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上苑开桃李":春日的和风里,皇家园林的桃树李树竞相绽放,
"诏许看花入御园":承蒙皇恩特准,我们得以进入这御花园赏花。
"香径草中回玉勒":我骑马踏过芬芳小径的草丛,又牵着缰绳缓缓回转,
"凤凰池畔泛金樽":凤凰池水波荡漾,我们在池畔举着金杯畅饮。
# 凰:一作皇。
"绿丝垂柳遮风暗":垂下的绿柳如丝绦轻拂,掩映得连风都显得幽暗,
"红药低丛拂砌繁":低垂的芍药丛簇拥台阶,红艳艳地开得正繁盛。
"归绕曲江烟景晚":归途沿着曲江畔绕行,暮色中水雾缭绕如烟,
"未央明月锁千门":未央宫的明月高悬,银辉笼罩着重重宫门。
中唐诗人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后徙家润州无锡(今属江苏)。乌程令李晤之子,元和元年登进士第,曾因触怒权贵下狱。武宗时,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淮南节度使。卒谥文肃。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颇密,并共同倡导写作新乐府。其与李德裕、元稹同在禁署,时称“三俊”。晚年自编诗集《追昔游诗》叙述其平生游历,抒怀旧之情,发兴衰之感,颇有兴味。代表作品《悯农》二首,写农民生计之艰难,传诵不衰。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宴游诗。通过回忆春日宫廷宴游的经历,传递出对皇家恩典的感念与宴游盛景的留恋。
2.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香径草中回玉勒”“凤皇池畔泛金樽”等句,以“玉勒”(华贵的马饰)、“金樽”(精致的酒器)等细节,具象化展现宴游的奢华与热闹;“红药低丛拂砌繁”则通过“拂砌繁”的细致描写,凸显花木的繁茂,让御园春色更显生动。意象组合:“春风上苑开桃李,诏许看花入御园”“香径草中回玉勒,凤皇池畔泛金樽”从“上苑”“御园”这类皇家园林的宏观,到“香径”“凤皇池”“砌(台阶)”等园内具体场景,再到“曲江”“未央宫”等园外,意象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展现宴游从入园到赏景、再到归途的完整路径。渲染:“香径草中回玉勒,凤皇池畔泛金樽”“玉勒”“金樽”渲染出宴游的繁华气象,既呼应开篇的春日时光,字里行间流露对这场盛筵的惬意回味,余韵悠长。
3. 分段赏析
“春风上苑开桃李,诏许看花入御园”:首联点出背景与契机。春日里,皇家园林的桃李绽放,皇帝下旨允许入园赏花。“春风上苑”勾勒出明媚的春日盛景,“诏许”二字既显御园的尊贵,又含诗人获此恩典的荣幸,开篇便奠定了欣喜与珍视的基调。“香径草中回玉勒,凤皇池畔泛金樽”:颔联描绘园内宴游的场景。在飘香的小径草丛间,玉饰的马勒来回移动(暗写游人往来);凤凰池边,人们泛着金杯饮酒宴乐。“玉勒”“金樽”尽显皇家宴游的奢华,字里行间流露对这场盛筵的惬意回味。“绿丝垂柳遮风暗,红药低丛拂砌繁”:颈联聚焦园中的景物细节。翠绿的柳条如丝,浓密得能遮蔽风影;红色的芍药矮丛繁茂,花瓣轻拂着台阶。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御园花木的繁盛秀美,暗含诗人对这春日景致的沉醉与欣赏。“归绕曲江烟景晚,未央明月锁千门”:尾联写宴罢归来的情景。傍晚时分,沿着曲江的烟霞美景返程,未央宫的明月已升起,锁住了千重宫门。“烟景晚”“明月锁千门”营造出宁静而略带怅然的氛围,既呼应开篇的春日时光,又暗藏对宴游结束的不舍,余韵悠长。
上一篇:唐·李绅《句》
下一篇:唐·李绅《新楼诗二十首·橘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