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īn
lóu
shī
èr
shí
shǒu
·
·
hǎi
táng

朝代:唐作者:李绅浏览量:1
hǎi
biān
jiā
shù
shēng
cǎi
zhī
shì
xiān
shān
zāi
qióng
ruǐ
zhōng
wén
láng
yuàn
zhī
shàng
jiàn
péng
lái
qiǎn
shēn
fāng
è
tōng
xiāo
huàn
wěi
hóng
yīng
bào
xiǎo
kāi
chūn
yuán
bǎi
huā
dào
zhēng
yán
fàn
jīn
bēi

译文

海边的美好树木生出奇异的光彩,可知是从仙山上移植来栽种的。在典籍中听闻阆苑有琼玉般的花蕊,在图谱上见到蓬莱有紫色的灵芝。深浅不一的芬芳花萼整夜变换色彩,堆积的红色花瓣在拂晓时绽放。捎话给春园里的百花说,不要争奇斗艳,且在金杯中美酒相伴。

逐句剖析

"海边佳树生奇彩":海边的美好树木生出奇异的光彩,

"知是仙山取得栽":可知是从仙山上移植来栽种的。

"琼蕊籍中闻阆苑":在典籍中听闻阆苑有琼玉般的花蕊,

"紫芝图上见蓬莱":在图谱上见到蓬莱有紫色的灵芝。

"浅深芳萼通宵换":深浅不一的芬芳花萼整夜变换色彩,

"委积红英报晓开":堆积的红色花瓣在拂晓时绽放。

"寄语春园百花道":捎话给春园里的百花说,

"莫争颜色泛金杯":不要争奇斗艳,且在金杯中美酒相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海边佳树生奇彩》是唐代李绅的一首七言律诗。前二句写海边奇树光彩夺目,诗人猜想它来自仙山,为奇树蒙上神秘面纱;中四句借典籍中阆苑琼蕊、蓬莱紫芝的传说,与奇树昼夜变换的芳萼红英相呼应,极写其如仙境奇葩般的瑰丽与生机。末二句以“寄语百花莫争颜色”的劝诫,由咏物转向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暗含超脱世俗、淡泊自守的情怀。此诗语言清丽而想象奇绝,既绘出自然景物的奇幻之美,又借物抒怀传递出对生命境界的深层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后徙家润州无锡(今属江苏)。乌程令李晤之子,元和元年登进士第,曾因触怒权贵下狱。武宗时,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淮南节度使。卒谥文肃。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颇密,并共同倡导写作新乐府。其与李德裕、元稹同在禁署,时称“三俊”。晚年自编诗集《追昔游诗》叙述其平生游历,抒怀旧之情,发兴衰之感,颇有兴味。代表作品《悯农》二首,写农民生计之艰难,传诵不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海边佳树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开篇诗人目光聚焦海边那株独特的树,它绽放着奇异光彩,瞬间便抓住读者眼球。诗人猜测此树定非凡品,想必是从仙山移植而来。这一开篇,以奇特想象,赋予树木神秘色彩,既描绘出树之绚烂,又借“仙山”意象,营造出超凡脱俗氛围,让人对这株海边佳树充满好奇与遐想。“琼蕊籍中闻阆苑,紫芝图上见蓬莱”,诗人进一步拓展想象空间。在典籍记载里,阆苑中有琼玉般的花蕊,蓬莱仙境可见紫色灵芝,而眼前这棵树,似乎与传说中的仙境之物有着千丝万缕联系。“阆苑”“蓬莱”都是传统神话中仙境所在,诗人借这两个意象,将树与仙境关联,再次强调树的不凡,侧面烘托出树如仙境奇葩般的高贵、神秘,丰富了诗歌意境,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这棵树的赞美之情。“浅深芳萼通宵换,委积红英报晓开”,笔触转向对树的细致描绘。花朵的萼片颜色或深或浅,一整夜都在变换着色彩,像是在上演一场无声的绚丽舞蹈。而那堆积的红色花瓣,在拂晓时分迎着曙光欣然绽放。这两句从时间维度入手,“通宵换”展现花朵在夜间色彩的动态变化,“报晓开”凸显花朵于清晨绽放的蓬勃生机,一静一动间,生动展现出树开花时的美妙姿态与旺盛生命力。“寄语春园百花道,莫争颜色泛金杯”,诗人笔锋一转,从对树的描写延伸到对春园百花的劝诫。他似乎在对百花说,不要一味争奇斗艳,不妨在金杯中美酒相伴,享受当下。表面是劝百花,实则是借花抒情,表达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从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上升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升华了诗歌主题,让整首诗富有深度与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绅《红蕉花》

下一篇:唐·李绅《南梁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