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生南纪":张相国诞生于南方之地,
"金璞无留矿":如金矿璞玉般纯良,毫无杂质留存。
"仙鹤下人间":他似仙鹤降临人间,
"独立霜毛整":独立时霜白的羽毛整齐洁净。
"矫然江海思":志向高远如江海辽阔,
# 江海思:一作“江汉思”。
"复与云路永":又与仕途云路相系久长。
"寂寞想土阶":虽寂寞中向往上古圣王的土阶简朴,
# 土阶:一作“玉阶”。
"未遑等箕颍":却无暇像许由、巢父那样隐逸箕山颍水。
# 遑:一作“尝”。
"上君白玉堂":君王倚重于白玉堂,
"倚君金华省":又在金华省倚靠您的才学。
# 金华省:金华殿,在汉长安未央宫。
"碣石岁峥嵘":当碣石连年险峻,
# 碣石:一作“竭力”。
"天地日蛙黾":天下如蛙黾喧嚣混乱之时。
# 地:一作“池”。
"退食吟大庭":您退朝后在朝堂吟咏,
"何心记榛梗":哪有心思记挂仕途阻碍。
# 记:一作“托”。
"骨惊畏曩哲":风骨惊觉敬畏前代哲人,
"鬒变负人境":黑发变白辜负了人间佳境。
# 鬒:一作须。
"虽蒙换蝉冠":虽蒙受恩宠换得显贵冠服,
"右地恧多幸":身处右相之位仍心怀不安,自惭多幸。
# 恧:旧注:女六切。
"敢忘二疏归":岂敢忘汉代疏广、疏受的致仕归隐之道,
# 二疏:汉代疏广与疏受。,忘:一作“志”。
"痛迫苏耽井":却因迫近苏耽成仙之井而悲痛。
# 苏耽井:九龄乞归养母,不许,后以母丧解职。
"紫绶映暮年":紫绶金印映照暮年,
# 紫绶:一作“金紫”。
"荆州谢所领":您辞谢所领的荆州政务。
# 荆州:九龄尝荐周子谅,周得罪,以举非其人,贬荆州长史。
"庾公兴不浅":如庾亮般雅兴不浅,
"黄霸镇每静":似黄霸般镇守之地常静。
"宾客引调同":宾客们以诗文相互逗趣应和,
"讽咏在务屏":在政务之余讽咏诗篇。
"诗罢地有余":诗作罢而余韵悠长,
# 诗罢地有余:一作“诗地能有余”。
"篇终语清省":篇终语句清简警省。
"一阳发阴管":当阳气初动吹奏律管,
"淑气含公鼎":祥和之气蕴含于您的鼎鼐之才。
"乃知君子心":才知君子之心,
"用才文章境":将才学运用于文章境界。
"散帙起翠螭":展开书卷如翠螭腾起,
"倚薄巫庐并":气势可与巫山、庐山并肩。
"绮丽玄晖拥":绮丽文风如谢朓簇拥,
"笺诔任昉骋":撰写笺文和诔文,像任昉一样尽情施展才华。
"自我一家则":自成一家法则,
# 则:一作“削”。,我:一作“成”。
"未缺只字警":字句间无缺警世之言。
"千秋沧海南":千秋之下沧海南畔,
"名系朱鸟影":英名与朱鸟光影相系。
# 朱鸟:南宫赤帝,其精为朱鸟,乃南方七宿。
"归老守故林":归老后守护故林,
# 老:一作“与”;又作“欤”。
"恋阙悄延颈":眷恋朝廷而悄悄延颈遥望。
# 悄:一作“尝”。
"波涛良史笔":您的生平如波涛般汇入良史之笔,
"芜绝大庾岭":大庾岭却因荒芜阻断了世人的追思。
"向时礼数隔":从前因礼数阻隔,
"制作难上请":未能向朝廷请命为您撰述大典。
"再读徐孺碑":如今再读徐孺子碑,
"犹思理烟艇":仍想整理烟艇去寻访您的遗踪。
"伤时盗贼未息":感伤时世,盗贼还没有平息,
"兴起王公、":想起王公、
"李公":李公等贤能之人,
"叹旧怀贤":感叹过去的时光,怀念贤才,
"终于张相国":一直到张相国。
"八公前后存殁":这八个人前后有的在世,有的去世,
"遂不诠次焉":于是就不按照顺序来记述了。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分段赏析
“相国生南纪,金璞无留矿。仙鹤下人间,独立霜毛整”四句是称赞张九龄的出身与品格。“生南纪”点明其生于南方之地,“金璞无留矿”以金矿提纯喻其天赋纯良;“仙鹤下人间”以仙鹤为喻,“独立霜毛整”刻画其如仙鹤般高洁独立、仪表端庄,凸显其超凡脱俗的气质与德行。“矫然江海思,复与云路永。寂寞想土阶,未遑等箕颍”四句是描述张九龄的志向与情怀。“江海思”“云路永”展现其胸怀高远,有济世之志;“想土阶”化用尧帝居土阶之典,“未遑等箕颍”以许由、巢父隐居箕颍自比,表明其虽向往隐逸却以天下为己任,未能退隐的责任感。“上君白玉堂,倚君金华省。碣石岁峥嵘,天地日蛙黾”四句是写张九龄在朝为官的境遇。“白玉堂”“金华省”代指朝廷要职,见其受重用;“碣石岁峥嵘”喻时局动荡,“天地日蛙黾”以蛙黾横行状小人猖獗,暗指其身处奸佞当道、局势艰危的朝堂环境。“退食吟大庭,何心记榛梗。骨惊畏曩哲,鬒变负人境”四句是刻画张九龄的处世态度与心境。“退食吟大庭”写其退朝后从容吟咏,“何心记榛梗”表明不计较仕途阻碍;“骨惊畏曩哲”谓敬畏先贤风骨,“鬒变负人境”叹息黑发变白,辜负人间佳境,暗含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感慨。“虽蒙换蝉冠,右地恧多幸。敢忘二疏归,痛迫苏耽井”四句是叙述张九龄的仕途变迁与心迹。“换蝉冠”指升官,“右地恧多幸”言居高位而自谦幸甚;“二疏归”用疏广、疏受辞官归乡之典,“苏耽井”借苏耽化鹤典故,表达其早有退隐之意,却因时局所迫未能如愿的无奈。“紫绶映暮年,荆州谢所领。庾公兴不浅,黄霸镇每静”四句是写张九龄晚年境遇与政绩。“紫绶映暮年”见其晚年仍居高位,“荆州谢所领”指任荆州长史;以“庾公”(庾亮)比其风雅兴致,“黄霸”比其治理清明,称颂其虽处暮年仍有治世之才,政绩斐然。“宾客引调同,讽咏在务屏。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四句是赞美张九龄的文学修养与诗风。“宾客引调同”写其与宾客唱和相得,“讽咏在务屏”谓于政务之余吟诗作赋;“地有余”赞其诗意境开阔,“语清省”称其诗语言清简精当,凸显其诗歌兼具情致与哲思的艺术特色。“一阳发阴管,淑气含公鼎。乃知君子心,用才文章境”四句是歌颂张九龄的才德与影响。“一阳发阴管”以节气变化喻其才华萌动,“淑气含公鼎”谓其德行如鼎中淑气惠及天下;“君子心”“文章境”直接点明其以君子之心为文,才德兼备,境界高远。“散帙起翠螭,倚薄巫庐并。绮丽玄晖拥,笺诔任昉骋”四句是盛赞张九龄的文学成就。“散帙起翠螭”形容其著作如翡翠螭龙般华美,“倚薄巫庐”言其文采可与巫山、庐山并峙;以“玄晖”(谢朓)比其诗风绮丽,“任昉”比其文才出众,称其兼具诗赋与文诰之才。“自我一家则,未缺只字警。千秋沧海南,名系朱鸟影”四句是肯定张九龄的文学地位与声名。“自我一家则”称其自成一家法度,“未缺只字警”言其文字皆含警策;“沧海南”“朱鸟影”以南方地域代指其故乡,强调其名垂千秋,与南方山水共不朽。“归老守故林,恋阙悄延颈。波涛良史笔,芜绝大庾岭”四句是写张九龄的晚岁情怀与身后事。“归老故林”写其退居乡里,“恋阙延颈”见其仍心系朝廷;“波涛良史笔”谓其事迹如波涛载入史册,“芜绝大庾岭”叹其逝后大庾岭荒芜,隐含对其离世的哀婉与怀念。“向时礼数隔,制作难上请。再读徐孺碑,犹思理烟艇”四句是抒发诗人的追思之情。“礼数隔”“难上请”憾恨生前未能尽礼请教,“徐孺碑”以徐孺子比张九龄,“理烟艇”谓欲驾舟凭吊,表达对张九龄的深切缅怀与未能亲炙其风采的遗憾。
# 杜《八哀诗》,崔德符谓可以表里《雅》《颂》,中古作者莫及。韩子苍谓其笔力变化,当与太史公诸赞方驾。惟叶石林谓长篇最难,晋魏以前无过十韵,常使人以意逆志,初不以叙事倾倒为工。此八篇本非集中高作,而世多尊称,不敢议其病。盖伤于多,如李邕、苏源明篇中多累句,刮去其半方尽善。余谓崔、韩比此诗于太更公纪传固不易之语,至于石林之评累句之病,为长篇者亦不可不知。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卷二
# 《八哀》或叙其功业,或惜其谗间,或述其忠贞,或讳其污累,或置大节而详琐事,或略勋名而赏文章,或我言交情,或辨冤抑,或兼及弟侄,或旁及友人,随人即事,笔法种种,故是大家。
清张溍《读书堂杜诗注解》卷一三
# 《八哀诗》叙述八公生平,称而不夸,老笔深情,得司马子长之神矣。
清刘濬《杜诗集评》卷三引李因笃
上一篇:唐·杜甫《晚晴》
下一篇:唐·杜甫《秋雨叹三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