夜狵":击鼓声响起惊到了夜里的长尾猿,
"遥怜郡山好":我在远方怜惜那连州的山川美好,
"谢守但临窗":希望你能像谢灵运那样只需临窗欣赏就好。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1. 分段赏析
“连璧本难双,分符刺小邦”两句以连璧起兴,将友人的出众才华比作珍贵难逢的连璧,暗示友人的优秀特质。“分符”表明友人身负使命,前往小邦任职。诗人在此用连璧和小邦形成对比,既赞美了友人的才能,又流露出对其在偏远小地任职的惋惜,开篇奠定了全诗对友人境遇关切的情感基调。“崩云下漓水,劈箭上浔江”描绘友人赴任途中的水路景观。“崩云”以夸张的手法,将漓水的汹涌水势比作崩塌的云层,形象地表现出水流的磅礴与壮观;“劈箭”则把船在浔江上的行进速度比喻成离弦之箭,生动展现行船的疾速。这两句诗,从视觉和动态的角度,营造出开阔且气势恢宏的意境,侧面烘托出友人行程的奔波。“负弩啼寒狖,鸣枹惊夜狵”从听觉入手,描绘当地的环境氛围。“负弩”原指背负弓箭,这里营造出一种荒僻的情境。“啼寒狖”描写寒夜中猿猴的啼叫,“鸣枹”指击鼓的声音,二者交织,在寂静的夜里惊起回响。寒狖的啼叫本就增添了几分凄凉,鸣枹声与之呼应,进一步渲染出当地环境的荒寒与凄清,暗示友人任职之地的偏远与艰苦。“遥怜郡山好,谢守但临窗”诗人思绪由友人的行程转向对其任职之地的想象。“遥怜”直接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关怀,“郡山好”描绘连州的山川胜景。“谢守”指代谢灵运,诗人劝友人像谢灵运一样,临窗欣赏郡山的美好景色,以排解在偏远之地任职的孤寂,传达出对友人的劝慰和祝愿,升华了诗歌对友人关怀的主题。
上一篇:唐·柳宗元《构法华寺西亭》
下一篇:唐·柳宗元《田家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