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贵是男":人生可贵之处在于成为男子,
"丈夫重天机":大丈夫重视上天的机运。
# 天机:即天时之机。杜甫《甘林》中有“出处各天机”。
"未达善一身":没有显达时只能善待自身,
# 未达:指人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得志行所为":得志时便施展自己的抱负。
# 得志:有机会施展自己的一技之长。
"嗟余竟轗轲":可叹我竟然遭遇坎坷,
# 轗轲:困顿,不得志。
"将老逢艰危":年老时又遇到艰难危险。
"胡雏逼神器":胡人小子逼近皇帝的宝座,
# 神器:古时祭祀神灵、祖先时所用的器具,这里指国家。,胡雏:指安禄山。
"逆节同所归":叛逆的臣子都追随他。
# 逆节:即归顺安禄山的变节的人。
"河雒化为血":黄河洛水一带血流成河,
# 化为血:变为血染之域。
"公侯草间啼":朝中的达官显贵只能在草丛中哭泣。
# 公侯:指朝中的达官显贵。侯:一作卿。
"西京复陷没":西京长安又一次被攻陷,
"翠盖蒙尘飞":皇帝的车驾在风尘中奔逃。
# 翠盖:皇帝的仪仗之一,这里代指皇帝。
"万姓悲赤子":百姓为皇帝悲痛的哀嚎,
# 悲赤子:悲伤的如出生婴儿的哭号一般。,万姓:黎民百姓。
"两宫弃紫微":京城中的唐玄宗和唐肃宗被抛弃。
# 紫微:比喻京城。,两宫:指唐玄宗和唐肃宗。
"倏忽向二纪":转眼间过了二十四年,
# 向二纪:古人以十二年为一纪,安史之乱自关历四年(769)已经过了十五年,因此说“向二纪”。
"奸雄多是非":奸雄们制造了许多是非。
"本朝再树立":本朝再次建立起来,
# 再树立:指代宗朝之时平定河北、驱逐吐蕃一事。,本朝:指代宗朝。
"未及贞观时":却赶不上贞观时期的盛况。
# 贞观:唐太宗的年号,当时天下太平,百姓安居,被称为“贞观之治”。
"日给在军储":如今每日供给都重在军备物资,
# 日给: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用品。
"上官督有司":上级官员督促下属部门。
# 有司:有关的下属衙门。
"高贤迫形势":贤能们被形势所逼迫,
"岂暇相扶持":哪有空闲来相互扶持。
"疲苶苟怀策":疲惫困顿的人即使怀有策略,
"栖屑无所施":也只能栖身于琐碎事务中无法施展。
# 栖屑:形容奔走不安的样子。
"先王实罪己":先王确实归罪于自己,
# 先王:指唐肃宗。其在位之时,曾在诏书中痛斥自己。
"愁痛正为兹":忧愁痛苦正是因为这些。
"岁月不我与":岁月不等待我,
"蹉跎病于斯":我在蹉跎中因病于此。
"夜看丰城气":夜晚观看丰城的剑气,
# 丰城气:丰城剑气的略称。
"回首蛟龙池":回头眺望蛟龙池。
"齿发已自料":牙齿和头发已经可以预料到衰老,
"意深陈苦词":怀着深意陈述痛苦的言辞。
# 苦词:即指此诗。苦:一作昔。
"邦危坏法则":国家危亡,法则遭到破坏,
"圣远益愁慕":圣明的君主远去,更加令人忧愁思慕。
"飘飖桂水游":在桂水一带漂泊游荡,
"怅望苍梧暮":惆怅地望着苍梧山在日暮中的景象。
"潜鱼不衔钩":潜藏的鱼儿不咬钓钩,
"走鹿无反顾":奔跑的鹿儿不会回头张望。
"皦皦幽旷心":心地光明而又幽远旷达,
"拳拳异平素":内心诚挚,与平常有所不同。
"衣食相拘阂":衣食方面受到诸多限制阻碍,
# 相拘阂:五嘅切。
"朋知限流寓":朋友相知之人都漂泊离散。
"风涛上春沙":春天,风涛涌上沙滩,
"千里侵江树":绵延千里,侵蚀着江边的树木。
# 侵:一作浸。,千:一作十。
"逆行少吉日":逆流行船少有吉利的日子,
# 少:一作值。
"时节空复度":时节白白地流逝过去。
"井灶任尘埃":井灶任由它布满尘埃,
"舟航烦数具":船只多次准备航行。
"牵缠加老病":被琐事纠缠,又加上年老多病,
"琐细隘俗务":琐事繁多,局限于世俗事务。
"万古一死生":从古至今,生死都是一样的,
"胡为足名数":何必过于计较名声和寿数。
"多忧污桃源":过多的忧虑污染了心中桃源,
"拙计泥铜柱":笨拙的计策,被困于铜柱。
"未辞炎瘴毒":还未摆脱炎热瘴气的毒害,
"摆落跋涉惧":摆脱了跋涉的恐惧。
"虎狼窥中原":虎狼窥视着中原大地,
"焉得所历住":哪里能够安居乐业呢。
"葛洪及许靖":葛洪和许靖,
"避世常此路":常常选择这条避世的道路。
"贤愚诚等差":贤人和愚人确实有差别,
"自爱各驰骛":各自珍惜自己,朝着不同方向奔走。
"羸瘠且如何":身体瘦弱又能怎样,
"魄夺针灸屡":多次针灸,魂魄都像被夺去。
"拥滞僮仆慵":行程受阻,僮仆都变得慵懒,
"稽留篙师怒":长时间停留,篙师心生恼怒。
"终当挂帆席":最终还是应当挂起帆席,
"天意难告诉":天意难以诉说。
"南为祝融客":向南去,成为祝融之地的过客,
"勉强亲杖屦":勉强拄着拐杖行走。
"结托老人星":希望能与老人星结缘依托,
"罗浮展衰步":在罗浮山漫步,展现衰老的脚步。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人生贵是男,丈夫重天机”开篇点明主题,强调人生在世,男子应当重视上天的机运,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未达善一身,得志行所为”进一步阐述人生不同阶段的状态,没有显达时要善待自身,得志时要施展抱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嗟余竟轗轲,将老逢艰危”诗人感叹自己命运坎坷,年老时又遭遇艰难危险,情感由积极转为消极,为下文的国家之悲做了铺垫。“胡雏逼神器,逆节同所归”描绘了胡人入侵、叛逆臣子当道的情景,“逼神器”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国家的危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河雒化为血,公侯草间啼”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争的惨烈,黄河洛水一带血流成河,公侯们只能在草丛中哭泣,展现了国家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西京复陷没,翠盖蒙尘飞”西京长安又一次被攻陷,皇帝的车驾在风尘中奔逃,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的危亡,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溢于言表。“万姓悲赤子,两宫弃紫微”百姓为皇帝悲痛,皇宫中的两宫被抛弃,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皇室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国家的混乱局面。“倏忽向二纪,奸雄多是非”转眼间过了二十四年,奸雄们制造了许多是非,诗人感慨时光的流逝和局势的恶化,对国家的未来感到迷茫。“本朝再树立,未及贞观时”本朝重新建立,但还比不上贞观时期,诗人对国家的现状不满,渴望国家能够恢复往日的繁荣。“日给在军储,上官督有司”每天的供给在于军队的储备,上级官员督促有关部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政府的忙碌,也暗示了国家的危机。“高贤迫形势,岂暇相扶持”高贤们被形势所逼迫,哪有空闲来相互扶持,表达了诗人对高贤们处境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疲苶苟怀策,栖屑无所施”疲惫困顿的人即使怀有策略,也只能栖身于琐碎事务中无法施展,诗人以自身为例,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先王实罪己,愁痛正为兹”先王确实归罪于自己,忧愁痛苦正是因为这些,诗人借古讽今,反思当下的局势,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岁月不我与,蹉跎病于斯”岁月不等待我,我在这里虚度光阴而患病,诗人感叹时光的流逝和自己的蹉跎,情感深沉。“夜看丰城气,回首蛟龙池”夜晚观看丰城的上空,回首望着蛟龙池,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齿发已自料,意深陈苦词”牙齿和头发已经可以预料到衰老,怀着深意陈述痛苦的言辞,诗人总结全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第二首:“邦危坏法则,圣远益愁慕”开篇点明国家处于危亡之际,法则遭到破坏,而圣明的君主又远离,诗人因此更加忧愁思慕,奠定了全诗沉郁的情感基调。“飘飖桂水游,怅望苍梧暮”诗人描述自己在桂水一带漂泊游荡,惆怅地望着苍梧山在日暮中的景象,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出内心的孤独和惆怅。“潜鱼不衔钩,走鹿无反顾”以潜鱼不咬钓钩、走鹿不回头为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坚定和对世俗的超脱,但同时又与现实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无奈。“皦皦幽旷心,拳拳异平素”表明自己内心皎洁旷达,但此时的心情与往常不同,体现出诗人因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而产生的复杂情感。“衣食相拘阂,朋知限流寓”写出了自己衣食受到限制,朋友知己也因漂泊而受限的生活困境,反映了诗人在漂泊生活中的艰难。“风涛上春沙,千里侵江树”描绘了春风吹起波涛,漫过沙滩,千里江边的树木都被江水浸湿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暗示了国家局势的危急。“逆行少吉日,时节空复度”逆水行舟很少遇到吉日,时光白白地流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虚度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井灶任尘埃,舟航烦数具”井灶任由尘埃堆积,船只多次准备航行,体现了生活的琐碎和无奈。“牵缠加老病,琐细隘俗务”牵绊加上年老多病,琐碎的事务又狭窄庸俗,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艰难和身心的疲惫。“万古一死生,胡为足名数”自古以来生死都是一样的,何必在意那些虚名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但这种豁达是在无奈之下的自我安慰。“多忧污桃源,拙计泥铜柱”过多的忧愁玷污了桃花源般的美好,笨拙的计策像陷入铜柱一样难以摆脱,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未辞炎瘴毒,摆落跋涉惧”没有推辞炎热瘴气的毒害,摆脱了跋涉的恐惧,体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和无奈。“虎狼窥中原,焉得所历住”虎狼窥视着中原大地,哪里能够安居乐业呢?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侵略者的愤慨。“葛洪及许靖,避世常此路”葛洪和许靖,常常选择这条避世的道路,诗人借历史人物避世的典故,反映出自己在现实困境中的无奈和对出世的思考。“贤愚诚等差,自爱各驰骛”贤人和愚人确实有差别,各自珍惜自己的追求而奔走,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不同人生选择的尊重。“羸瘠且如何,魄夺针灸屡”身体瘦弱又该怎么办,魂魄被多次针灸夺取,写出了自己身体的衰弱和生活的艰难。“拥滞僮仆慵,稽留篙师怒”被阻滞,僮仆懒惰,停留时篙师发怒,描绘了漂泊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艰难。“终当挂帆席,天意难告诉”最终还是要挂起船帆,天意难以诉说,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无奈和对天意的感慨。“南为祝融客,勉强亲杖屦”到南方去做祝融山的客人,勉强亲近拄杖漫步,体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奈和对生活的妥协。“结托老人星,罗浮展衰步”结交依靠老人星,在罗浮山展示衰老的脚步,表达了诗人在晚年漂泊生活中的孤独和对命运的感慨。
上一篇:唐·杜甫《重送刘十弟判官》
下一篇:唐·杜甫《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