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官去南裔":被贬谪为官,前往南方边远之地,
# 南裔:南方僻远的地方。此指永州。边远之地为裔。
"清湘绕灵岳":清澈的湘江环绕着灵秀的山岳。
# 灵岳:指衡山。衡山为南岳。,清湘:指湘江。
"晨登蒹葭岸":清晨登上长满蒹葭的河岸,
# 蒹葭:芦苇。
"霜景霁纷浊":霜后的景色澄澈,一扫世间的纷乱浑浊。
# 纷浊:指雾气。,霁:天放晴。
"离披得幽桂":在杂乱的地方发现了清幽的桂树,
# 离披:纷散貌。宋玉《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芳本欣盈握":欣喜地握住那散发着芳香的桂树枝干。
# 盈握:一满把。,芳本:指小桂树。本,根。
"火耕困烟烬":桂树遭受着火耕的烟熏火燎,困苦不堪,
# 烬:灰。,火耕:古代南方于播种前放火烧去野草,其灰当作肥料。《汉书·武帝纪》:“江南之地,火耕水耨。”注引应劭曰:“烧草下水种稻,草与稻并生,高七八寸,因悉芟去,复下水灌之,草死,独稻长,所谓火耕水耨。”
"薪采久摧剥":又长久地被人们砍伐薪柴所摧残剥落。
# 摧剥:砍伤、剥皮。与上句并言桂树所受到的伤害。,薪采:砍柴。
"道旁且不愿":它连生长在道路旁都不愿意,
# 道旁且不愿:言不愿意将小桂树栽在道旁。
"岑岭况悠邈":更何况是那遥远高峻的山岭呢。
# 悠邈:幽深遥远。,岑岭:山岭。岑:小而高的山。
"倾筐壅故壤":我倾倒竹筐,用故乡的土壤来培植它,
# 故壤:指桂树根部所带的土。,壅:遮蔽。,倾筐:浅的筐子。《诗经·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倾筐。”
"栖息期鸾鷟":期望它能成为鸾凤栖息的地方。
# 鸾鷟:凤凰。《国语·周语上》:“鸾鷟,凤之别名。”仕角反。,期:期待。
"路远清凉宫":距离那清凉的宫殿路途遥远,
# 清凉宫:指佛寺。此指龙兴寺。佛家常称佛寺所在之山为清凉山,佛寺为清凉寺。如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四代州:“五台山……道经以为紫府山,内经以为清凉山。”
"一雨悟无学":一场雨让我领悟到自己的学识浅薄、无所成就。
# 悟无学:使无知的人觉悟。学,识,知识。,一雨:一场雨。
"南人始珍重":南方的人这才开始珍视这桂树,
"微我谁先觉":若不是我,又有谁能先发现它的好呢。
# 先觉:预先觉察认识。《孟子·万章上》:“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微我:没有我。
"芳意不可传":桂树美好的意蕴无法传达给他人,
# 芳意不可传:谓桂花的芳香是无法传递的。
"丹心徒自渥":我这一片赤诚丹心也只能白白地自我浸润。
# 渥:浓厚。,丹心:丹桂的红心。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借物抒情诗。描绘了诗人被贬南裔后,在清晨登岸见到幽桂,将其移植到所住精舍的情景,体现了幽桂生长环境的恶劣,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虽处逆境却坚守自我、渴望被理解赏识却无人问津的孤独苦闷之情。
2. 写作手法
线索:“离披得幽桂,芳本欣盈握”,诗人谪居南裔,霜景中偶遇离披幽桂,满心欢喜盈握在手,开启与桂树相关的叙述。双关:“芳意不可传,丹心徒自渥”“芳意”一方面指桂花散发的芳香,是桂树自然属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喻指诗人的理想,诗人有着美好的抱负和追求,却难以向他人传达。“丹心”既指桂树红色的花蕊,是其外在特征;又指诗人坚持理想的决心,诗人内心坚定,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理想,然而这份决心也只能独自坚守,无人理解。托物言志:“芳意不可传,丹心徒自渥”幽桂美好的意蕴无法传达给他人,诗人自己一片赤诚丹心也只能白白地自我浸润。诗人以幽桂自比,幽桂的“芳意不可传”体现着自己高洁的品格和内心深处的情感、志向无人理解,空有一腔热血和忠诚却无处施展,抒发了自己被贬谪后的孤独、苦闷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象征:“火耕困烟烬,薪采久摧剥”表面上描写幽桂遭受火耕的烟熏火燎,以及人们长期砍伐薪柴的摧残,生长环境恶劣。实际上,幽桂象征着贤才,火耕和薪采象征着贤才在现实中遭受的种种磨难和被弃置的命运,以幽桂的艰难处境暗喻贤才在黑暗社会中的不幸遭遇。
3. 分段赏析
“谪官去南裔,清湘绕灵岳”,开篇点明诗人被贬到南方边远之地这一背景,“清湘绕灵岳”描绘出一幅清幽却又带着几分孤寂的画面,为全诗奠定了基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落寞。“晨登蒹葭岸,霜景霁纷浊”,清晨诗人登上长满蒹葭的河岸,霜后的景色澄澈明净,一扫世间的纷浊。这两句通过描写清晨霜景,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又略带空灵的氛围,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试图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离披得幽桂,芳本欣盈握”,诗人在不经意间看到了离披的幽桂,那芬芳的枝干让他满心欢喜地握在手中。“欣”字直接体现出诗人发现幽桂时的喜悦之情,幽桂成为他黯淡生活中的一抹亮色。“火耕困烟烬,薪采久摧剥”,描绘了幽桂生长环境的恶劣,它遭受着火耕的烟熏火燎,以及人们长期砍伐薪柴的摧残。这里以幽桂的艰难处境,暗喻自己被贬后所遭受的种种磨难和困境。“道旁且不愿,岑岭况悠邈”,幽桂连长在道旁都不愿意,更何况是那遥远高峻的山岭呢。此句借幽桂表达自己不甘平庸、不愿随波逐流,有着高远的志向和追求。“倾筐壅故壤,栖息期鸾鷟”,诗人倾尽筐中的土来培植幽桂,希望它能吸引鸾鷟栖息。这体现出诗人对幽桂的珍视,同时也寄托了自己渴望能引来贤才、实现抱负的愿望。“路远清凉宫,一雨悟无学”,清凉宫路途遥远,一场雨让诗人领悟到自己学问的不足。这里既有对自身学识的反思,也透露出一种在困境中自我提升、追求进步的精神。“南人始珍重,微我谁先觉”,南方的人开始珍视幽桂,但若不是自己,又有谁能先发现它的美好呢。此句流露出诗人一种孤独的自豪感,同时也暗示自己不被周围人理解的苦闷。“芳意不可传,丹心徒自渥”,幽桂的芬芳心意无法传达给他人,诗人的一片赤诚之心也只能白白地自我湿润。这两句将诗人无人理解、壮志难酬的孤独苦闷之情推向了高潮,令人动容。
上一篇:唐·柳宗元《舞曲歌辞·白纻歌》
下一篇:唐·柳宗元《构法华寺西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