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三军士":尽情娱乐的三军将士啊,
"谁知百战场":你们哪个不是身经百战?
"无私齐绮馔":此刻共享精美的肴馔,
# 绮馔:精美的肴馔。
"久坐密金章":久坐一起,好多紫绶金章。
"醉客沾鹦鹉":醉客拿着鹦鹉杯狂饮,
"佳人指凤凰":佳人手指轻弹着“凤凰”。
"几时来翠节":手持“翠节”的将军到来,
# 翠节:饰以翠羽的符节。
"特地引红妆":红妆打扮的佳人特地前去引航。
"绣段装檐额":绣缎装点的檐下匾额,
"金花帖鼓腰":金花装饰的鼓腰闪耀。
# 金花:指器物衣履上雕刻、绣制的花饰。
"一夫先舞剑":一个男子首先表演舞剑,
"百戏后歌樵":乐舞杂技后是夷民歌樵。
"江树城孤远":江树和江城都孤立远处,
"云台使寂寥":朝廷记载功勋的使者寂静无声。
"汉朝频选将":朝廷经常会选择将士,
"应拜霍嫖姚":各位都应拜霍嫖姚。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边塞宴饮与对时局思考之作。诗开篇将宴饮之乐与战争对比,引出对战争残酷、和平难得的思索。接着描绘将军与将士共享美食,呈现宴饮时欢乐和谐之景。环境描写营造出孤寂氛围,暗示战争创伤及诗人对局势的忧虑。诗中提及云台寂寥,叹缺少卓越将领,尾联用汉朝选霍去病之典,表达对优秀将领的期盼。全诗围绕观宴场景,抒发对将士的感慨,饱含对时局的关切,寄望良将出现以保家卫国。
2. 写作手法
典故:“汉朝频选将,应拜霍嫖姚”,借汉朝选拔霍去病这样的将领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优秀将领的期盼以及对国家军事的担忧与思考。细节描写:通过对宴饮的欢乐场景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他们身经百战后难得的放松时刻
3. 分段赏析
开篇“极乐三军士,谁知百战场”,形成鲜明对比。表面是宴会上三军将士的极度欢乐,背后却是他们历经无数残酷战场的艰辛,引发读者对战争残酷与和平难得的思考。“无私齐绮馔,久坐密金章”,从宴会上的美食“绮馔”入手,写将军无私地与将士共享佳肴,再描绘将军身上密集的金章,展现出将领的尊贵与对将士的慷慨,凸显宴饮的和谐与欢乐氛围。“江树城孤远,云台使寂寥”为环境描写。远处江边的树木和孤独的城池,营造出孤寂、空旷的氛围,暗示战争给城市带来的萧索,也可能映射出诗人内心对局势的忧虑。“云台使寂寥”,云台是表彰功臣之地,如今却寂寥,暗示当下缺少像古代那样能建立卓越功勋的将领。最后“汉朝频选将,应拜霍嫖姚”,借汉朝选拔霍去病这样英勇将领的典故,表达诗人对能有优秀将领带领军队保卫国家、恢复和平的殷切期望。
上一篇:唐·杜甫《江涨》
下一篇:唐·杜甫《又示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