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尧十八子":唐高祖有十八个儿子,
"十七王其门":十七个都被封王。
"道国洎舒国":道国和舒国这两王,
# 舒:舒王元明。,洎:一作及。,道:道王元庆。
"督唯亲弟昆":是亲兄弟。
# 督:一作实。
"中外贵贱殊":皇家内外亲疏贵贱不同,
"余亦忝诸孙":我也惭愧忝为皇室远孙。
# 余亦忝诸孙:李义当是道国之裔,甫则舒国后裔之外孙也。
"丈人嗣三叶":您家继承了三代的家业,
# 三叶:一作王业。
"之子白玉温":您家公子气质温润如白玉。
"道国继德业":道国一脉继承了美好的德业,
"请从丈人论":这得从您说起。
"丈人领宗卿":您担任宗卿,
"肃穆古制敦":严肃恭敬地遵循古制。
"先朝纳谏诤":在先朝时您敢于直言进谏,
"直气横乾坤":正气充满天地之间。
"子建文笔壮":您家公子有曹植般雄壮的文笔,
"河间经术存":又有河间王那样的经术。
"尔克富诗礼":您家公子富有诗礼之才,
# 尔:一作温。
"骨清虑不喧":气质清俊,心思不浮躁。
"洗然遇知己":我很高兴遇到这样的知己,
# 洗:一作洒。
"谈论淮湖奔":我们交谈时激情澎湃如淮湖之水奔腾。
# 湖:一作河。
"忆昔初见时":回忆当初第一次见您家公子时,
"小襦绣芳荪":他穿着绣有芳荪的小短衣。
"长成忽会面":如今他长大成人忽然与我相见,
"慰我久疾魂":慰藉了我久病的心灵。
"三峡春冬交":三峡春冬交替之时,
"江山云雾昏":江山被云雾笼罩,一片昏暗。
"正宜且聚集":此时正适合相聚在一起,
"恨此当离尊":可恨的是现在却要面对离别之酒。
"莫怪执杯迟":不要怪我举杯迟缓,
"我衰涕唾烦":我已衰老,涕唾频繁。
"重问子何之":我再次问您家公子要去哪里,
"西上岷江源":他说要西上岷江源头。
"愿子少干谒":希望您家公子少去拜谒权贵,
"蜀都足戎轩":蜀都有很多军队。
"误失将帅意":如果误了将帅的心意,
"不如亲故恩":还不如依靠亲故的恩情。
"少年早归来":希望您家公子早早归来,
"梅花已飞翻":那时梅花已经飘落纷飞。
"努力慎风水":努力小心沿途的风水,
"岂惟数盘飧":不要只想着盘中之餐。
"猛虎卧在岸":猛虎卧在岸边,
"蛟螭出无痕":蛟螭出没没有痕迹。
"王子自爱惜":您家公子要自己爱惜自己,
"老夫困石根":我这老夫被困在山石之间。
"生别古所嗟":生离死别自古就是令人嗟叹的事,
"发声为尔吞":我强忍着悲伤为您家公子祝福。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写作手法
用典:“子建文笔壮,河间经术存”分别以曹植的文笔和河间王的经术来类比李义,夸赞他富有文才和经术,使表达更加含蓄、典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对比:“中外贵贱殊,余亦忝诸孙”将李义家族的尊贵与自己身为远亲的相对低微地位进行对比,在对比中体现出杜甫对李义家族地位的尊重,也暗示了自己与李义交往超越了身份地位的差异,更注重彼此的才德和情谊。借景抒情:“三峡春冬交,江山云雾昏”,描绘了三峡春冬之交江山被云雾笼罩的昏暗景象,营造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烘托出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愁和伤感之情。直抒胸臆:“生别古所嗟,发声为尔吞”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与友人离别这一事实的嗟叹和悲伤,毫不掩饰地表达出内心的痛苦,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离别的不舍。
2. 分段赏析
开篇“神尧十八子,十七王其门。道国洎舒国,督唯亲弟昆。中外贵贱殊,余亦忝诸孙。丈人嗣三叶,之子白玉温”,交代李义家族尊贵背景,运用典故提及唐高祖儿子分封,强调其出身,又以对比手法凸显自身与李义身份差异,同时夸赞李义气质如白玉温润。“道国继德业,请从丈人论。丈人领宗卿,肃穆古制敦。先朝纳谏诤,直气横乾坤。子建文笔壮,河间经术存。尔克富诗礼,骨清虑不喧。洗然遇知己,谈论淮湖奔”这段围绕李义家族展开,称赞道国一脉继承德业,李义的父亲担任宗卿,能严肃地遵循古制,在先朝敢于直言进谏,正气凛然。接着将李义与曹植、河间王相比,夸赞他文笔雄壮、富有经术,且饱读诗书、气质清俊、心思宁静。最后说到自己与李义相遇,如同遇到知己,相谈甚欢,“谈论淮湖奔”形象地表现出两人交谈时的畅快和热烈。“忆昔初见时,小襦绣芳荪。长成忽会面,慰我久疾魂”,诗人回忆起与李义初次见面时,李义还穿着绣有芳荪的小襦,如今已长大成人,忽然相见,让自己这个久病之人感到欣慰。“三峡春冬交,江山云雾昏。正宜且聚集,恨此当离尊”,借三峡春冬之交云雾笼罩的景色,烘托出本该相聚却要离别的忧愁与不舍。此时正值三峡春冬之交,江山被云雾笼罩,本是适合相聚的时刻,却要面对离别,“恨此当离尊”直接表达出诗人对离别的遗憾和不舍。“莫怪执杯迟,我衰涕唾烦。重问子何之,西上岷江源。愿子少干谒,蜀都足戎轩。误失将帅意,不如亲故恩”,诗人因自己衰老,行动迟缓,涕唾繁多,所以举杯迟缓,并询问李义的去向,得知他要西上岷江源。于是诗人以长辈的口吻劝诫李义,希望他少去干谒权贵,因为蜀都军队众多,要注意不要误失将帅的心意,还说不如依靠亲故的恩情,体现出诗人对李义的关心和担忧。“少年早归来,梅花已飞翻。努力慎风水,岂惟数盘飧。猛虎卧在岸,蛟螭出无痕。王子自爱惜,老夫困石根。生别古所嗟,发声为尔吞”,诗人希望李义能早日归来,那时梅花或许已经飘落。还叮嘱他要小心路途上的风水,不要只想着盘中之餐,要注意安全。“猛虎卧在岸,蛟螭出无痕”,以猛虎、蛟螭等危险之物,暗示旅途可能存在的危险,再次强调让李义自己爱惜自己。最后,诗人感慨生离是古人都叹息的事情,自己忍住悲伤,为李义默默祝福,“发声为尔吞”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伤感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一篇:唐·杜甫《引水》
下一篇:唐·杜甫《寄司马山人十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