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内多云雨":峡内多云雨天气,
"秋来尚郁蒸":秋天到了还很闷热。
# 郁蒸:此指暑气蒸腾。
"远山朝白帝":远处的山峦朝着白帝城,
# 白帝:白帝山,在夔州。,远山:指夷陵方向的远山。山:一作“天”。
"深水谒彝陵":深水流向夷陵。
# 谒:拜谒。一作“出”。,深水:指峡江之水。
"迟暮嗟为客":晚年叹息自己客居他乡,
"西南喜得朋":幸运的是在西南结识了好友。
# 西南:指自己漂泊西南的夔州。
"哀猿更起坐":哀猿的叫声让人辗转难眠,
# 更:一作“劳”。
"落雁失飞腾":惊落的大雁也失去了飞翔的能力。
# 失飞腾:言难以飞腾。
"伏枕思琼树":躺在床上思念着远方的友人,
# 伏枕:躺卧在枕上,此指因病卧床。
"临轩对玉绳":临窗对着玉绳星。
# 玉绳:星名,泛指群星。,临轩:凭倚轩窗。
"青松寒不落":青松在寒冷中也不落叶,
"碧海阔逾澄":碧海辽阔更澄澈。
"昔岁文为理":过去以文治理天下,
# 文为理:即以文治世。
"群公价尽增":众多官员的身价都因此提升。
# 群公:指当时才士。
"家声同令闻":我们两家有着同样美好的名声,
# 令闻:美好的声誉。此借指刘使君祖父刘允济。,家声:家族世代相传的声名美誉。此借指杜甫祖父杜审言。
"时论以儒称":当时的舆论都称赞我们是儒者。
# 儒称:鸿儒的美称。,时:指当时舆论界。
"太后当朝肃":太后当朝时政治严肃,
# 当:一作“临”。
"多才接迹升":众多有才华的人接连得到升迁。
# 接迹:足迹前后相接,形容人多。
"翠虚捎魍魉":在朝廷中清除奸佞,
# 魍魉:传说中的山川精怪、鬼怪。此喻指来俊臣之类酷吏奸臣。,翠虚:碧空,霄汉。喻朝廷。
"丹极上鹍鹏":如同鲲鹏飞上高空。
"宴引春壶满":宴会上斟满春酒,
# 满:一作“酒”。
"恩分夏簟冰":皇恩还赐予夏天的凉席和冰块。
# 簟:供坐卧铺垫用的苇席或竹席。
"雕章五色笔":老兄你真正没有辱没家门,
# 雕章:美文。
"紫殿九华灯":紫殿高悬九华灯。
# 九华灯:灯名,指有多支灯焰的灯,借以称美宫殿的华灯。
"学并卢王敏":才学与卢照邻、王勃并驾,
"书偕褚薛能":书法上能和褚遂良、薛稷的工巧相提并论。
"老兄真不坠":老兄你真正没有辱没家门,
# 不坠:言不坠家声家道。
"小子独无承":而我却独自没有继承先辈的事业。
"近有风流作":最近你有一些风流的诗作,
# 风流:形容文学作品的超逸佳妙。
"聊从月继征":姑且随着月亮的更替而陆续传来。
# 继:一作峡,一作窟,一作竁,穴也。,聊:姑且。
"放蹄知赤骥":放开马蹄才知道是赤骥,
"捩翅服苍鹰":扭转翅膀才佩服苍鹰。
# 捩翅:翻转翅膀。
"卷轴来何晚":你的卷轴来得多么晚啊,
"襟怀庶可凭":希望你的胸怀可以让我有所凭借。
"会期吟讽数":期待着一起吟诗的日子,
"益破旅愁凝":更能排解旅途中的愁绪。
"雕刻初谁料":当初哪里想到会精心雕琢诗句,
"纤毫欲自矜":现在对自己的细微进步也想自我夸耀。
# 纤毫:极其细微。
"神融蹑飞动":精神融入诗中,诗句如同能飞动一般,
"战胜洗侵凌":战胜了烦恼,洗去了侵凌。
"妙取筌蹄弃":妙地领悟了诗歌的真谛而抛弃了表面的形式,
"高宜百万层":境界应该高耸于百万层之上。
# 百万层:言词意超出到无限层次,内蕴深远。
"白头遗恨在":白头之人留下了遗憾,
"青竹几人登":有几人能登上青竹般的高位呢巧。
# 青竹:青简,青史。
"回首追谈笑":回首往事,追忆那些谈笑的时光,
"劳歌跼寝兴":忧愁的歌声让人难以入眠。
# 寝兴:睡下和起床,此借指日夜。,劳歌:劳者之歌,此指忧伤、惜别的歌。
"年华纷已矣":年华已经纷纷流逝,
"世故莽相仍":世间的变故还在不断发生。
"刺史诸侯贵":刺史如同诸侯一样尊贵,
"郎官列宿应":郎官与天上的星宿相应。
"潘生骖阁远":潘岳离朝廷很远,
# 骖:一作“安云”。
"黄霸玺书增":黄霸得到的诏书却不断增加。
# 玺书增:谓玺书勉励,增秩赐金。
"乳贙号攀石":小兽在石头上号叫,
# 乳贙:胡犬切,有力也。
"饥鼯诉落藤":饥饿的鼯鼠在落藤上哀诉。
# 落藤:盘缠在地上的枯藤。,诉:此指悲鸣。
"药囊亲道士":与道士亲近,请教养生的药囊,
"灰劫问胡僧":向胡僧询问世界的沧桑变化。
"凭久乌皮折":长久地靠着,乌皮都折断了,
# 折:一作“绽”。,乌皮:杜甫的乌皮几。
"簪稀白帽棱":帽子上的簪子稀少,露出白色的帽棱。
# 白:一作“皂”。,稀:一作“閒”。
"林居看蚁穴":在山林中居住,看着蚂蚁的洞穴,
"野食行鱼罾":在野外觅食,走过鱼网。
"筋力交凋丧":体力都已渐渐丧失,
# 凋丧:衰微。
"飘零免战兢":幸好飘零在外能免去战战兢兢。
"皆为百里宰":我们都曾担任过地方官,
# 皆:一作昔,一作峕。
"正似六安丞":就像六安丞一样。
# 六安丞:桓谭谏用谶,斥为六安丞。
"姹女萦新裹":家中的女子用新的包裹缠着东西,
# 姹女:即汞也。
"丹砂冷旧秤":丹砂还是用旧秤称量。
# 丹砂:道家炼制成的所谓长生不老之药。
"但求椿寿永":只希望能像椿树一样长寿,
"莫虑杞天崩":不要忧虑杞人忧天般的事情。
"炼骨调情性":修炼筋骨,调养性情,
"张兵挠棘矜":排兵布阵,自我克制。
# 棘矜:徐乐传,奋棘矜,棘即戟。矜,戟之把也。
"养生终自惜":养生最终要自己珍惜自己,
"伐数必全惩":对于砍伐之类的行为一定要完全戒除。
# 数:一作“叛”。
"政术甘疏诞":政治权术方面我甘愿疏懒荒诞,
# 疏诞:荒废。
"词场愧服膺":在词场中却对他人的才华深感佩服。
# 服膺:铭记在心,衷心信奉。
"展怀诗诵鲁":展开胸怀,吟诵着鲁国的诗歌,
# 诵鲁:指吟诵到您那以鲁诗为正宗的诗歌。
"割爱酒如渑":割舍对酒的喜爱,酒就像渑水一样多也不喝。
# 如渑:平生所好,消渴止之
"咄咄宁书字":何必像殷浩那样徒劳地写“咄咄怪事”,
"冥冥欲避矰":要在冥冥中躲避箭矢。
"江湖多白鸟":江湖上有很多白鸟,
# 白鸟:二说,一谓鸥鹭之类,喻贤者之洁白也;一谓蚊蚋,以譬小人之侵侮也。《大戴礼》:“丹鸟羞白鸟。”丹鸟,丹良也。白鸟,蚊蚋也。凡有翼者为鸟。
"天地有青蝇":天地间有很多青蝇。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创作于杜甫晚年客居夔州时期(762年),通过地理意象与生平追忆的双线交织,构建了多重情感空间。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时局的忧虑以及个人身世的感慨。
2. 分段赏析
“峡内多云雨,秋来尚郁蒸。远山朝白帝,深水谒彝陵。”诗人开篇描绘夔州峡内的自然环境,秋雨连绵,湿热未散,呈现出一种压抑的氛围。“远山”“深水”两句,既写了夔州的山川地势,也以山川的“朝”“谒”,隐隐透露出一种秩序感,与诗人此时漂泊无依的状态形成对照,为全诗奠定沉郁基调,引出后文对自身处境与情感的抒发。“哀猿更起坐,落雁失飞腾”,借哀猿啼叫、落雁失序,烘托内心孤寂。而友人的书信恰似寒夜明灯,“会期吟讽数,益破旅愁凝”,刘使君寄来的诗文,成为他排遣羁旅忧愁的精神寄托,凸显二人情谊深厚。“昔岁文为理,群公价尽增。家声同令闻,时论以儒称。”诗人回溯刘使君家族往昔辉煌,在以文治国的时代,其先辈声名远扬,备受朝廷重用。“翠虚捎魍魉,丹极上鲲鹏”,生动展现先辈在朝堂扫除奸佞、大展宏图的风采。这部分既表达对刘使君家族的敬重,也通过昔日朝廷清明、人才得用的景象,反衬当下动荡落寞的时代,暗含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近有风流作,聊从月继征。放蹄知赤骥,捩翅服苍鹰。”杜甫对刘使君寄来的诗文赞不绝口,将其比作赤骥奔腾、苍鹰展翅,高度评价诗文精妙绝伦、超凡脱俗。“白头遗恨在,青竹几人登”,诗人反观自身,已至暮年却在诗文成就上难及友人,流露出对自身文学之路的反思与遗憾。“回首追谈笑,劳歌跼寝兴。年华纷已矣,世故莽相仍。”诗人追忆与刘使君昔日谈笑,如今却只能以诗寄情,感慨岁月流逝、世事无常。“潘生骖阁远,黄霸玺书增”,借潘岳才华出众却任职偏远、黄霸因政绩卓著屡受嘉奖的典故,暗示刘使君境遇,既表达对友人的关注,也暗含对贤才不得重用的惋惜。“乳贙号攀石,饥鼯诉落藤。林居看蚁穴,野食行鱼罾。”杜甫细致描绘在夔州的生活场景,小老虎攀石嚎叫、饥鼯在落藤间哀鸣,自己闲居山林观蚁穴、野外觅食撑鱼罾,尽显生活的孤寂与艰辛。“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在乱世飘零中,诗人只求友人长寿,以自我安慰之态,透露出对世事无奈却又试图保持内心平静的复杂心态。“政术甘疏诞,词场愧服膺。展怀诗诵鲁,割爱酒如渑。”杜甫直言在政治权术上甘愿疏放,面对友人的文学才华深感惭愧,只能以诗抒怀、忍痛戒酒。“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以“白鸟”喻高洁之士隐于江湖,“青蝇”比奸佞小人充斥天地,深刻批判世态炎凉、小人当道的社会现实,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现实的不满融为一体,余韵悠长。
上一篇:唐·杜甫《园》
下一篇:唐·杜甫《又作此奉卫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