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zhěng
qīng
huāng
tíng
qín
suí
yàn
zuǐ
huā
ruǐ
shàng
fēng
jiǔ
cóng
shī
湿
yín
shī
xìn
zhàng
gǎn
lùn
cái
jiàn
shí
yǒu
zuì

译文

整理好鞋子到杂草丛生的草地散步,庭院荒芜,时间快到申时(即午后三时至五时)。燕子嘴里衔着草泥,蜜蜂的触须上沾着花蕊。边走边饮酒,任凭酒溅湿衣服,边走边吟诗,确实需要拐杖来扶助。担心被嫉妒,岂敢谈论自己的才能,只好实实在在地喝醉酒,像一个愚蠢的人。

逐句剖析

"整履步青芜":整理好鞋子到杂草丛生的草地散步,

# 青芜:青草地。,履:一作屐,一作屣。

"荒庭日欲晡":庭院荒芜,时间快到申时(即午后三时至五时)。

# 晡:天色已晚。

"芹泥随燕觜":燕子嘴里衔着草泥,

"花蕊上蜂须":蜜蜂的触须上沾着花蕊。

# 花蕊:一作蕊粉。

"把酒从衣湿":边走边饮酒,任凭酒溅湿衣服,

"吟诗信杖扶":边走边吟诗,确实需要拐杖来扶助。

# 信:听任。

"敢论才见忌":担心被嫉妒,岂敢谈论自己的才能,

# 敢:岂敢,表反问。

"实有醉如愚":只好实实在在地喝醉酒,像一个愚蠢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徐步》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所吟咏的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杜甫细腻地描绘了自己悠然漫步时的所见所感。诗篇的前四句,他聚焦于细微的自然景致,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而后四句,则转而叙述诗与酒交织的风雅生活,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然而,在这闲适与风雅的背后,杜甫亦不禁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遗憾。他心中满载着无法言说的思绪,如同满腹心事,时而显露,时而隐藏,欲言又止,充满了复杂而微妙的情感。这种半含半吐的表达方式,更添了诗歌的深邃与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作于上元至宝应年间,当时杜甫正寓居于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闲适生活中的深沉思索与自谦态度。同时,它也体现了杜甫善于捕捉生活细节、表达真挚情感的艺术特色。

2. 分段赏析

首联直接描绘了诗人整理好鞋子,在长满青草的庭院中悠闲漫步的场景。其中,“整履”二字透露出诗人的从容与闲适,“步青芜”则通过青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而“荒庭日欲晡”一句,不仅点明了时间——傍晚时分,也通过“荒庭”二字,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幽静与略带荒凉之感。这一联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基调。颔联进一步描绘了庭院中的自然景象。燕子衔着芹泥筑巢,蜜蜂在花蕊间采蜜,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也与诗人悠闲的步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这些日常而美好的瞬间,使诗歌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同时,这一联也寓意着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与热爱。颈联转而叙述了诗人酒醉吟诗的场景。他手持酒杯,任凭酒水沾湿衣襟,吟咏诗句时则依靠着手杖的支持。这一联通过“把酒”和“吟诗”两个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才情横溢的形象。同时,“从衣湿”和“信杖扶”的细节描写,也透露出诗人在酒醉后的放松与自在。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性与才华,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闲庭信步中的所见所想。尾联是诗人的自我抒发与感慨。他敢于直言自己的才华可能招来的嫉妒,同时也坦然接受自己醉后的愚钝状态。这一联通过“敢论”和“实有”两个词,表达了诗人的自谦与豁达。他既不畏人言,也不自视过高,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才华与醉态。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豁达与自信,也深化了诗歌的思想内涵——在闲庭信步中,诗人不仅欣赏自然之美,也在反思自己的人生与才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遣兴》

下一篇:唐·杜甫《王竟携酒,高亦同过,共用寒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