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áng
guì
zhōu
tán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lǐng
jiē
yán
rén
guì
lín
méi
huā
wàn
wài
xuě
piàn
dōng
shēn
wén
kuān
xiāng
wéi
bāng
hǎo
yīn
jiāng
biān
sòng
sūn
chǔ
yuǎn
bái
tóu
yín

译文

五岭一带都很炎热,只有桂林让人感觉舒适宜人。梅花生长在万里之外的桂林,那里一冬都有深深的雪片飘落。听闻桂林的这些景象,宽慰了我对你的思念之情,也希望你治理州郡能传来好消息。我在江边像送孙楚一样送你远去,附上这首《白头吟》以表心意。

逐句剖析

"五岭皆炎热":五岭一带都很炎热,

# 五岭:山名,即大庾、始安、临贺、桂阳、揭阳的总称,在今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省(区)境内。

"宜人独桂林":只有桂林让人感觉舒适宜人。

# 桂林:今广西桂林市。,宜人:适合人的心意。

"梅花万里外":梅花生长在万里之外的桂林,

# 梅花万里外:旧注:黄鹤云:岭南无雪,惟桂林有之。

"雪片一冬深":那里一冬都有深深的雪片飘落。

# 一冬:整个冬季。

"闻此宽相忆":听闻桂林的这些景象,宽慰了我对你的思念之情,

# 忆:怀念。,宽:宽慰。,闻此:指闻知桂林宜人气候。

"为邦复好音":也希望你治理州郡能传来好消息。

# 好音:佳音。,为邦:指治理地方的政绩。

"江边送孙楚":我在江边像送孙楚一样送你远去,

"远附白头吟":附上这首《白头吟》以表心意。

# 附: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寄杨五桂州谭》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前两联以“五岭炎热”对比桂林的宜人气候,表达对友人的宽慰与牵挂。后两联借段参军赴任之机,抒写对友人杨谭的宽慰与对家国安宁的期许。全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地理对比与季节特征,将个人送别之情与忧国之心巧妙融合,展现了杜甫晚年诗作中特有的忧国怀人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怀念友人的诗作。前两联通过描绘桂林的宜人气候与“五岭炎热”作对比,表达对友人的宽慰与牵挂。后两联承接前文对桂林的赞美和对远方景色的想象,情感真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与牵挂。末句点明送别友人的场景,将友人比作孙楚,表达出对友人的敬重。全诗中既有对自然风物的细腻刻画,也隐含诗人身处漂泊中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展现了杜甫晚年诗作中特有的忧国怀人之情。

2. 写作手法

对比:“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将五岭的炎热与桂林的宜人作对比,突出桂林的独特气候,使桂林的宜人更显突出。

3. 分段赏析

《寄杨五桂州谭》首联“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以五岭的普遍炎热与桂林的宜人形成鲜明对比,点明桂林的独特,为后文写对友人所在之地的关注做铺垫。颔联“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诗人想象万里外的桂林梅花绽放,冬雪深厚,营造出一种悠远、清冷的氛围,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颈联“闻此宽相忆,为邦复好音”写诗人听闻桂林如此景象,能宽慰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同时希望友人治理州郡能有好的消息传来,体现了对友人的关怀。尾联“江边送孙楚,远附白头吟”写在江边像送孙楚一样送友人,附上《白头吟》,借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牵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越王楼歌》

下一篇:唐·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 其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