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èng
gāo
cháng
shì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wèn
shàng
xiāng
féng
nián
duō
fēi
téng
nuó
rén
zǒng
róng
chǔ
shǔ
yīng
quán
wèi
fāng
jià
cáo
liú
chì
guò
jīn
cháo
tíng
àn
zhōng
yuán
jiàng
shuài
lián
tiān
chūn
cuī
chí
bié
lèi
yáo
tiān
jǐn
shuǐ

译文

在汶上相遇时,彼此已度过了许多岁月,您仕途飞黄腾达,无奈我这老朋友却没什么进展。您统领楚蜀地区的军事事务,应该还未全部完成,您与曹操、刘备相比,实力不止相当。如今的朝廷正急需像汲黯那样敢于直谏的臣子,中原战事频仍,人们不禁怀念起像廉颇那样的良将。在这天涯之地,春色渐浓,也在催促着人走向暮年。离别的泪水,仿佛远远地增添了锦江的波浪。

逐句剖析

"汶上相逢年颇多":在汶上相遇时,彼此已度过了许多岁月,

# 汶上:谓汶水之上。汶水在山东。开元中作者与高适初遇于齐鲁。

"飞腾无那故人何":您仕途飞黄腾达,无奈我这老朋友却没什么进展。

# 无那:无奈。

"总戎楚蜀应全未":您统领楚蜀地区的军事事务,应该还未全部完成,

# 应全未:谓未尽其才。,楚:淮南。,总戎:指总理一方的军务。

"方驾曹刘不啻过":您与曹操、刘备相比,实力不止相当。

# 曹刘:谓曹植、刘桢。

"今日朝廷须汲黯":如今的朝廷正急需像汲黯那样敢于直谏的臣子,

"中原将帅忆廉颇":中原战事频仍,人们不禁怀念起像廉颇那样的良将。

"天涯春色催迟暮":在这天涯之地,春色渐浓,也在催促着人走向暮年。

"别泪遥添锦水波":离别的泪水,仿佛远远地增添了锦江的波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奉寄高常侍》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七言律诗。广德二年(764)杜甫重归成都后,久别寄奉高适之作。诗的上半部分回顾与高适相识及他的文武才能,下半部分表达对其入京的惜别之情。全诗以“朝廷须汲黯”相勉,运用典故,将对友人的情谊巧妙融入其中。前四句述友情和友人才能,后四句惜别寄情,展现出高适的出众与二人情谊。此诗体现杜甫待友的真挚温润,情感深沉真挚,语言自然流畅,是杜甫寄友诗中表达深厚情谊的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寄赠友人诗。诗中回顾了与高适在汶上相逢后多年的经历,感慨时光流逝,友人仕途腾达。既肯定了高适在军事才能上不亚于曹操、刘备,又以“朝廷须汲黯”“中原将帅忆廉颇”来表达对高适能在朝廷发挥重要作用的期许。同时,借春色催暮,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离别相思之情,展现出杜甫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2.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多处运用典故,如“曹刘”“汲黯”“廉颇”。以曹植和刘桢这两位建安时期的杰出诗人来类比高适的文才,突出其才华出众;以西汉直谏之臣汲黯比喻高适,契合其左散骑常侍规讽过失的官职以及“负气敢言”的特点,赞扬他敢于直言;以战国名将廉颇作比,表达对高适军事才能的认可,丰富了诗歌内涵,增强了表达效果。借景抒情:“天涯春色催迟暮,别泪遥添锦水波”,诗人看到成都的春色,感慨时光飞逝,自己已入迟暮之年,借暮春之景抒发了与高适离别的伤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将情感融入到景色之中,使情感表达更为含蓄深沉。

3. 分段赏析

《奉寄高常侍》首联“汶上相逢年颇多,飞腾无那故人何”,“汶上相逢”点明了诗人与高适早年相遇的地点和经历,语言质朴自然。“飞腾”一词形象地写出了高适如今的仕途畅达,而“无那”则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友人飞黄腾达的欣羡与无奈之情。颔联“总戎楚蜀应全未,方驾曹刘不啻过”,运用对比的表达技巧,将高适的才能与曹植、刘桢相比,认为他在楚蜀任节度使时未能完全施展才华,而其文才远超曹刘,高度赞扬了高适的能力,表达出对友人的推崇。颈联“今日朝廷须汲黯,中原将帅忆廉颇”,巧妙引用典故,以汲黯和廉颇作比,将高适比作敢于直谏的汲黯以及耿直有血性的廉颇,既契合高适当时的官职特点,又充分肯定了高适的为人和才能,希望他能在朝廷发挥更大作用。尾联“天涯春色催迟暮,别泪遥添锦水波”,通过描写天涯的春色和自己的迟暮之感,借景抒情,“催”字生动地体现出时光流逝之快。“别泪遥添锦水波”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离别的泪水之多,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与不舍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伤春五首(巴阆僻远伤春罢始知春前已收宫阙)》

下一篇:唐·杜甫《移居公安山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