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鱼竿客":我本是白水边垂钓的渔翁,
"清秋鹤发翁":却在清秋时节成了白发苍苍的老翁。
# 鹤发翁:《后汉·赵典传赞》:“大仪鹤发。”注:“白发也。”庾信赋:“予老矣,鹤发鸡皮。”
"胡为来幕下":为何偏偏来到幕府任职,
# 来:一作居。
"只合在舟中":我本只该在江舟中自在飘零。
# 在舟中:在舟,与渔樵为侣也。
"黄卷真如律":记录官吏功过的文书真如律法般严苛,
# 黄卷真如律:天宝四载十一月,敕御史依旧置黄卷,书阙失,每岁委知杂御史长官比类能否,送中书门下,改转日褒贬。光武诏:“敢拘执论如律。”《儒林传》:“他如律。”
"青袍也自公":身着青袍低级官服也算奉公守职。
# 青袍也自公:《唐志》:尚书员外郎,从六品上。上元元年制,五品服浅绯,六品服深绿。【朱注】公时已赐绯,而云青袍者,以在幕府故耳。旧注谓青袍九品服,误矣。昔在朝班,则自公退食。今青袍从事,亦自公而退矣。
"老妻忧坐痹":老妻担忧我久坐成痹症,
# 坐痹:汉安帝赞:即位痿痹。痹,音秘,脚冷湿病也。
"幼女问头风":幼女关切地询问我头痛的旧病。
"平地专欹倒":在官场平地行走却常跌撞,
"分曹失异同":在官署分职办公时,也常与同僚意见不合。
# 分曹失异同:《汉·食货志》:乃分遣御史廷尉正监分曹。《世说》:桓玄北伐,人间颇有异同之论。
"礼甘衰力就":我甘愿以衰老之身恪守官场礼仪,
"义忝上官通":却惭愧于道义不足,仅靠上司关照得以容身。
"畴昔论诗早":回想往昔,您早年便与我论诗相交,
"光辉仗钺雄":您持钺统军时是何等威风。
# 光辉仗钺雄:《吴志》:孙坚曰:“古之名将,仗钺临众。”
"宽容存性拙":感谢您宽容我性情愚拙,
# 宽容存性拙:《世说》:谢之宽容,愈表于貌。
"剪拂念途穷":您曾如拂拭骏马般提拔我,念及我仕途困顿。
# 剪拂:《广绝交论》:“剪拂使其长鸣。”
"露裛思藤架":见露水沾湿草木,便思念家中藤架下的清凉,
"烟霏想桂丛":望烟雾朦胧,就想起桂树丛的幽芳。
# 桂丛:淮南小山:“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信然龟触网":如今我真如神龟触网般身陷束缚,
# 龟触网:《史·龟策传》:龟使抵网,而遭渔者得之。
"直作鸟窥笼":又似笼中鸟般渴望自由却无力挣脱。
# 鸟窥笼:《齐书》:刘善明谓沈攸之曰:“此已笼之鸟耳。”《秋兴赋》:“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吴注】《鹖冠子》:笼中之鸟,空窥不出。
"西岭纡村北":故乡的西岭在村北蜿蜒,
"南江绕舍东":南江从屋东潺潺流过。
# 南江绕舍东:【钱笺】南江,即二江也。《旧书》云,结庐枕江。《元和郡县志》:大江,一名汶江,一名流江,经成都县南七里,李冰穿二江,成都中皆可行舟于浣花里。
"竹皮寒旧翠":竹皮虽寒,依旧保持着旧日的翠绿,
"椒实雨新红":花椒果实经雨,新红欲滴。
# 椒实:《诗》:“椒聊之实。”
"浪簸船应坼":江湖浪涌,行船仿佛要被颠簸破裂,
"杯干瓮即空":借酒消愁,酒杯一干便把酒瓮喝空。
"藩篱生野径":家乡的藩篱旁早已野草丛生、小径荒芜,
"斤斧任樵童":任随樵童挥斧砍伐草木。
"束缚酬知己":我被官场束缚,只为报答知己的知遇之恩,
# 束缚酬知己:《说苑》:鲍叔奉酒而起曰:“祝在君无忘其出而在莒也,使管仲无忘其束缚而从鲁也。”
"蹉跎效小忠":岁月蹉跎,只能尽些微不足道的忠诚。
# 蹉跎效小忠:《世说》:周处曰:“年以蹉跎,终无所成。”《楚辞》:“陈诚兮效忠。”《京房传》:“可谓小忠,未可谓大忠也。”
"周防期稍稍":本期望处事能周密从容,
# 周防:杜预《左传序》云:包周身之防。
"太简遂匆匆":却因过于简略而总是行色匆匆。
# 太简:出《论语》。
"晓入朱扉启":清晨便踏入朱门办公,
# 晓入朱扉启:徐伯阳诗:“丹城壁日启朱扉。”
"昏归画角终":直到黄昏军号吹响才归返。
# 昏归画角终:张正见诗:“风前喷画角。”
"不成寻别业":既无法寻觅别业归隐,
# 不成寻别业:石崇《思归引》:“肥遁于河阳别业。”
"未敢息微躬":也不敢让微躯稍作歇息。
# 未敢息微躬:沈约诗:“遇可淹留处,便欲息微躬。”
"乌鹊愁银汉":乌鹊为银河阻隔而愁怨,
"驽骀怕锦幪":劣马因披上华美的鞍鞯而惶恐。
# 驽骀怕锦幪:《七谏》:“却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以取路。”
"会希全物色":只希望能保全自然的景色,
# 会希全物色:何逊诗:“华池物色新。”
"时放倚梧桐":时常倚着梧桐、放松身心啊。
# 时放倚梧桐:《庄子》:“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赠友抒怀诗。全诗描绘了诗人在幕府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内心的苦闷与矛盾,既感恩严武的知遇之恩,又倾诉了受幕府束缚的无奈,同时展现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渴望摆脱官场羁绊、回归自然的心境。
2. 写作手法
对比:“胡为来幕下,只合在舟中”形成场景对比。“幕下”是诗人在严公幕府为官的现实处境,体现官场的束缚;“舟中”是诗人向往的归隐场景,意味着自由闲适的生活。两句以“来”与“合在”的选择,直接呈现仕宦现实与归隐理想的冲突,展现诗人在仕隐抉择中的内心矛盾。
3. 分段赏析
“白水鱼竿客,清秋鹤发翁。胡为来幕下,只合在舟中。”开篇以“白水鱼竿客”自喻隐逸之志,“清秋鹤发翁”点出自身年迈境遇,两句勾勒出本应寄情山水的形象。后两句“胡为”“只合”形成强烈反问,直白道出内心困惑:自己本应泛舟江湖,为何会置身于幕府的束缚之中?起笔即奠定“身在仕途、心向归隐”的基调,情感坦诚而直接。“黄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前两句写幕府生活:“黄卷如律”暗指公文琐碎如律令般严苛,“青袍自公”点出官职虽由朝廷授予,却非心意所向。后两句转向家庭:老妻因久坐而担忧痹症,幼女关切自己的头风病,以家人的牵挂反衬自身在官场的身不由己,将“仕”的无奈与“家”的温情对比,强化内心的矛盾。“平地专欹倒,分曹失异同。礼甘衰力就,义忝上官通。”“平地欹倒”喻指在官场中动辄得咎,“分曹异同”暗指与同僚意见不合、难以相融,写出幕府中的人际关系困境。后两句以自谦口吻说:自己甘愿凭衰朽之力遵守礼数,却因与上官有旧而内心有愧。既承认自身在官场的笨拙,又暗含对严武提携的感激,情感复杂而克制。“畴昔论诗早,光辉仗钺雄。宽容存性拙,剪拂念途穷。”回溯与严武的过往:昔日早有诗论之交,如今严武手握兵权、气势赫赫。后两句点明严武对自己的恩遇——因宽容而容下自己“性拙”的本性,因怜惜自己困顿而加以扶持。既表达对严武知遇之恩的感念,又暗示“性拙”与官场的格格不入,为后文“归隐”诉求铺垫。“露裛思藤架,烟霏想桂丛。信然龟触网,直作鸟窥笼。”前两句转入对草堂生活的追忆:思念沾露的藤架、烟霭中的桂丛,田园意象充满宁静自由之感。后两句以“龟触网”“鸟窥笼”为喻,将幕府生活比作“网”与“笼”,直白道出被束缚的痛苦,“信然”“直作”二词强化了这种身不由己的真实感受。“西岭纡村北,南江绕舍东。竹皮寒旧翠,椒实雨新红。”具体描摹草堂周边景致:西岭蜿蜒于村北,南江环绕于舍东,竹皮经寒仍带旧翠,椒实遇雨新添艳红。四句以工笔勾勒田园风光,色彩鲜明、动静相衬,既是对往昔闲适生活的怀念,更是对当下官场压抑的反衬,字里行间满是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浪簸船应坼,杯干瓮即空。藩篱生野径,斤斧任樵童。”续写归隐生活的设想:哪怕船在浪中颠簸至开裂,哪怕杯空瓮尽,也甘愿如此;任凭藩篱间长满野径,任凭樵童随意使用斤斧——这些看似“落魄”的场景,在诗人眼中却是无拘无束的自在。与幕府的“束缚”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归隐的渴望。“束缚酬知己,蹉跎效小忠。周防期稍稍,太简遂匆匆。”前两句直抒胸臆:留在幕府是为酬谢严武的知遇之恩,却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只能尽些“小忠”,暗含对自身价值难以施展的失落。后两句反思自身:本想稍作防备以适应官场,却因本性疏简而显得仓促狼狈,道尽“勉强迎合”的疲惫。“晓入朱扉启,昏归画角终。不成寻别业,未敢息微躬。”“晓入”“昏归”勾勒出幕府生活的刻板节奏:清晨随朱门开启而入,黄昏随画角声息而归,日复一日被时间与规矩捆绑。“不成寻别业”“未敢息微躬”则点明现实的无奈——既无法抽身寻找归隐之所,也不敢停止奔波,进一步强化“身不由己”的压抑感。“乌鹊愁银汉,驾骀怕锦幪。会希全物色,时放倚梧桐。”“乌鹊愁银汉”化用牛郎织女典故,暗喻自己如乌鹊般困于“银汉”(幕府)的愁苦;“驾骀怕锦幪”以劣马畏惧华丽鞍具,自比不适应官场的束缚。最后两句以“会希”“时放”表达期盼:希望能保全本性,如鸟儿般时常倚靠梧桐自在栖息。委婉而坚定地传递出“辞幕归隐”的诉求,呼应开篇的“鱼竿客”之愿。
# 韩退之上张仆射书云:“使院故事,晨入夜归,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出,抑而行之,必发狂疾。”乃知唐藩镇之属,皆晨入昏归,亦自少暇。知牛僧孺待杜牧,固不以常礼也。
宋周必大《益公诗话》
# 观公此诗,知非纵情傲诞矣。即幕僚不合,止云“分曹失异同”,而平地倾欹,且又自分其过,可以觇公所养矣。
明王嗣奭
# 公与严武始终睽合之故,具见此一诗。盖公在蜀,两依严武,其于公故旧之情,不可谓不厚。及居幕中,未免以礼数相拘,又为同辈所谮,此公所以不堪其束缚,往往寄之篇咏也。
清黄生
上一篇:唐·杜甫《奉寄章十侍御》
下一篇:唐·杜甫《西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