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à
sòng
xiāng
sháo
péi
huáng
mén
cóng
shū
cháo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lìng
shàng
wéi
cāng
shuǐ
shǐ
使
míng
jiā
chū
líng
rén
lái
xiàng
guó
jiān
ān
shǔ
guī
cháo
tíng
qín
shě
zhōu
lùn
bīng
tuō
yāo
jīn
bào
zhǔ
shēn
qīng
qiū
yín
shuài
zǎo
wén
huáng
huà
lín

译文

我的弟弟如今还在做开江使,著名人家比不上杜陵咱们这家庭。近来杜相国兼职镇抚蜀境,他回朝廷去,已将进入三秦。他下船乘马在险要的路上驰驱,他悬挂玉珮,腰悬金印,是为皇上效忠的大臣。您别在途中度过秋天听蟋蟀哀吟,希望早日听说,麒麟阁里画上相国的图像。

逐句剖析

"令弟尚为苍水使":我的弟弟如今还在做开江使,

"名家莫出杜陵人":著名人家比不上杜陵咱们这家庭。

"比来相国兼安蜀":近来杜相国兼职镇抚蜀境,

# 比:一作此。

"归赴朝廷已入秦":他回朝廷去,已将进入三秦。

"舍舟策马论兵地":他下船乘马在险要的路上驰驱,

# 论兵地:当指形势险峻的地带,兵家必争之地,指秦岭山区。论兵,通常是指议论军事。

"拖玉腰金报主身":他悬挂玉珮,腰悬金印,是为皇上效忠的大臣。

"莫度清秋吟蟋蟀":您别在途中度过秋天听蟋蟀哀吟,

"早闻黄阁画麒麟":希望早日听说,麒麟阁里画上相国的图像。

# 麒麟:指汉代的麒麟阁,汉宣帝绘功臣像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是唐朝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写了在季夏时节,杜甫送别其乡弟杜韶陪同黄门从叔前往朝廷朝谒时所作的一首诗。全篇在严整对仗中见流转之致,以暑气喻宦海、草木象征家声的比兴手法,诗中通过描绘杜韶的行程和未来的辉煌,展现了杜甫对家族和国家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直接点明了送别的对象——乡弟杜韶,并赋予了他“苍水使”的身份,这一称谓可能象征着某种使命或官职,与出行有关,给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感觉。接着,诗人自豪地宣称“名家莫出杜陵人”,表达了对自己家族杜陵杜氏的深厚情感和自豪之情。这句诗既展现了杜甫对家族荣誉的珍视,也为下文对杜韶的期望和勉励埋下了伏笔。颔联介绍了黄门从叔的身份和此行的目的。相国是朝廷中的高官,兼安蜀则表明他肩负着安定四川地区的重任。而“归赴朝廷已入秦”则说明了他们已经完成使命,正在返回朝廷的途中,已经进入了秦地(关中地区)。这句诗通过描绘黄门从叔的行程,间接地展现了杜韶此次陪同朝谒的庄重和荣耀。颈联描绘了杜韶和黄门从叔旅途的艰辛和未来的显贵生活。他们舍舟策马,前往讨论军事的地方,这一路上必定充满了艰辛和危险。而“拖玉腰金报主身”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未来的显贵生活,拖着玉饰和金带,为报答君主而献身。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他们旅途的关切和祝愿,也寄托了诗人对他们未来的期望和勉励。尾联以劝勉的口吻结束全诗。诗人希望杜韶不要在清秋时节只沉溺于吟咏蟋蟀等闲适之事,而是要珍惜时光,努力奋斗。接着,诗人用“早闻黄阁画麒麟”的典故,寓意着希望杜韶能够像古代的功臣一样,在朝廷中立下赫赫战功,得到皇帝的表彰和荣耀。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杜韶的殷切期望,也展现了诗人对家族和国家的深厚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

下一篇:唐·杜甫《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