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吹尘暗河县":狂风扬起尘土,使河县变得昏暗,
# 河县:湖城滨临黄河,故称。
"行子隔手不相见":行人即使伸手也几乎看不见对方。
# 隔手:以手遮目。
"湖城城南一开眼":在湖城城南,我一抬头,
# 南:全唐诗校:“一作东,一作北。”
"驻马偶识云卿面":停下马来偶然认出了云卿的面容。
"向非刘颢为地主":如果不是刘颢作为主人盛情相邀,
# 地主:当地的主人,对往来过客而言。,向:全唐诗校:“一作况。”
"懒回鞭辔成高宴":我懒得掉转马头去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
# 成高:全唐诗校:“一作城南。”
"刘侯叹我携客来":刘侯感叹我带客人前来,
# 叹:全唐诗校:“一作欢。”
"置酒张灯促华馔":于是置办酒席,点亮灯火,催促摆出精美的食物。
# 促华馔:催促家人备置美酒佳肴。
"且将款曲终今夕":暂且在今晚尽情倾诉情怀,
# 终今夕:全唐诗校:“一作经今冬。”,款曲:殷勤酬应。
"休语艰难尚酣战":不要谈论那仍在激烈进行的战乱。
# 尚酣战:指当时九节度围安庆绪于邺城。,语:全唐诗校:“一作话。”
"照室红炉促曙光":红炉的光芒照亮房间,仿佛催促着曙光的到来,
# 促曙光:全唐诗校:“一作簇曙花。”
"萦窗素月垂文练":窗外萦绕着皎洁的月亮,月光如白色的丝绢垂下。
# 文练:有花纹的熟丝织品。形容月光。文,全唐诗校:“一作秋。”,素月:明月。,萦:萦绕。
"天开地裂长安陌":长安的街道仿佛经历了天开地裂,
# 陌:全唐诗校:“一作春。”,天开地裂:京房《易占》:“天开阳不足,地裂朋有余,皆兵起下害上之象。”此指长安一度沦陷于安史叛军之手。
"寒尽春生洛阳殿":洛阳的宫殿也在寒冷过去后迎来了春天。
# 寒尽春生:喻乱极将治。指洛阳终得收复。全唐诗校:“一作紫阳春寒。”
"岂知驱车复同轨":谁能想到我们又能同车前行,
# 同轨:车辙宽窄相同。引申为一统。此指王路已平,中途相遇。
"可惜刻漏随更箭":可惜时光如刻漏中的更箭,不断流逝。
# 刻漏:古代计时的器具。以铜壶盛水,壶底有孔,壶内竖一刻有度数的银箭,水从孔中漏出以计时。
"人生会合不可常":人生的相聚难以常有,
"庭树鸡鸣泪如线":听到庭院中树上传来鸡鸣,泪水如线般流下。
# 线:全唐诗校:“一作霰。”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与友人宴饮感怀的七言古诗。此诗描写了诗人在尘土飞扬的途中偶遇友人孟云卿,一同宴饮的情景,表达了相聚的喜悦,是发了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
2. 分段赏析
“疾风吹尘暗河县,行子隔手不相见”描绘了环境背景。狂风呼啸,沙尘漫天,使得湖城县一片昏暗,行人即使伸手相触,也难以看清对方面容。一个“暗”字生动地表现出沙尘之多、天色之昏,突出了环境的恶劣,也为下文的相遇增添了意外之感。“湖城城南一开眼,驻马偶识云卿面”写诗人在湖城城南偶然间睁开眼睛,停下马来,竟意外地见到了孟云卿。“一开眼”“偶识”强调了相遇的偶然性,传达出诗人那种惊喜之情,老友在乱世中的不期而遇,显得格外珍贵。“向非刘颢为地主,懒回鞭辔成高宴”意思是若不是刘颢作为东道主盛情相邀,自己可能就懒得扬鞭前往,也就不会有这场盛大的宴会了。此句从侧面烘托出刘颢的热情好客,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这场宴会的一种随性态度,若不是有好友相邀,或许就不会有此欢聚。“刘侯叹我携客来,置酒张灯促华馔”具体描写刘颢的热情举动。刘颢看到诗人带了客人前来,十分欢喜,赶忙摆上美酒,点亮灯火,催促端上丰盛的食物。“置酒张灯促华馔”一系列动作,将刘颢的好客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能看到宴会现场热闹、温馨的场景。“且将款曲终今夕,休语艰难尚酣战”是说暂且让我们在今晚尽情倾诉衷肠,不要再谈论那艰难的战事了。当时正值战乱,诗人在此处借主人之口,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想要暂时忘却现实的烦恼,享受这难得的相聚时光,体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照室红炉促曙光,萦窗素月垂文练”描绘了宴会中的环境氛围。通红的炉火照亮了房间,仿佛在催促着曙光的到来;洁白的月光萦绕在窗前,如同垂下的白色丝绢。“促”字赋予炉火以人的情感,好像它也在期待着天亮,“垂文练”则运用比喻,将月光比作丝绢,生动地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柔和,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天开地裂长安陌,寒尽春生洛阳殿”回顾了过去的战乱与如今的变化。安史之乱时,长安沦陷,仿佛天开地裂一般;如今寒冬过去,收复后的洛阳宫殿春意盎然。“天开地裂”突出了战乱的破坏力之大,“寒尽春生”则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局势好转的欣慰之情。“岂知驱车复同轨,可惜刻漏随更箭”是说没想到两人驱车前行,竟能同路相逢,只可惜时间如刻漏中的更箭般流逝飞快。“岂知”强调了相遇的意外,“可惜”则直接抒发了对时光匆匆、相聚短暂的惋惜之情。“人生会合不可常,庭树鸡鸣泪如线”为全诗结尾,感慨人生聚散无常。听到庭院中树上传来鸡鸣之声,想到即将与友人分别,下次相聚不知何时,诗人不禁泪如线般流下。“鸡鸣”暗示着天亮,离别时刻的到来,“泪如线”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不舍与伤感,将全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下一篇:唐·杜甫《赠郑十八贲(云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