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èng
huáng
tái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tíng
tíng
fèng
huáng
tái
běi
duì
西
kāng
zhōu
西
jīn
fèng
shēng
yōu
yōu
shān
jùn
jué
zōng
shí
lín
gāo
ān
wàn
zhàng
wèi
jūn
shàng
shàng
tóu
kǒng
yǒu
chú
hán
jiū
jiū
néng
pōu
xīn
chū
yǐn
zhuó
wèi
chóu
xīn
dāng
zhú
shí
jiǒng
rán
wài
qiú
xuè
dāng
quán
qīng
liú
suǒ
guì
wáng
zhě
ruì
gǎn
wēi
mìng
xiū
zuò
kàn
cǎi
zhǎng
zhōu
tiān
xián
ruì
fēi
xià
shí
èr
lóu
fèng
zhì
zūn
fèng
chuí
hóng
鸿
yóu
zài
guāng
zhōng
xīng
cāng
shēng
yōu
shēn
zhōng
zhèng
wèi
qún
dào
yān
liú

译文

聋立高远的凤凰台,北面对着西康州。周文王姬昌如今早死去了,凤凰的鸣声也悠远难寻。山势险峻,路途断绝难行,石林高耸,云气缭绕。怎样才能得到万丈高梯,为你登上那高台之巅。担心有失去母亲的小凤凰,饥寒交迫,日夜哀鸣。我若能剖出自己的心,让它成为小凤凰的食物,来慰藉它的孤愁。我的心就如同竹米一般,光明磊落,别无他求。我的血就如同甘泉一样,难道只是与清澈的流水相比。我所重视的是国家太平吉祥的预兆,我岂敢以微贱生命为代价推辞使命?静待凤凰彩色的羽翼生长,振翅飞向八方极远之地。凤凰从天衔来祥瑞之图,飞落仙界十二楼。将瑞图献给至尊的君主,使凤凰带来的宏伟计划流传后世。再次让中兴的大业焕发光彩,一洗天下百姓的忧愁。我的内心正是为了这个,那些盗贼为何还迟迟不离去。

逐句剖析

"亭亭凤凰台":聋立高远的凤凰台,

# 凤凰台:山名,在今甘肃成县东南七里飞龙峡口。,亭亭:耸立貌。

"北对西康州":北面对着西康州。

# 西康州:即同谷县。武德元年以同谷县置西康州,贞观元年废。见《新唐书·地理志四》。凤凰台在同谷县东南,故云“北对”。

"西伯今寂寞":周文王姬昌如今早死去了,

# 寂寞:指逝去已久。,西伯:周文王曾被商纣王封为西伯。

"凤声亦悠悠":凤凰的鸣声也悠远难寻。

# 悠悠:遥远貌。传说周文王时凤鸣岐山,是为周兴之瑞。见《国语·周语上》。,凤:一作“凰”。

"山峻路绝踪":山势险峻,路途断绝难行,

"石林气高浮":石林高耸,云气缭绕。

"安得万丈梯":怎样才能得到万丈高梯,

"为君上上头":为你登上那高台之巅。

# 君上:全诗校:“一作君居。”

"恐有无母雏":担心有失去母亲的小凤凰,

"饥寒日啾啾":饥寒交迫,日夜哀鸣。

# 啾啾:全诗校:“一作啁啾。”雏凤的鸣叫声。

"我能剖心出":我若能剖出自己的心,

# 出:全诗校:“一作血。”

"饮啄慰孤愁":让它成为小凤凰的食物,来慰藉它的孤愁。

# 孤:指无母的雏凤。

"心以当竹实":我的心就如同竹米一般,

# 竹实:竹米。竹不常开花,结实尤难,所以珍贵。传说凤凰非竹实不食,见《诗·大雅·卷阿》郑笺。

"炯然无外求":光明磊落,别无他求。

# 外求:犹他求,别求。,:全诗校:“一作忘。”

"血以当醴泉":我的血就如同甘泉一样,

# 醴泉:甘泉。传说凤凰非醴泉不饮,见《庄子·秋水》。

"岂徒比清流":难道只是与清澈的流水相比。

# 清流:即醴泉。,岂徒比:更胜过。

"所贵王者瑞":我所重视的是国家太平吉祥的预兆,

# 贵:全诗校:“一作举。”

"敢辞微命休":我岂敢以微贱生命为代价推辞使命?

# 敢辞:岂敢辞。

"坐看綵翮长":静待凤凰彩色的羽翼生长,

# 长:全诗校:“一作举。”,綵翮:色彩艳丽的羽翼。綵:一作“彩”;一作“䌽”。翮,羽茎。,坐看:犹将看。

"举意八极周":振翅飞向八方极远之地。

# 八极周:周游八方极远之处。,举意:放怀。举,全诗校:“一作纵。”

"自天衔瑞图":凤凰从天衔来祥瑞之图,

# 瑞图:一作“图识”。符命。《春秋元命苞》:“黄帝游洛水之上,凤凰衔图置帝前。帝再拜受图。”

"飞下十二楼":飞落仙界十二楼。

# 十二楼:传说昆仑山有玉楼十二,为神仙所居。

"图以奉至尊":将瑞图献给至尊的君主,

# 奉:全诗校:“一作献。”

"凤以垂鸿猷":使凤凰带来的宏伟计划流传后世。

# 垂鸿猷:猷:道。垂盛德于后世。

"再光中兴业":再次让中兴的大业焕发光彩,

# 中兴:由衰落而重新兴盛。,光:发扬。

"一洗苍生忧":一洗天下百姓的忧愁。

"深衷正为此":我的内心正是为了这个,

# 正:全诗校:“一作止。”,深衷:深意。

"群盗何淹留":那些盗贼为何还迟迟不离去。

# 淹留:久留。,群盗:指安史叛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咏怀古迹、托物言志的抒情诗。全诗以凤凰台为切入点,通过虚实相生的笔法,描绘了凤凰台险峻神秘的景致,融入神话典故与历史联想,既寄寓了对开元盛世的追思和对安史之乱后时局的忧虑,也以凤凰为象征,表达诗人报国济民的理想。诗中,诗人先借凤凰台之景抒发对往昔祥瑞不再的慨叹,再将个人抱负寄托于对凤雏的呵护与期望,幻想凤凰衔瑞图助力中兴。最终,在浪漫想象与残酷现实的强烈碰撞中,深刻体现了诗人对国运民生的关切,以及对知识分子壮志难酬命运的哲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乾元二年(759年),杜甫自秦州(今甘肃天水)启程奔赴同谷县(今甘肃成县)。途中,他以行经之地为脉络,创作了十二首纪行诗篇,《凤凰台》便是其中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纪行诗,也是一首以凤凰祥瑞为题材的政治讽喻诗。全诗借凤凰的祥瑞意象,暗喻贤者济世理想与政治现实的冲突,最终以“再光中兴业”收束,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2. 写作手法

想象:“恐有无母雏,饥寒日啾啾。我能剖心出,饮啄慰孤愁。”诗人想象凤凰台上有失去母亲的小凤凰,正遭受饥寒交迫之苦。“我能剖心出”一句,直白而强烈地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小凤凰奉献一切的决心,体现出诗人的善良和对生命的关爱。拟物:“所贵王者瑞,敢辞微命休。坐看䌽翮长,举意八极周。”凤凰拟为王者祥瑞的珍贵,诗人表示不敢因自己微小的生命消逝而推辞奉献。“坐看䌽翮长”描绘出诗人期待看到凤凰成长、展翅高飞的情景,“举意八极周”则体现出凤凰志向的高远。

3. 分段赏析

“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此句描绘了凤凰台高耸入云、北对西康州的雄伟景象。“亭亭”形容凤凰台高耸挺拔的样子,“北对西康州”点明了凤凰台的地理位置,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为全诗奠定了壮阔的基调。“西伯今寂寞,凰声亦悠悠”:此句感叹西伯(周文王)已逝,凤凰的鸣声也悠远难寻。“西伯”指周文王,是历史上贤明的君主,“凤声”象征着祥瑞和美好的政治。“寂寞”和“悠悠”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此句描写凤凰台周围山峻路绝、石林高浮的险峻环境。“山峻”和“路绝踪”表现了环境的险恶,“石林气高浮”则描绘了石林高耸、气势高远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凤凰台的雄伟和神秘。“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万丈梯登上凤凰台顶的愿望。“安得”表达了诗人的渴望,“万丈梯”则形象地表现了凤凰台的高耸和难以攀登,体现了诗人对凤凰台的向往和崇敬。“恐有无母雏,饥寒日啾啾”:此句想象凤凰台上有无母雏在饥寒中哀鸣。“恐有”表达了诗人的担忧,“无母雏”象征着需要关怀和帮助的对象,“饥寒日啾啾”则生动地描绘了无母雏的悲惨处境,体现了诗人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关怀。“我能剖心出,饮啄慰孤愁”:此句表达了诗人愿剖心献血来喂养无母雏的深切情感。“我能”表现了诗人的决心,“剖心出”和“饮啄慰孤愁”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愿意为无母雏付出一切的深情,体现了诗人对弱小者的关爱和同情。“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此句表达了诗人愿以自己的心当作竹实来喂养凤凰。“心以当竹实”表现了诗人的奉献精神,“炯然无外求”则体现了诗人光明磊落、别无他求的高尚品质。“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此句表达了诗人愿以自己的血当作醴泉来喂养凤凰。“血以当醴泉”表现了诗人的牺牲精神,“岂徒比清流”则体现了诗人不满足于平凡、追求崇高的情怀。“所贵王者瑞,敢辞微命休”:此句表达了诗人认为凤凰是王者之瑞,自己愿为凤凰献出生命的决心。“所贵”表明了诗人对凤凰的珍视,“敢辞微命休”则体现了诗人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精神。“坐看䌽翮长,举意八极周”:此句想象凤凰的彩羽渐渐长长,志向能遍及四面八方。“坐看”表现了诗人的期待,“䌽翮长”和“举意八极周”则描绘了凤凰的成长和远大志向,体现了诗人对凤凰的赞美和期望。“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此句想象凤凰从天上衔来祥瑞的图箓,飞下十二层高楼。“自天衔瑞图”表现了凤凰的神奇和祥瑞,“飞下十二楼”则描绘了凤凰的矫健和优雅,体现了诗人对凤凰的赞美和期望。“图以奉至尊,凤以垂鸿猷”: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凤凰衔来瑞图,帮助君主实现中兴大业。“图以奉至尊”表现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凤以垂鸿猷”则体现了诗人希望凤凰展示宏伟谋略、帮助君主实现中兴的期望。“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凤凰帮助君主实现中兴大业,洗去天下百姓忧愁的愿望。“再光中兴业”表现了诗人对国家中兴的期望,“一洗苍生忧”则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的深切关怀。“深衷正为此,群盗何淹留”:此句表达了诗人深切心意正是为了国家中兴和百姓安宁,质问那些盗贼为什么还迟迟不离去。“深衷”表明了诗人的内心想法,“群盗何淹留”则体现了诗人对盗贼的谴责和对国家安宁的渴望。

4. 作品点评

《凤凰台》一诗中,热烈的幻想抒情与象征比拟的表现手法相互交融,鲜明地彰显出浪漫主义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公因凤凰台之名,无中生有,虽凤雏允之,而所抒写者实心血也。

明末清初王嗣奭《杜臆》

# 张廉卿云:孤怀伟抱,忽尔喷溢,成此奇境。此自关真实本原,作寻常浮华浅薄之徒,所能袭取万一也。

清曾国藩《十八家诗钞》

# 恳至不厌(末句下)。

明高棅《唐诗品汇》

# 此诗极变。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

# 俞犀月曰:少陵五言古诗,《发秦州》至《凤凰台》,《发同谷县》至《成都府》,各十二首,争奇竞秀,极沉郁顿拌之致。各首变化,绝无蹊径窗同,极得画家浓淡相间之法。

清顾嗣立《寒厅诗话》

# 是诗想入非非,要只是凤台本地风光,亦只是老杜平生血性。不惜此身颠沛,但期国运中兴。刳心沥血,兴会淋漓,为十二诗意外之结局也。“山峻”四句,从人不至顶落想。以下奇情横溢,都从此蹴起。……要之,中、后两段,悉是空中楼阁,只用“恐有”二字领起。而“恐有”二字,却从“安得”“上上头”引出,其根则从“凤声”悠悠生出也。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 沈确士云:句法与前“心以当竹实”等句明犯,古乐府中有此(“图以”句下)。张上若云:此公欲舍命荐贤以致太平,因过凤凰台而有感也。心血又分出两项,奇幻(“心以”二句下)。蒋云;直入奇老之笔(“再光”二句下)。

清杨伦《杜诗镜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遣兴三首》

下一篇:唐·杜甫《剑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