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承推奖分":往昔承蒙他人推举奖掖的情分,
# 分:缘分。,推奖:犹言推重。此谓房瑁荐引。,承:承蒙。
"愧匪挺生材":惭愧自己并非杰出超群的人才。
# 挺生材:杰出的人才。,匪:不是。
"迟暮宫臣忝":到了迟暮之年,忝列宫臣之位,
# 迟暮:指暮年,晚年。
"艰危衮职陪":在艰难危险之时,陪侍在帝王身边。
# 衮职陪:犹言陪衮职。指安史乱后作者至风翔做左拾遗。衮职,王职,帝工的职事。借指帝王。
"扬镳随日驭":曾经追随帝王,如扬鞭跟随太阳运行,
# 随日驭:指随肃宗奔赴行在。,镳:一作鞭。
"折槛出云台":如同朱云折槛,后被救出云台。
# 云台:汉宫中高台名。后借指朝廷。
"罪戾宽犹活":虽有罪过,蒙宽宥仍能存活,
# 宽犹活:指获罪后得张镐等人营救。幸免一死。,罪戾:罪过。
"干戈塞未开":但战乱堵塞,尚未平息。
# 塞未开:指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塞,充斥。
"星霜玄鸟变":岁月流逝,玄鸟也随季节变化,
# 玄鸟变:指季节变换。玄鸟,即燕子。语本《礼记・月令》,“二月玄鸟至,八月玄鸟归”。
"身世白驹催":人生如白驹过隙,岁月催促。
"伏枕因超忽":因病伏枕,思绪飘忽不定,
# 因超忽:伴着转瞬即逝的岁月。超忽,迅速。,伏枕:指卧病。
"扁舟任往来":只能任凭扁舟在水上往来漂泊。
"九钻巴噀火":多次在巴地钻燧取火,
# 九钻:九年钻燧。钻燧,即钻木取火。形容艰辛经历。指作者于乾元二年(759)入蜀至大历三年(768)来江陵。
"三蛰楚祠雷":多次在楚地听到祠庙惊蛰的雷声。
# 雷:雷以八月收声。故云“蛰”。,楚祠:楚地祠庙,或指楚王宫。,三蛰:指寄居夔州三个年头。
"望帝传应实":望帝的传说应该是真实的,
"昭王问不回":昭王南征不返,询问也无回应。
# 问不回:指周昭王南征不回,周人不能问罪楚人。
"蛟螭深作横":奸佞如蛟螭般在深处横行,
"豺虎乱雄猜":恶势力如豺虎般相互争斗、猜疑。
"素业行已矣":平素的事业已经完,
# 素业:清高的事业,多指儒业。
"浮名安在哉":虚幻的名声又在哪里呢。
"琴乌曲怨愤":琴乌的叫声充满怨愤,
# 琴乌曲:即琴曲《乌夜啼》,南朝刘宋时王义庆所作.其声哀怨。
"庭鹤舞摧颓":庭鹤的舞姿显得颓唐。
# 摧颓:自喻年已衰颓。
"秋雨漫湘水":秋雨弥漫在湘水之上,
# 水:一作竹。,雨:一作水。
"阴风过岭梅":阴风吹过岭上的梅花,
# 过:拂过。
"苦摇求食尾":如动物般辛苦摇尾以求食,
# 求食:乞食。
"常曝报恩腮":常常露出报恩的腮帮,
# 报恩:指酬报知己之恩。
"结舌防谗柄":闭口不言以防被人抓住谗言把柄,
"探肠有祸胎":掏肠般小心,却仍有祸端。
"苍茫步兵哭":如阮籍般在苍茫中痛哭,
# 苍茫:亦作“沧茫”,旷远迷茫貌。
"展转仲宣哀":似王粲般辗转流离,充满哀伤。
"饥籍家家米":饥饿时依赖家家施舍的米粮,
# 籍:入声,一作藉。
"愁徵处处杯":忧愁时向处处人家求取酒杯借酒消愁。
# 徵:一作征。
"休为贫士叹":不要再为贫穷的处境叹息,
# 休:莫要。
"任受众人咍":任凭众人嘲笑。
# 任受:听任忍受。
"得丧初难识":得失最初难以分辨,
"荣枯划易该":荣枯却容易概括。
"差池分组冕":人们命运不同,有的能得到冠冕,
# 组冕:组绶和冠冕。此借指官位。,分:遍。,差池:错误。
"合沓起蒿莱":众多人才从民间崛起。
# 蒿莱:蓬蒿之野。此喻指出身低微。,合沓:重叠貌,聚集在一起。
"不必伊周地":不一定都要处于伊尹、周公的地位,
"皆知屈宋才":但都知道有屈原、宋玉般的才华。
# 才:指奇才。,知:一作登。
"汉庭和异域":汉朝廷与异域和亲,
# 和异域:此指唐王朝与回纥和亲事。
"晋史坼中台":晋史记载中台星分裂。
"霸业寻常体":成就霸业是平常之事,
"忠臣忌讳灾":但忠臣忌讳灾祸。
"群公纷戮力":众多大臣纷纷努力,
# 戮力:并力,尽力。
"圣虑窅裴回":皇帝的忧虑深远,徘徊不定。
# 窅:一作睿。,圣虑:指圣主忧虑国事。本指目深貌,引申为远望、考虑深远。
"数见铭钟鼎":多次见到将功绩铭刻在钟鼎上,
# 铭钟鼎:指诸将把姓名刻于朝廷的礼器之上,喻指功勋卓著。,数见:多次见到。
"真宜法斗魁":真应该效法北斗魁星。
"愿闻锋镝铸":希望听闻将兵器铸为他用,
"莫使栋梁摧":不要让栋梁之才被摧折。
# 摧:受摧残。,栋梁:喻指能够担当重任的人。指房瑁一类重臣。
"盘石圭多剪":分封过多,如同磐石般的诸侯势力应削减,
"凶门毂少推":出征时应慎重出兵。
# 凶门:指凶悍的武将。
"垂旒资穆穆":皇帝垂旒,应具备庄重肃穆之态,
# 穆穆:称颂帝王威仪之词。,垂旒:古代帝王皇冠上前后悬垂的玉串。喻指皇帝。
"祝网但恢恢":应如商汤祝网般,广施仁德,网开一面。
"赤雀翻然至":希望赤雀能翩然到来,
# 翻然:回飞貌。
"黄龙讵假媒":黄龙难道还需要借助媒介。
# 讵:岂。一作不。
"贤非梦傅野":自己并非如傅说般,被帝王梦中求得的贤才,
"隐类凿颜坯":如颜回般隐居,生活困苦。
# 隐类:隐遁不仕之类。
"自古江湖客":自古以来漂泊江湖的人,
# 江湖客:漂泊江湖的客子。
"冥心若死灰":内心如死灰般平静。
# 冥心:犹言愚心。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诗,也是一首感怀诗。它借诗人自身坎坷的经历,表达了对个人身世的喟叹以及对国家政治的深切关注。诗中描述了诗人从获罪远废到四处漂泊的艰辛,如“罪戾宽犹活,干戈塞未开”体现其艰难处境;也有对朝廷用人、和东政策的规谏,如“汉庭和异域,晋史坼中台”,体现出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心。通过对自身及社会现实的描写,展现出杜甫心怀天下的广阔胸襟。
2. 写作手法
用典:“望帝传应实,昭王问不回”,运用望帝、昭王的典故,增加诗歌的文化内涵,表达对历史兴衰和自身处境的感慨。比喻:“苦摇求食尾,常曝报恩腮”,以鱼的艰难求食和曝腮报恩来比喻自己生活的困苦和对他人帮助的感恩,形象生动。间接抒情:借景抒情。“秋雨漫湘水,阴风过岭梅”,描绘秋雨、阴风等凄凉景象,抒发内心的愁苦与悲凉,情景交融。
3. 分段赏析
开篇至“艰危衮职陪”诗人回忆往昔承蒙他人推奖,自愧并非杰出人才,虽到迟暮之年,仍忝列宫臣,在艰难危险之际,陪在帝王身边,此段回顾过去,为下文感慨命运做铺垫。“扬镳随日驭”至“干戈塞未开”讲述自己曾追随帝王,经历艰难,虽有罪过却蒙宽宥而活,但战乱仍未平息,进一步叙述在战乱中的经历与处境。“星霜玄鸟变”至“三蛰楚祠雷”感慨时光如白驹过隙,自己伏枕病卧,生活漂泊不定,又描述在巴楚之地的生活经历,借自然现象(玄鸟变化、楚祠雷等)增添岁月流逝和命运无常之感。“望帝传应实”至“豺虎乱雄猜”运用望帝、昭王等典故,暗指国家局势变幻,内有奸佞如蛟螭、豺虎般横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素业行已矣”至“庭鹤舞摧颓”感叹自己的素业已尽,浮名无存,以琴乌和庭鹤自比,表达内心的怨愤与处境的颓唐。“秋雨漫湘水”至“探肠有祸胎”借秋雨、阴风之景,抒发内心的凄凉,又描述自己为求生存如动物般艰难,且要小心提防谗言灾祸,展现生活的艰难与人心的险恶。“苍茫步兵哭”至“任受众人咍”以阮籍和王粲的典故,类比自己的悲伤无奈,又说自己生活困苦,只能借酒消愁,劝自己不必为贫叹,任人嘲笑,体现出在困境中的自我宽慰。“得丧初难识”至“皆知屈宋才”思考人生的得失、荣枯,感慨命运无常,又提及人才境遇不同,虽不在伊尹、周公之位,却都有屈宋之才,表达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与对命运不公的感慨。“汉庭和异域”至“圣虑窅裴回”以汉和异域、晋史中台分裂等典故,影射当下国家局势,说群公努力,而皇帝忧虑,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关注与担忧。“数见铭钟鼎”至“凶门毂少推”希望国家能重视人才,将兵器铸为农用,避免栋梁之才被摧折,又提及对朝廷政策的期望,如减少分封、慎重出兵等。“垂旒资穆穆”至结尾希望皇帝能以庄重肃穆之态治理国家,广施仁德,期盼国家能迎来祥瑞,同时以傅说、颜回自比,表达自己虽非贤能却如隐士般心如死灰,体现出在困境中的复杂心境。
上一篇:唐·杜甫《释闷》
下一篇:唐·杜甫《后苦寒行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