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g
pàn
xún
huā
jué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jiāng
shàng
bèi
huā
nǎo
chè
chù
gào
zhǐ
diān
kuáng
zǒu
nán
lín
ài
jiǔ
bàn
jīng
xún
chū
yǐn
kōng
chuáng

译文

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已,无处讲述这种心情只能痴狂沉醉。来到南边邻居处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床铺空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逐句剖析

"江上被花恼不彻":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已,

# 彻:已,尽。

"无处告诉只颠狂":无处讲述这种心情只能痴狂沉醉。

# 颠狂:放荡不羁。颠:即“癫”。

"走觅南邻爱酒伴":来到南边邻居处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

# 走觅南邻爱酒伴:原注:斛斯融,吾酒徒。南邻:指斛斯融。

"经旬出饮独空床":不料床铺空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 旬:十日为一旬。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主题围绕诗人江畔寻花及独自一人的缘由展开。在内容上,描绘了鲜花盛开季节,诗人因江滨部分地方无花而心烦意乱,欲找嗜酒邻居共饮,却发现邻居已出门多日的情景。写作手法上,以直白的语言叙述日常经历,自然流畅地展现内心情绪。分段来看,前两句直接表明被花所扰、无处倾诉的癫狂状态,后两句则通过寻找邻居未遇的情节,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该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以寻花为引,看似写花,实则借寻花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委婉表达出内心的烦闷与孤寂。虽未直接抒情,却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的情绪,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展现出杜甫诗歌沉郁顿挫风格中自然质朴的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一)》这组诗是杜甫所写。上元元年(760年),饱经离乱的杜甫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有了安身之处。此时故人供给他禄米,让他对生活感到满足。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正值春暖花开之际,热爱生活的杜甫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有感于这美好的时节与生活,便写下了这组诗。此前杜甫经历了多年的动荡不安,四处辗转,生活困苦,直到定居草堂,才在漂泊生涯中寻得一处安宁之地,这种生活状态的转变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情感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此诗描绘了在鲜花盛开的时节,诗人漫步江畔寻花的情景。诗中,诗人因江滨部分地方无花而心烦意乱,本想找嗜酒的邻居共饮解闷,却发现邻居已外出多日。通过这一系列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寻花时的心境变化,表达了他在闲适生活中偶得的孤独与惆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2. 写作手法

拟人:“江上被花恼不彻”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花赋予了人的情感与行为,说花“恼”人,实则生动地表现出花的繁盛娇艳,对诗人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让诗人陷入对花的深深喜爱之中,巧妙地传达出诗人对花的独特感受。以小见大:从诗人寻觅爱酒伴一同赏花这一小小的举动,以及邻居同样外出寻花这样的细节,以小见大,反映出当时人们普遍对美好春日繁花的喜爱,侧面烘托出江畔繁花盛开的迷人景象对众人的吸引力,展现出整个社会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3. 分段赏析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一)》第一句“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恼”字堪称诗眼,用拟人手法将花赋予了能使人烦恼的“行为”,生动地表现出繁花盛开的景象让诗人心乱如麻,被花所扰却又无处诉说的无奈与烦闷。“颠狂”一词则进一步描绘出诗人内心情绪无法排解,只能表现得狂放不羁的状态,展现出诗人对花既爱又恼的复杂情感,也从侧面烘托出花的繁茂迷人。第二句“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诗人在被花困扰之后,便去寻找喜爱喝酒的南邻伙伴,一个“走觅”生动地写出了诗人急切想要找到伴儿排忧的心情。“经旬出饮独空床”,描述多日外出饮酒,家中空床无人,从生活场景的描写中,反映出诗人为摆脱花带来的烦恼,选择借酒消愁、寻找乐趣的生活状态。此句看似在写日常琐事,实则隐含着诗人在闲适生活中也有着难以言说的情绪,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气息与情感深度。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从生活场景与情感表达入手,展现了诗人杜甫当时的心境,也为后续寻花组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寄薛三郎中(据)》

下一篇: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