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ǎn
qiū
péi
yán
zhèng
gōng
chí
fàn
zhōu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tuān
shǐ
fēng
xǐng
jiǔ
chuán
huí
gāo
chéng
qiū
luò
shù
wǎn
xiāng
zuò
chù
yuān
yāng
cháo
qīng
fěi
cuì
jīng
bái
wéi
bàn
宿
qīng

译文

水流湍急风把酒意吹醒,船儿回转雾气漫上堤岸。高大的城郭,在秋意中显得萧索,傍晚各种树木交织,让人眼花缭乱。人们在船上的动静,惊起了栖息的鸳鸯,巢穴晃动,翡翠鸟也飞得很低。可千万别惊动了白鹭呀,就让我们与它们一同在清澈的溪边栖宿。

逐句剖析

"湍驶风醒酒":水流湍急风把酒意吹醒,

# 驶:迅疾的样子。,湍:急流。

"船回雾起堤":船儿回转雾气漫上堤岸。

# 回:一作行。

"高城秋自落":高大的城郭,在秋意中显得萧索,

"杂树晚相迷":傍晚各种树木交织,让人眼花缭乱。

"坐触鸳鸯起":人们在船上的动静,惊起了栖息的鸳鸯,

"巢倾翡翠低":巢穴晃动,翡翠鸟也飞得很低。

# 巢倾:指树巢下垂。

"莫须惊白鹭":可千万别惊动了白鹭呀,

"为伴宿清溪":就让我们与它们一同在清澈的溪边栖宿。

# 清:一作“青”。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是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泛舟之景铺陈开来。开篇首联,勾勒出秋日水流湍急,雾气弥漫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壮阔之感。颔联“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生动展现出秋意的萧瑟以及暮色的苍茫,尽显时光流转之态。颈联描绘鸳鸯、翡翠等禽鸟的动态,以动衬静,愈发凸显池边的清幽静谧。至尾联,借白鹭相伴于青溪之景,含蓄地流露出归隐之意。诗中“自”“相”等字的运用堪称精妙,巧妙形成虚实对仗,格律工整严谨,足见杜甫深厚的炼字功底。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彼时杜甫正寓居成都。严武,这位时任剑南节度使且受封郑国公之人,与杜甫情谊笃厚。在留存的诗作里,杜甫赠予严武的就达十余首。诗中提及的摩诃池,乃是唐代成都极负盛名的园林水域,承载着彼时的繁华与诗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出游诗。此诗生动展现了晚秋时分,杜甫陪伴严武(严武受封郑国公)同游摩诃池的经历与感触。细腻勾勒出城池在秋意笼罩下的独特景致,

2. 写作手法

拟人:“高城秋自落”此句赋予“秋”以人的行为,仿佛秋天能够自行从高城落下,生动地营造出一种秋意萧索、时光流逝之感,将原本抽象的秋意具象化,使读者更能真切地感受到秋的降临。动静结合:“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一句,诗人以“湍驶”生动描绘出水流湍急奔腾的动势,而尾联“莫须惊白鹭,为伴宿清溪”中“白鹭宿”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白鹭悠然的姿态与宁静的清溪融为一体。动静结合,使整首诗在动与静的交织中,传递出诗人在泛舟过程中对自然景象细致入微的观察。

3. 分段赏析

首联“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描绘了泛舟时湍急的水流和风让诗人从微醺中清醒,船行回转间,堤岸雾气渐起的场景。“湍驶”写水流之急,“风醒酒”生动地展现出风的作用与诗人状态的变化,“雾起堤”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奠定了全诗清幽的基调。颔联“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高城秋自落”,一个“落”字,赋予秋天以动态感,仿佛秋天从高城缓缓落下,暗示时光流逝。“杂树晚相迷”描绘傍晚时分,各种树木在暮色中相互掩映,模糊难辨,进一步渲染出秋晚的迷离氛围,烘托出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颈联“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写诗人在船上的动静惊起了鸳鸯,而翡翠鸟因巢倾斜而低飞。“坐触”突出人与自然不经意间的互动,鸳鸯飞起、翡翠低飞的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表现出环境的静谧,任何细微举动都能引起鸟儿的反应。尾联“莫须惊白鹭,为伴宿清溪”,诗人希望不要惊动白鹭,想与它们一同在清溪畔栖息。此句将情感升华,借白鹭表达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怜惜与呵护,也给诗歌增添了一份悠然闲适的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重题郑氏东亭》

下一篇:唐·杜甫《发潭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