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使节上青霄":自从河西节度使哥舒翰镇守崆峒山以后,威名远震直上云霄,
# 崆峒使节:指哥舒翰,时任河西节度使。崆峒,山名,有数座山都叫崆峒,这里指的应是属哥舒翰辖内、位于今甘肃的崆峒山。使节,《周礼》:“地官,掌邦国之使节。”
"河陇降王款圣朝":河西陇右一带的番王纷纷归降,年年向我大唐拜叩进贡。
# 河陇:河西陇右。河,指黄河;陇,古地名,在今中国甘肃省。
"宛马总肥春苜蓿":大宛国的汗血宝马又肥又壮,那都是因为它们可以吃到催肥的苜蓿草,
# 苜蓿: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圆形,花紫色,结荚果,主要做牧草和绿肥。,春:一作“秦”。,肥:以苜蓿为肥美。,宛马:大宛马。大宛(音渊)是古代中亚位于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国家,位于今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费尔干纳谷地,该国以出产汗血宝马(即大宛马)而著称。
"将军只数汉嫖姚":哥舒翰大将军是当时数一数二的镇关大英雄,可与西汉名将霍去病不分伯仲。
# 嫖姚:此言哥舒翰,下言田梁丘。,汉:一作“霍”。,只:一作“不”。,将军:这里指哥舒翰。
"陈留阮瑀谁争长":试问,现在谁能与拥有陈留阮瑀那般韬略的高适一争高低?
# 阮瑀:字元瑜,太祖辟为军谋祭酒,管记室。,陈留:地名,今河南省陈留县。
"京兆田郎早见招":恐怕只有京兆的田梁丘您与他的才学谋略不分上下。
# 见招:左思诗:“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田郎:汉灵帝目田凤为京兆田郎
"麾下赖君才并入":哥舒翰的部下之所以能够人才济济,这完全是靠田九判官您的引荐,
# 入:一作“美”。,麾下:《汉书·高帝纪》:“攻破函谷关,遂至戏下。”颜注:“戏,大将之旗。”戏与麾同。
"独能无意向渔樵":现在我唯一期盼的,就是不知您能否也把我推荐给哥舒翰将军呢?
# 渔樵:何孙《赠范云》:“高门盛游侣,谁肯进渔樵。”,向:于。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赠友诗。此诗描绘了当时边地的局势,如哥舒翰受降、河陇降王归服等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边塞军事动态的关注;同时,通过赞美友人田梁丘荐贤有功,表达了诗人对其的称许,又委婉传达出自己渴望得到田梁丘引荐进入哥舒翰幕府,从而施展抱负的急切心情,展现了诗人在困窘处境中对仕途的期待与追求。
2.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提及哥舒翰受降等事以及相关历史事件,通过运用这些典故,使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意图,如借历史事件来暗示当时的局势等。双关:“总肥”“只数”等词采用双关手法,表面上似乎在说马等事物,实则是借这些词语隐语托讽,暗示一些政治方面的事情,让哥舒翰思考如何制衡安禄山等,增加了诗歌的深意与韵味。
3. 分段赏析
《赠田九判官》首联“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以夸张之笔“上青霄”描绘崆峒使节地位之高,气势宏大,点明哥舒翰受降、河陇降王归附圣朝的事件,表现出大唐的威严与荣耀;颔联“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总肥”“只数”用词精妙,既实写边地马匹肥壮,又以汉嫖姚(霍去病)类比哥舒翰,运用用典手法,赞颂哥舒翰的军事才能,同时“宛马总肥春苜蓿”或有隐语托讽之意;颈联“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将田梁丘比作陈留阮瑀,夸赞其才华出众,“早见招”体现出田梁丘对自己的赏识,流露出对田梁丘的感激与称许之情;尾联“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委婉表达希望田梁丘能引荐自己进入哥舒翰幕府施展抱负,“独能无意向渔樵”以反问语气强化自己不甘于归隐的心境,展现出对仕途的渴望,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手法与细腻的情感表达,体现了诗人对边事的关注和自身的政治诉求。
4. 作品点评
杜甫的《赠田九判官》是一首颇具特色的七言律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价值。其写作特色鲜明,诗中运用用典、双关等手法,使诗歌内涵丰富、意味深长。如以“汉嫖姚”类比哥舒翰,既展现其军事才能,又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底蕴;“总肥”“只数”等词的双关运用,巧妙地传达出诗人的隐语托讽之意。在历史地位方面,此诗反映了当时的边地局势和社会状况,为研究唐代历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章末出题,节以不凌。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诗评选·卷四·七言律》
# 此诗三四句或谓天宝沿边置十节度使,各镇兵四十九万,马八万余匹,然盛名无逾哥舒翰。天宝十三载春,安禄山求兼领闲厩群牧,又求总监,密遣亲信选健马数千匹。时李、郭名位尚卑,王忠嗣以谗废,与禄山颉颃,哥舒而已。曰总肥,曰只数,因赠梁丘隐语托讽,使翰思所以制禄山也。愚按《新唐书·百官志》,驾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舆辇车乘、传驿厩牧、马牛杂畜之事。凡驿马给地四顷,莳以苜蓿,降王款朝,驿传骚然,宛马总肥春苜蓿不过指此。此句与第二句应,下句与第一句应。吐谷浑苏毗王款塞,明皇诏翰应接,见《王思礼传》,或以此当降王款朝,是也。谓翰报命必入朝,意料之辞,无据。首句“上青霄”自指崆峒地高而言,《明皇纪》及《翰传》天宝十三年无翰入朝事,是年翰遘风疾,因入京,废疾于家,田非随翰入朝,或以使事入奏,必在翰未遘风疾前。公投赠翰诗首云:“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末云:“军事留孙楚,行间识吕蒙。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辞意与此诗同,当是一时作。或即因田投赠哥舒也。
清陈廷敬《午亭文编·杜律诗话上》
# 此诗音响,采色俱壮,明七子、二李诸家所宗法。然气势浩然,章法老成,二李终不逮也。起四句,先及其主人及本事。三、四,承“使节”,后半始入题。田在哥舒翰幕中,天宝十三载吐谷浑欵塞,诏翰接援。《仇注》:“高适入幕,由田君所荐。适本封丘尉,与陈留相近,故云。末句,公仍望其汲引也。”此与《送路六侍御》岂不足为酬赠之式,而必以东川为则耶?然必须参合两派乃妙,不然,专此则粗豪,专彼则细弱。”
清方东树《武汉大学百年名典:古今诗选·卷六》
# 风格遒上,所谓神理纵横而准绳最密。此种体制惟老杜擅长。本望田荐己,故“宛马”句以比为赋微领此意。五六语如转丸珠。仇兆鳌谓阮瑀为指高适,不为无见,不徒送蔡都尉诗以阮比高也。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卷十三·襄阳杜甫诗五》
# 上四,叙哥舒受降之事。下四,美田九荐贤之功。使节西往,而降王入款,见翰能威名远眼也。马肥苜宿,承降王。将数嫖姚,承使节。阮瑀,指高适,适本封丘尉,与陈留相近,他章云“好在阮元瑜”可证。高之入幕,必由田君所荐,故云“早见招”,而幕下赖之。留意渔樵,公仍望其汲引也。
清仇兆鳌《杜甫诗注》
上一篇:唐·杜甫《雨过苏端·端置酒》
下一篇:唐·杜甫《哭严仆射归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