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光入瓮牖":清晨的阳光照进破旧的窗户,
"尸寝惊敝裘":我像具尸体似的躺着,被身上破旧的裘衣所惊醒。
# 尸:一作方,一作宴。
"起行视天宇":起身出去看看天空,
"春气渐和柔":春天的气息逐渐变得温和轻柔。
"兴来不暇懒":兴致来了顾不上偷懒,
# 兴来:一作得兴,一作乘兴。
"今晨梳我头":今天早晨我还梳理了头发。
"出门无所待":出门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期待,
"徒步觉自由":随意地徒步而行,感觉自由自在。
"杖藜复恣意":拄着藜杖,更是随心所欲,
"免值公与侯":庆幸没有碰到那些达官显贵。
"晚定崔李交":晚年才与崔、李二人结为知交,
"会心真罕俦":彼此心意相通,实在是难得的伙伴。
"每过得酒倾":每次前往他们家都能痛饮美酒,
# 倾:一作吃。
"二宅可淹留":在他们两家都能尽情停留。
"喜结仁里欢":高兴地与邻里的仁人结下欢情,
"况因令节求":何况是趁着节日来相聚。
"李生园欲荒":李生家的园子有些荒芜了,
"旧竹颇修修":旧日的竹子却长得很修长。
# 旧:一作有。
"引客看扫除":他带着我参观并看他们清扫,
# 扫:一作埽。
"随时成献酬":随时都能举杯相互敬酒应酬。
"崔侯初筵色":崔侯在宴席开始时的神情,
"已畏空尊愁":就担心酒杯空了而发愁。
"未知天下士":不知道天下的那些读书人,
"至性有此不":是否也有这样至真至性的情怀。
# 至:一作志。
"草牙既青出":草芽已经青青地长了出来,
"蜂声亦暖游":蜜蜂也在温暖的春光里飞舞。
"思见农器陈":我渴望看到农具陈列,
"何当甲兵休":什么时候战争才能结束啊。
"上古葛天民":上古时代的葛天氏之民,
# 民:一作氏。
"不贻黄屋忧":不会给帝王带来忧虑。
# 屋:一作绮。
"至今阮籍等":而如今像阮籍这样的人,
"熟醉为身谋":只能借醉酒来为自身打算。
"威凤高其翔":威风的凤凰高高地飞翔,
# 高其:一作自高。
"长鲸吞九洲":巨大的鲸鱼想要吞并九州。
"地轴为之翻":地轴因为(长鲸吞九州等乱象)而翻转,
"百川皆乱流":百川的水都乱了流向。
"当歌欲一放":本想放声高歌抒发情感,
"泪下恐莫收":只怕泪水一旦流下就收不住。
"浊醪有妙理":浑浊的美酒中似乎藏有妙理,
"庶用慰沉浮":或许可以用来慰藉我在世间沉浮的心灵。
# 用:一作与。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分段赏析
“朝光入瓮牖,尸寝惊敝裘”两句写清晨的情景。晨光透过破旧的窗户照进来,诗人像尸体一样躺着(形容自己睡得很沉),被这光线惊醒,身上盖着破旧的裘衣。“朝光入瓮牖”点明时间和环境,“尸寝惊敝裘”则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被光线惊扰后的状态,也暗示了其生活的困窘。“起行视天宇,春气渐和柔”是写诗人起床后的行动和感受。他起身行走,仰望天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渐渐变得温和轻柔。“起行视天宇”描绘动作,“春气渐和柔”则从感觉上点明季节特点,营造出一种舒适的氛围。“兴来不暇懒,今晨梳我头”表现了诗人的兴致。兴致来了顾不上偷懒,在今天早晨梳理自己的头发。“兴来不暇懒”强调兴致的突然和强烈,“今晨梳我头”以一个日常行为进一步体现兴致,为下文出门做铺垫。“出门无所待,徒步觉自由”写诗人出门后的心境。出门没有什么特别的期待,徒步而行却感觉到一种自由。“出门无所待”说明出行的随意性,“徒步觉自由”则突出了诗人在行走中获得的精神上的放松。“杖藜复恣意,免值公与侯”表明诗人拄着藜杖随意行走,避免遇到达官贵人。“杖藜复恣意”描绘了诗人的行动姿态,“免值公与侯”则体现了诗人对权贵的回避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晚定崔李交,会心真罕俦”介绍了诗人与崔戢、李封的交情。到晚年才与崔戢、李封定下交情,彼此心意相通,真正是难得的伙伴。“晚定崔李交”说明结交时间,“会心真罕俦”强调了他们之间友情的真挚和难得。“每过得酒倾,二宅可淹留”写与崔、李二人的交往。每次去他们那里都能尽情饮酒,在他们两家都可以尽情地停留。“每过得酒倾”突出饮酒的畅快,“二宅可淹留”表明彼此关系亲密,能够自在相处。“喜结仁里欢,况因令节求”表达了诗人因与贤德之人结交而欢喜,更何况是在节日里相聚。“喜结仁里欢”强调结交好友的喜悦,“况因令节求”则点明在节日这个特殊时刻相聚,更增添了欢乐气氛。“李生园欲荒,旧竹颇修修”描写李生家的园子。李生家的园子快要荒芜了,可旧有的竹子却长得很修长。“李生园欲荒”写出园子的现状,“旧竹颇修修”则以竹子的状态形成对比,增添了园子的一丝生机。“引客看扫除,随时成献酬”写李生邀请客人看园子的打扫,并随时与客人相互敬酒。“引客看扫除”描述主人的行为,“随时成献酬”则体现了主客之间友好欢乐的氛围。“崔侯初筵色,已畏空尊愁”刻画崔侯在筵席上的表现。崔侯在筵席开始时的神色,就已经担心酒杯空了没有酒喝的忧愁。“崔侯初筵色”描绘神态,“已畏空尊愁”生动地表现出他对酒的在意和对欢乐延续的期待。“未知天下士,至性有此不”由崔、李二人的表现发出感慨。不知道天下的士人,是否有像他们这样至真性情的。“未知天下士”提出疑问,“至性有此不”则表达了诗人对崔、李二人至性的赞赏和对天下士人的思考。“草牙既青出,蜂声亦暖游”描写春天的景象。草芽已经青青地长出来了,蜜蜂在温暖的天气里嗡嗡地飞舞。“草牙既青出”从视觉写春天的生机,“蜂声亦暖游”从听觉和感觉上进一步烘托春天的氛围。“思见农器陈,何当甲兵休”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看到农具陈列,什么时候战争才能停止啊。“思见农器陈”体现对农耕生活的向往,“何当甲兵休”则直接抒发了对战争结束、和平到来的期盼。“上古葛天民,不贻黄屋忧”引用典故。上古时候像葛天氏时代的百姓,不会给帝王带来忧虑。“上古葛天民”引出典故,“不贻黄屋忧”表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暗示当下社会的不安。“至今阮籍等,熟醉为身谋”以阮籍为例。到现在像阮籍这样的人,通过喝得大醉来为自身谋划(逃避现实)。“至今阮籍等”点明所举例子,“熟醉为身谋”体现出一种对现实无奈的逃避态度。“威凤高其翔,长鲸吞九洲”运用比喻。像威风的凤凰高高地飞翔,巨大的鲸鱼想要吞并九州。“威凤高其翔”描绘凤凰的姿态,“长鲸吞九洲”以夸张的手法暗示社会上的强大势力和动荡不安。“地轴为之翻,百川皆乱流”进一步夸张。地轴好像为之翻转,众多河流都杂乱地流淌。“地轴为之翻”极言局势的动荡,“百川皆乱流”形象地表现出社会的混乱无序。“当歌欲一放,泪下恐莫收”写诗人的情感。想要放声高歌释放情绪,可又担心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当歌欲一放”体现出内心情绪的强烈,“泪下恐莫收”则表明这种情绪中包含着深深的悲伤。“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沉浮”最后两句,诗人认为浊酒中有着奇妙的道理,希望能用它来慰藉自己在世间沉浮的心情。“浊醪有妙理”强调酒对诗人的意义,“庶用慰沉浮”则直接表达了借酒消愁、寻求慰藉的心境。
上一篇:唐·杜甫《又上后园山脚》
下一篇:唐·杜甫《九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