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mèng
shí
èr
cāng
cáo
dōng
jīng
xuǎn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jūn
xíng
bié
lǎo
qīn
jiā
pín
zǎo
jìng
liú
lián
jiāng
shān
qiáo
cuì
rén
qiū
fēng
chǔ
zhú
lěng
xuě
gǒng
méi
chūn
zhāo
gāo
táng
niàn
yīng
cǎi
xīn

译文

你此去东京要与年老的父母亲人分别,这一去艰辛的是家中还很贫困。朝廷选拔人才的制度本应留住有才之人,但你却只能与憔悴的江山相伴,四处漂泊。秋风萧瑟,楚地的竹子显得格外清冷,夜晚洛阳的雪下着,梅花却已在雪中绽放迎来春天。你要早晚都思念家中高堂父母,应该争取能有新的好前程,穿上新衣。

逐句剖析

"君行别老亲":你此去东京要与年老的父母亲人分别,

"此去苦家贫":这一去艰辛的是家中还很贫困。

"藻镜留连客":朝廷选拔人才的制度本应留住有才之人,

"江山憔悴人":但你却只能与憔悴的江山相伴,四处漂泊。

"秋风楚竹冷":秋风萧瑟,楚地的竹子显得格外清冷,

"夜雪巩梅春":夜晚洛阳的雪下着,梅花却已在雪中绽放迎来春天。

"朝夕高堂念":你要早晚都思念家中高堂父母,

"应宜彩服新":应该争取能有新的好前程,穿上新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孟十二仓曹赴东京选》是唐代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题材为送别诗。是诗人在友人孟十二仓曹赴东京选官之际,以简洁语言描绘其离别老亲、家境贫困之状,通过秋风楚竹、夜雪巩梅等景象,表达对友人艰难处境的关切,结尾寄托思念与祝愿,体现了朋友间真挚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秋风楚竹冷,夜雪巩梅春”,借秋风、楚竹、夜雪、巩梅等景象,营造出清冷氛围,暗示友人旅途和选官的艰难。衬托:以“藻镜留连客”的美好愿景与“江山憔悴人”的现实状况形成对比,衬托出友人的憔悴和生活的艰难。

2. 分段赏析

首联:“君行别老亲,此去苦家贫。”诗人开篇即点出友人孟十二仓曹即将离开年迈的双亲,踏上前往东京的路途,而家中贫困的状况又为此次远行增添了艰难。“苦”字直接表达出诗人对友人处境的担忧,为全诗奠定了忧虑的基调。颔联:“藻镜留连客,江山憔悴人。”此联感慨友人如同被选拔人才的标准所滞留的客人,四处奔波,在江山间漂泊,面容憔悴。诗人通过这两句,深刻地表达了对友人怀才不遇境遇的同情,也侧面反映出当时选拔人才机制可能存在的问题。颈联:“秋风楚竹冷,夜雪巩梅春。”诗人描绘了两幅画面,秋风中的楚地竹林透着寒冷,暗示友人当前的艰难处境;而夜雪后的巩地,梅花在春天绽放,或许象征着友人此行东京参加铨选,虽眼前艰苦,但未来或有转机。这两句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进一步烘托出友人旅途的艰辛以及诗人对友人的复杂情感与期许。尾联:“朝夕高堂念,应宜彩服新。”诗人在此叮嘱友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要时刻挂念家中的父母,应像老莱子一样,让双亲感受到愉悦。通过化用典故,不仅丰富了诗歌内涵,更体现出诗人对友人品德方面的期望,希望他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不要忘记尽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湘夫人祠(即黄陵庙。)》

下一篇:唐·杜甫《书堂饮既,夜复邀李尚书下马,月下赋绝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