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èng
hàn
zhōng
wáng
shǒu
zhá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guó
yǒu
qián
kūn
wáng
jīn
shū
zūn
pōu
lái
shǔ
dào
guī
gài
jīng
mén
xiá
xiǎn
tōng
zhōu
guò
jiāng
cháng
zhù
hǎi
bēn
zhǔ
rén
liú
shàng
shǔ
míng
yuán
qián
hòu
jiān
shū
bào
fēn
míng
zhuàn
ēn
tiān
yún
jué
fēng
zhú
zài
huá
xuān
jué
liáng
xiāo
yǒng
kàn
hài
làng
fān
zhū
xuě
zhāo
bàng
wēi
yuán
méi
shèng
wén
zhāng
lǎo
jiān
yuè
cún
bēi
qiū
sòng
zhái
shī
líng
yuán
yān
kǒu
dōng
西
shí
gēn
yīn
zhǐ
chǐ
guǐ
bàng
huáng
hūn
quǎn
chéng
wéi
liàn
lùn
cóng
róng
cǎo
zòu
宿
fèng
qīng
zūn

译文

国家如乾坤般广大,汉中王您如今有叔父般的尊贵地位。持符节来到蜀地蜀道,回车要去往荆门。三峡险峻,船只得以通行,长江漫长,奔涌注入大海。主人您留我这上客,在有名的园林中避暑。前后多次寄来书信相告,那份以美食相待的恩情分明深切。天上的浮云飘在陡峭的崖壁边,风中的竹子就在华美的屋宇旁。已觉得这美好的夜晚悠长,何须再看那骇人的浪涛翻滚。期望在王府的雪中相会,清晨能在紫微星旁侍奉。您有枚乘那样老练的文才,如河间献王般留存着礼乐典章。宋玉宅令人悲秋,武陵源让人感怀失路。我漂泊滞留于崖口,与您一东一西,如不同的石根各居一方。异乡的语音近在咫尺却让人迷惑,黄昏时分仿佛有鬼怪在旁。我对您的依恋如犬马般真诚,那些小人如狐狸般不值一提。从容写完奏章后,往昔曾侍奉您共饮清酒。

逐句剖析

"国有乾坤大":国家如乾坤般广大,

"王今叔父尊":汉中王您如今有叔父般的尊贵地位。

"剖符来蜀道":持符节来到蜀地蜀道,

"归盖取荆门":回车要去往荆门。

"峡险通舟过":三峡险峻,船只得以通行,

# 过:一作峻。

"江长注海奔":长江漫长,奔涌注入大海。

# 江:一作水。

"主人留上客":主人您留我这上客,

"避暑得名园":在有名的园林中避暑。

"前后缄书报":前后多次寄来书信相告,

"分明馔玉恩":那份以美食相待的恩情分明深切。

"天云浮绝壁":天上的浮云飘在陡峭的崖壁边,

"风竹在华轩":风中的竹子就在华美的屋宇旁。

"已觉良宵永":已觉得这美好的夜晚悠长,

# 永:一作逸。,良:一作凉。

"何看骇浪翻":何须再看那骇人的浪涛翻滚。

"入期朱邸雪":期望在王府的雪中相会,

"朝傍紫微垣":清晨能在紫微星旁侍奉。

"枚乘文章老":您有枚乘那样老练的文才,

"河间礼乐存":如河间献王般留存着礼乐典章。

"悲秋宋玉宅":宋玉宅令人悲秋,

"失路武陵源":武陵源让人感怀失路。

"淹薄俱崖口":我漂泊滞留于崖口,

"东西异石根":与您一东一西,如不同的石根各居一方。

"夷音迷咫尺":异乡的语音近在咫尺却让人迷惑,

"鬼物傍黄昏":黄昏时分仿佛有鬼怪在旁。

# 傍:一作倚。

"犬马诚为恋":我对您的依恋如犬马般真诚,

"狐狸不足论":那些小人如狐狸般不值一提。

"从容草奏罢":从容写完奏章后,

"宿昔奉清樽":往昔曾侍奉您共饮清酒。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奉汉中王手札》是唐代杜甫写的一首五言排律。全诗主要是赞颂汉中王,既描绘了他在国家政治体系里的核心地位和崇高威望,也重点写了他治理蜀地时的政绩,以及礼贤下士的品格。诗里用“礼数倾王侯”“宾客何缤纷”等词句,突出汉中王广招贤才的胸怀;还通过“声名昭代深”“群公见推许”等说法,展现他的文化修养。这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既有史料价值,又有艺术价值。现存的注释和赏析内容,为后人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怀古诗。通过描写汉中王的地位、威望、政绩与品格,表现了对汉中王的赞颂与感念,既颂扬其在朝廷中的尊贵地位、治理蜀地的政绩,也感念其礼贤下士的恩情,同时暗含诗人自身漂泊中的依附与敬意。

2. 写作手法

铺陈:这首诗以铺陈手法层层展开对汉中王的刻画。“剖符来蜀道,归盖取荆门”先写其“叔父尊”的尊贵身份与“剖符”治蜀的政务轨迹,彰显地位与职责;“主人留上客,避暑得名园。前后缄书报,分明馔玉恩”再铺叙“留客名园”“缄书馔玉”的礼遇细节,尽显其礼贤下士;又以“枚乘文章”“河间礼乐”的典故,颂其文才与德修。同时,诗人穿插自身“悲秋失路”“夷音鬼物”的漂泊境遇,与受礼遇的温暖形成对照,在往复铺陈中,既突出汉中王的尊贵、贤德与恩义,又将个人感激、依附之情融入其中,使赞颂与真情相互映衬,层次丰富而真挚。

3. 分段赏析

“国有乾坤大,王今叔父尊”,开篇以“乾坤大”喻国家辽阔,衬出汉中王“叔父尊”的特殊身份,既点出其在朝廷中的尊贵地位,也奠定全诗对其尊崇的基调,起笔庄重,暗含对王室威仪的敬畏。“剖符来蜀道,归盖取荆门”,“剖符”写其持节赴蜀的使命,“归盖”言其将返荆门的行程,简笔勾勒其政务轨迹,既显治理蜀地的职责,也暗示其活动范围之广,体现作为地方重臣的忙碌与权重。“峡险通舟过,江长注海奔”,描绘蜀地三峡险峻、长江奔流入海之景,既写实地理环境,也以江水流淌的浩渺暗喻汉中王治理区域的广袤,同时为后文“避暑名园”的安宁场景做铺垫,形成空间转换的层次感。“主人留上客,避暑得名园”,点出汉中王留己避暑的礼遇,“主人”与“上客”的称谓,既显对方的礼贤下士,也含诗人受宠若惊的感念,“名园”则营造出清雅闲适的氛围,暗含对这份款待的珍视。“前后缄书报,分明馔玉恩”,“前后缄书”写汉中王多次书信问候,“馔玉恩”言其以珍馐相待,细节中见真情,直白表达对对方恩遇的铭记,字里行间满是感激之情。“天云浮绝壁,风竹在华轩”,以“天云”“绝壁”“风竹”“华轩”构成清幽画面,写景中融情,既写名园景致之美,也借环境的宁静反衬诗人漂泊中的安稳,暗含对这份安宁的珍惜。“已觉良宵永,何看骇浪翻”,“良宵永”直抒对当下安稳的满足,“骇浪翻”则暗指过往漂泊的艰辛,两相对比,既显此刻受款待的惬意,也藏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情感由喜而暗含隐忧。“入期朱邸雪,朝傍紫微垣”,“朱邸”“紫微垣”皆喻王室与朝廷,“入期”“朝傍”表达对未来能再侍汉中王、接近中枢的期盼,既显对对方的依附,也暗含诗人对重返政治中心的渴望。“枚乘文章老,河间礼乐存”,用枚乘(善文)、河间献王(传礼乐)的典故,赞汉中王兼具文才与礼乐修养,以古人比今贤,既显其文化造诣,也见诗人对其精神品格的推崇。“悲秋宋玉宅,失路武陵源”,化用宋玉悲秋、武陵源迷路的意象,转写自身境遇,“悲秋”“失路”道尽漂泊孤寂,与前文受礼遇的温暖形成对比,流露个人愁绪,丰富情感。“淹薄俱崖口,东西异石根”,“淹薄”写漂泊滞留,“东西异石根”喻与汉中王天各一方,以“崖口”“石根”的意象强化隔离感,既叹身世飘零,也暗含对与对方相隔的怅惘。“夷音迷咫尺,鬼物傍黄昏”,“夷音”写异乡语言不通的隔阂,“鬼物傍黄昏”渲染凄凉氛围,细节中见漂泊的艰难,进一步反衬对汉中王礼遇的感激。“犬马诚为恋,狐狸不足论”,以“犬马恋”自比对汉中王的忠诚依附,以“狐狸”喻小人,显其不屑,情感直白恳切,既表感恩,也明心志。“从容草奏罢,宿昔奉清樽”,收束于过往侍奉的场景,“从容草奏”显对对方的尽心,“奉清樽”忆相处之雅,以回忆收束,余韵悠长,强化感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石研诗》

下一篇:唐·杜甫《别张十三建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