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uē
sān
láng
zhōng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rén
shēng
xián
piāo
yáo
ruò
āi
chén
fēi
shén
xiān
shuí
miǎn
wēi
shēn
bái
tóu
cháng
xīn
suī
wéi
shàng
shū
láng
cūn
rén
cūn
rén
nán
chén
ǎi
ǎi
sāng
jiāo
gōng
hóu
wèi
děng
lún
tiān
wèi
yàn
róng
bèi
běn
cháng
pín
shàng
jīng
zhōu
zhì
jiāng
bīn
xiá
zhōng
bìng
nüè
zhōng
dōng
chūn
chūn
jiā
fèi
bìng
gài
yǒu
yīn
zǎo
suì
zhèng
tòng
yǐn
qíng
xiāng
qīn
èr
gōng
huà
wéi
shì
jiǔ
shī
zhēn
jīn
wěi
xiū
duǎn
hèn
mìng
tún
wén
xīn
shèn
zhuàng
suǒ
guò
xìn
zhēn
shàng
yòng
měi
chēn
shī
bīn
jiān
huī
dòng
yín
nǎi
zhī
gài
dài
shǒu
cái
lǎo
shén
qīng
cǎo
dòng
tíng
dōng
cāng
hǎi
chún
jūn
shān
shǔ
kuàng
cǎi
bái
pín
piān
zhōu
wǎng
jiāng
hàn
jīn
wèi
xià
táng
kōng
niàn
gōng
qín
tīng
shuō
sōng
mén
xiá
yào
lǎn
jīn
gāo
qiū
què
shù
dài
shì
qīng
mín
fèng
chí
chéng
duō
shì
xīn
bìng
néng
jiàn
zhě
qūn
xún
shàng
yǒu
míng
zhé
jūn
xià
yǒu
xíng
huà
chén

译文

人生无论贤能还是愚钝,都像尘埃般飘荡不定。除非成了神仙,谁能避免自身遭逢危险。和你一同到白头,终日劳碌常觉辛苦。虽身为尚书郎,竟比不上乡村百姓。回想昔日乡野之人,他们的乐趣难详说。桑麻茂盛交错,公侯与百姓也似同等。上天还没厌弃战乱,我们这类人本就一向贫困。你还客居荆州,我也滞留江边。在峡中一病不起,疟疾从冬到春未停。春天又添肺部疾病,这病大概有缘由。早年和苏、郑二公,畅饮时情意深厚。二位已化为尘土,嗜酒却不失本真。我如今听任生命长短,怎会怨恨命运艰难。听说你心志豪壮,所到之处果然如席上珍宝。上马不用人扶,若有人扶定会发怒。在宾客间赋诗,挥笔写作震动八方。才知你是盖世能手,才力随年老更显神妙。青草湖连洞庭湖,向东可漂至沧海边。君山能避暑,还足以采摘白蘋。你难道没有小船,在江汉渡口往返?我还未下瞿塘峡,徒然思念大禹治水的辛劳。听说在松门峡,你服药后呕吐,整理衣巾。深秋却束紧衣带,划桨遥望青天。中书省日益清明,众多人才焕然一新。我因病起不来,强健的你别犹豫。朝廷上有明智君主,下面有推行教化的大臣。

逐句剖析

"人生无贤愚":人生无论贤能还是愚钝,

"飘飖若埃尘":都像尘埃般飘荡不定。

# 飘飖:飘荡。

"自非得神仙":除非成了神仙,

"谁免危其身":谁能避免自身遭逢危险。

# 免危其身:指免于死亡。免危,一作克免。

"与子俱白头":和你一同到白头,

"役役常苦辛":终日劳碌常觉辛苦。

# 役役:劳苦不得休息。一作没没。

"虽为尚书郎":虽身为尚书郎,

# 尚书郎:杜甫与薛据都尝为郎官。

"不及村野人":竟比不上乡村百姓。

# 不及:不如。

"忆昔村野人":回想昔日乡野之人,

"其乐难具陈":他们的乐趣难详说。

# 具陈:一一陈述。

"蔼蔼桑麻交":桑麻茂盛交错,

# 蔼蔼:茂盛貌。

"公侯为等伦":公侯与百姓也似同等。

# 等伦:同辈、同类。

"天未厌戎马":上天还没厌弃战乱,

# 戎马:军马,指战乱。,厌:厌弃。

"我辈本常贫":我们这类人本就一向贫困。

# 常:一作长。

"子尚客荆州":你还客居荆州,

# 客:客居。

"我亦滞江滨":我也滞留江边。

# 江滨:长江之滨。,滞:滞留。

"峡中一卧病":在峡中一病不起,

"疟疠终冬春":疟疾从冬到春未停。

"春复加肺气":春天又添肺部疾病,

"此病盖有因":这病大概有缘由。

# 盖有因:大概有原因。

"早岁与苏郑":早年和苏、郑二公,

# 苏郑:苏源明、郑虔。

"痛饮情相亲":畅饮时情意深厚。

"二公化为土":二位已化为尘土,

"嗜酒不失真":嗜酒却不失本真。

"余今委修短":我如今听任生命长短,

# 委修短:寿夭听之于天。

"岂得恨命屯":怎会怨恨命运艰难。

# 命屯:命运艰难。屯,艰难。

"闻子心甚壮":听说你心志豪壮,

"所过信席珍":所到之处果然如席上珍宝。

"上马不用扶":上马不用人扶,

"每扶必怒嗔":若有人扶定会发怒。

# 每:一作忽。

"赋诗宾客间":在宾客间赋诗,

"挥洒动八垠":挥笔写作震动八方。

# 八垠:八方的边际。垠,边际。,挥洒:挥毫洒墨,形容运笔自如。

"乃知盖代手":才知你是盖世能手,

# 盖代手:盖世文意高手,绝代文意高手。盖代,盖世,谐才能、功绩等高出当代之上。

"才力老益神":才力随年老更显神妙。

# 老益神:老而愈加有神。

"青草洞庭湖":青草湖连洞庭湖,

"东浮沧海漘":向东可漂至沧海边。

"君山可避暑":君山能避暑,

# 君山:山名,在洞庭湖中。

"况足采白蘋":还足以采摘白蘋。

# 白蘋:亦作白萍,水中浮草。

"子岂无扁舟":你难道没有小船,

"往复江汉津":在江汉渡口往返?

# 往复:往来。

"我未下瞿塘":我还未下瞿塘峡,

# 瞿塘:指东下瞿塘。

"空念禹功勤":徒然思念大禹治水的辛劳。

# 功:一作力。

"听说松门峡":听说在松门峡,

# 松门峡:长江峡谷名,在今湖北宜昌市西长江中。

"吐药揽衣巾":你服药后呕吐,整理衣巾。

"高秋却束带":深秋却束紧衣带,

# 束带:此指整顿行装。

"鼓枻视青旻":划桨遥望青天。

"凤池日澄碧":中书省日益清明,

# 澄碧:此指明净的天空,比喻妖氛荡然一空。

"济济多士新":众多人才焕然一新。

# 济济:众多貌。

"余病不能起":我因病起不来,

"健者勿逡巡":强健的你别犹豫。

# 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貌。,健者:指薛据。

"上有明哲君":朝廷上有明智君主,

# 明哲君:聪明智慧的君主,即圣君。

"下有行化臣":下面有推行教化的大臣。

# 行化臣:能行圣君教化天下的辅弼之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寄薛三郎中(据)》是唐代杜甫晚年所作的一首五言诗,写于他患病漂泊江滨的时期,大概在759到766年,那时他住在蜀地或峡中。这是一首在贫病缠身时寄给友人薛据(薛三郎中)的诗,体现了战乱环境下他的现实艰难和内心的精神追求。全诗以自己病中的处境为主线,把现在和过去的生活对比,既有对友情的回忆,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前半部分回忆早年和苏源明、郑虔等友人畅快交游的快乐,对比现在疟疾缠身、艰难孤独的处境;接着用“虽为尚书郎,不及村野人”表达对官场沉浮的厌倦,同时称赞薛据的豪迈性格。结尾借洞庭湖的秋景表达隐逸的想法,暗含对友人的安慰。整首诗延续了杜甫关注现实的风格,情感深沉,语言朴实但感情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寄薛三郎中(据)》是唐代诗人杜甫晚年漂泊江边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大约作于759至766年寓居蜀地或峡中患病期间。此诗是诗人贫病交加时寄赠友人薛据(薛三郎中)的作品,展现其战乱中的现实艰难与内心诉求。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赠友诗。通过诗人晚年病中寄赠友人薛据的内容,描绘了自己贫病交加、漂泊江滨的现实困境,以及对早年友人交游之乐的追忆和对薛据豪迈性情的赞誉,体现了战乱背景下的人生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对宦海沉浮的厌倦及隐逸之思。

2. 写作手法

对比:“忆昔村野人,其乐难具陈。蔼蔼桑麻交,公侯为等伦”与当下“虽为尚书郎,不及村野人”“峡中一卧病,疟疠终冬春”形成今昔对比,将过去村居时与桑麻为邻、与公侯无别的自在快乐,和如今身为官宦却贫病交加、困顿江滨的处境对比,突出人生境遇的巨大反差。昔时的“乐”与今日的“苦”交织,既饱含对往昔纯真生活的深切怀念,也强化了对战乱中仕途奔波、身不由己的悲叹,更借今昔变迁寄寓对世事无常、命运多舛的无奈与辛酸。

3. 分段赏析

“人生无贤愚,飘飖若埃尘。自非得神仙,谁免危其身”以“尘埃”比喻人生漂泊,用反问强调凡人难逃困苦,奠定全诗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基调。“与子俱白头,役役常苦辛。虽为尚书郎,不及村野人”写与友人同处辛劳,以“尚书郎”与“村野人”对比,流露对官场奔波的厌倦和对乡间自在的向往。“忆昔村野人,其乐难具陈。蔼蔼桑麻交,公侯为等伦”回忆乡村生活,以“桑麻交错”的和睦景象,展现公侯与百姓平等的理想状态,暗含对战乱前宁静生活的怀念。“天未厌戎马,我辈本常贫。子尚客荆州,我亦滞江滨”直指战乱不止导致长期贫困,两人客居异地的处境,体现对现实动荡的无奈与对友人的牵挂。“峡中一卧病,疟疠终冬春。春复加肺气,此病盖有因”如实描述自身病况,从冬到春被疟疾、肺病缠身,简单叙事中见贫病交加的艰难处境。“早岁与苏郑,痛饮情相亲。二公化为土,嗜酒不失真”追忆早年与友人痛饮的情谊,今友人已故,唯留真性情,在怀旧中寄寓对人生聚散的悲叹。“余今委修短,岂得恨命屯。闻子心甚壮,所遇信席珍”写自己接受命运,听闻友人仍心志豪壮、才华被重,既含自我开解,也显对友人的赞赏。“上马不用扶,每扶必怒嗔。赋诗宾客间,挥洒动八垠”刻画友人豪迈形象:上马拒扶见倔强,赋诗震动八方显才力,字里行间是对友人风采的钦佩。“乃知盖代手,才力老益神。青草洞庭湖,东浮沧海漘”进一步赞叹友人才华老而弥坚,转笔描绘洞庭至沧海的辽阔景象,为后文隐逸之思作铺垫。“君山可避暑,况足采白蘋。子岂无扁舟,往复江汉津”以“君山避暑”“采白蘋”的诗意画面,建议友人驾舟往返,暗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关怀。“我未下瞿塘,空念禹功勤。听说松门峡,吐药揽衣巾”写自己滞留瞿塘,心念大禹治水之功,听闻友人在松门峡因病服药,朴素语言中见彼此牵挂。“高秋却束带,鼓枻视青旻。凤池日澄碧,济济多士新”想象友人秋日振作、展望朝廷清明,既鼓励友人奋进,也隐含对时局好转的期待。“余病不能起,健者勿逡巡。上有明哲君,下有行化臣”以“病不能起”与“健者勿逡巡”对照,劝勉友人把握时机,相信朝廷有明君贤臣,在自我感慨中完成对友人的殷切期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

下一篇: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