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西
驿
tíng
guān
jiāng
zhǎng
chéng
dòu
shǐ
使
jūn
èr
shǒu
èr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xiàng
wǎn
wēi
绿
lián
kōng
àn
jiǎo
qīng
jiān
chūn
yǒu
chóu
zuì
xǐng
piāo
yóu
bēi
jiǔ
chóu
chú
驿
tíng
xiāng
kàn
wàn
wài
tóng
shì
píng

译文

傍晚时分,江水微微泛绿,与天空相连的江岸呈现出一片青色。白昼与春天一样都有迟暮之时,我的忧愁伴随着醉酒,一直无法清醒。漂泊在外,唯有借杯中之酒来慰藉自己,此时满怀心事地徘徊在这驿亭之中。你我相互对望,身处万里之外,就如同同样的一片浮萍,漂泊无依。

逐句剖析

"向晚波微绿":傍晚时分,江水微微泛绿,

# 微:一作犹。

"连空岸脚青":与天空相连的江岸呈现出一片青色。

# 脚:一作却。

"日兼春有暮":白昼与春天一样都有迟暮之时,

"愁与醉无醒":我的忧愁伴随着醉酒,一直无法清醒。

"漂泊犹杯酒":漂泊在外,唯有借杯中之酒来慰藉自己,

"踌躇此驿亭":此时满怀心事地徘徊在这驿亭之中。

"相看万里外":你我相互对望,身处万里之外,

"同是一浮萍":就如同同样的一片浮萍,漂泊无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使君二首(其二)》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向晚波微绿,连空岸脚青”,运用远近结合之法,巧妙勾勒出暮色景象,远景的江面与近景的江岸相互映衬,营造出独特氛围。颔联“日兼春有暮,愁与醉无醒”,以“日”与“春”、“愁”与“醉”对仗,为诗歌增添了别样韵味。后两联描绘驿亭对饮场景,“漂泊犹杯酒”“同是一浮萍”直抒胸臆,直言身世飘零之苦。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沉郁,表达诗人漂泊他乡的愁苦以及对自身和友人命运如浮萍般无依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又呈窦使君》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创作,大约作于乾元二年(759年)至永泰元年(765年)杜甫寓居夔州之时。此诗是杜甫在巴西驿亭赠予窦使君,借暮春江景抒发乱世中漂泊的深沉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借景抒怀诗。描绘了暮春江景,勾勒出向晚江面微绿、岸与天空相接处呈青色的暮色,刻画驿亭对饮场景,体现出杜甫在乱世中的艰难处境,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漂泊无依的深沉喟叹。

2. 写作手法

远近结合:“向晚波微绿”是近景描写,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傍晚时分,眼前江水泛起微微绿色的景象,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细腻的水波和独特的色泽,感受到江水的灵动。“连空岸脚青”则是远景描写,诗人将目光放远,描绘出江岸与天空相连,岸边呈现一片青色的画面,展现出广阔和辽远。远近结合,营造出一种开阔又略带朦胧的氛围。直抒胸臆:“漂泊犹杯酒,踌躇此驿亭”,诗人直接道出自己漂泊的境遇,此时唯有借杯中之酒来排遣愁绪,在驿亭中徘徊不前,“漂泊”二字直接点明身世,“踌躇”则生动表现出内心的无奈与迷茫,将内心的愁苦直白地展现出来。

3. 分段赏析

首联“向晚波微绿,连空岸脚青”,描绘傍晚时分江景。江水泛起微微绿色,与天空相连的江岸呈现出一片青色。“微绿”“连空”细腻地刻画了江景的色调与开阔感,营造出静谧而略带苍茫的氛围,为下文抒情铺垫。颔联“日兼春有暮,愁与醉无醒”,既写春日将暮,也暗示自己人生如这渐暮的春日,充满迟暮之感。心中忧愁如醉酒般难以清醒,借景抒情,将内心的愁苦与时光流逝、人生迟暮的感慨相融合,深化了情感的表达。颈联“漂泊犹杯酒,踌躇此驿亭”,诗人漂泊在外,唯有杯酒相伴,于驿亭中徘徊不定。“漂泊”点明诗人的羁旅状态,“犹杯酒”体现其借酒消愁的无奈,“踌躇”则刻画了其内心的彷徨与迷茫。尾联“相看万里外,同是一浮萍”,诗人与窦使君身处万里之外,如同水上浮萍般漂泊无依。以“浮萍”自比和比人,形象地表达出两人命运的相似与无奈,抒发了对自身及友人漂泊命运的感慨,进一步强化了全诗的愁绪与对人生境遇的悲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今夕行》

下一篇: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