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第五弟丰独在江左,近三四载寂无消息,觅使寄此二首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luàn
hòu
jiē
zài
jiàn
nán
cǎo
huáng
bìng
shā
wǎn
líng
hán
chǔ
shè
guān
chéng
xiǎn
tūn
shuǐ
kuān
shí
nián
zhāo
lèi
xiù
céng
gàn
wén
shān
háng
zhōu
dìng
yuè
zhōu
fēng
chén
yān
bié
jiāng
hàn
shī
qīng
qiū
yǐng
gài
yuán
shù
hún
piāo
jié
shèn
lóu
míng
nián
xià
chūn
shuǐ
dōng
jǐn
bái
yún
qiú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南楚》

下一篇:唐·杜甫《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