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á
gōng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huí
sōng
fēng
cháng
cāng
shǔ
cuàn
zhī
wáng
diàn
殿
gòu
jué
xià
yīn
fáng
guǐ
huǒ
qīng
huài
dào
āi
tuān
xiè
wàn
lài
zhēn
shēng
qiū
zhèng
xiāo
měi
rén
wéi
huáng
kuàng
nǎi
fěn
dài
jiǎ
dāng
shí
shì
jīn
shí
yōu
lái
jiè
cǎo
zuò
hào
lèi
yíng
rǎn
rǎn
zhēng
jiān
shuí
shì
cháng
nián
zhě

译文

潺潺的溪水曲折回旋,松林的风声久久不停,苍褐色的老鼠在古旧的瓦片间窜跑。不知道是哪位帝王的宫殿,遗留在这峭壁之下。阴暗的房间里闪现绿色的鬼火,废弃的道路旁,急流的溪水发出呜咽的响声。大自然的声音就像是吹奏出来的管乐,浓浓的秋意是多么萧瑟凄凉。当年的美人都已变为黄土,何况那些不真实的脂粉颜料!从前有帝王乘坐的车轿,如今剩下的只有这殿前的石马。怀着愁绪,我坐在草地上,流着眼泪唱起悲歌。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之中,谁又能真正长生不死呢?

逐句剖析

"溪回松风长":潺潺的溪水曲折回旋,松林的风声久久不停,

# 松风:松林之风。,回:一作“迥”。

"苍鼠窜古瓦":苍褐色的老鼠在古旧的瓦片间窜跑。

"不知何王殿":不知道是哪位帝王的宫殿,

"遗构绝壁下":遗留在这峭壁之下。

# 绝壁:陡峭的山壁。,遗构:前代留下的建筑物。

"阴房鬼火青":阴暗的房间里闪现绿色的鬼火,

# 鬼火:磷火。迷信者以为是幽灵之火,故称。,阴房:阴凉的房室。

"坏道哀湍泻":废弃的道路旁,急流的溪水发出呜咽的响声。

# 湍泻:湍急的流水泻下。,坏道:毁坏的道路。

"万籁真笙竽":大自然的声音就像是吹奏出来的管乐,

# 笙竽:两种乐器名。一作“竽瑟”。,万籁:各种声响。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

"秋色正萧洒":浓浓的秋意是多么萧瑟凄凉。

# 萧洒:即潇洒,清丽;爽朗。,正:一作“极”。,色:一作“气”,一作“光”。

"美人为黄土":当年的美人都已变为黄土,

"况乃粉黛假":何况那些不真实的脂粉颜料!

# 粉黛:敷面的白粉和画眉的黛墨,均为化妆用品。,况乃:何况;况且。

"当时侍金舆":从前有帝王乘坐的车轿,

# 金舆:帝王乘坐的车轿。

"故物独石马":如今剩下的只有这殿前的石马。

# 石马:石雕的马。古时多列于帝王及贵官墓前。,故物:旧物;前人遗物。

"忧来藉草坐":怀着愁绪,我坐在草地上,

# 藉:凭借,依靠。

"浩歌泪盈把":流着眼泪唱起悲歌。

# 盈把:满把。把,一手握取的数量。,浩歌:放声高歌,大声歌唱。

"冉冉征途间":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之中,

# 冉冉:渐进貌。形容时光渐渐流逝。

"谁是长年者":谁又能真正长生不死呢?

# 长年者:长寿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玉华宫》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玉华宫的荒凉景象为背景,描绘了旧宫的破败与历史的沧桑,抒发了诗人对兴亡之变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喟叹。前八句通过“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等描写,展现了旧宫的凄凉景象;后八句以“美人为黄土,况乃粉黛假”等句,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哀思与对人生短暂的悲叹。杜甫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此诗以其凄绝的笔触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杜甫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既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也体现了其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玉华宫》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创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闰八月。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国家破败不堪,人民深陷苦难,杜甫也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内心凄凉。他在从长安返回陕北鄜州探视妻儿的途中,路过已荒废百余年的玉华宫,目睹其残破景象,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玉华宫》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怀古诗。这首诗介绍了玉华宫的荒凉景象,描绘了昔盛今衰的强烈对比,体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宫阙的破败。全诗以急促有力的音律和激昂的声情,展现了奇崛的美感,同时以凄绝的笔触抒发了对兴亡之变的悲凉喟叹,既表达了对国运衰落的忧虑,也寄托了对人生无常的哀思,显得凄楚动人,发人深省。

2. 写作手法

乐景衬哀情:海内烽烟四起,自然声色不为人事改,秋色正好,可眼前古殿却荒凉满目。“古”“正”二字,尽显作者遣词匠心。如此反衬,昔盛今衰对比更强烈。插叙:作者运用插叙手法,每四句里,前两句写景,余韵未尽时,陡然转入抒情,在时断时续、跳跃式的写景间,插入自身感慨。情景交融:整首诗的景与情自然融合,避免平铺直叙,达高度交融之境。铺垫:前八句把作者关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暗藏其间,为后续八句做了巧妙铺垫。承上启下:后八句抒发对旧宫荒凉的感慨。前四句紧承上文,喟叹人与物幻灭无常。先言人:昔日宫中佳丽,早归黄土,遑论殉葬木偶;再道物:当年陪侍太宗的华美金舆,今已无存。留存至今的,唯有荒殿门前冰冷石马。由对人与物的感喟,顺势引出后四句忧叹。

3. 分段赏析

诗中前八句描绘了旧宫的凄凉景象。开篇先写外景:“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宫前溪水回旋,松风长啸,苍褐色的老鼠在古瓦上窜动,展现了遗弃在绝壁下的宫殿的荒芜。接着写内景:“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阴森的房中泛着青莹的鬼火,破败的道路上湍急的水流似在哀鸣,而自然之声却如笙竽般悦耳,宫院中秋色显得分外潇洒。诗人采用穿插手法,在写景中融入抒情,使情景交融,避免了平铺直叙。同时,以乐景衬哀情,用自然的美好反衬古殿的荒凉,透露出昔盛今衰的强烈对比,为后文铺垫了人生无常的感慨。后八句抒发了对旧宫荒凉的感慨。前四句承上启下,感叹人与物的幻灭:“美人为黄土,况乃粉黛假。当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昔日宫中的美人早已化为黄土,殉葬的木偶更不复存在,当年陪侍太宗的金舆也已消失,唯有冰冷的石马留存。由此引出后四句的忧叹:“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冉冉征途间,谁是长年者?”诗人难以承受所见所感的忧伤,瘫坐草地,时而高歌,时而痛哭,泪如雨下,思索历史长河中谁能长存。此时杜甫已四十六岁,历经战乱与人生艰辛,他的忧老之情更多包含了对国家命运的伤乱之感。他将个人忧伤与国运相连,忧生亦忧世,使全诗的思想更加沉郁深广,展现了强烈的现实意义与艺术感染力。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在结构与音韵上独具特色。首先,在结构上,诗歌通过跳跃式的场景转换,富于变化,既展现了旧宫的荒凉景象,又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层次分明而情感递进。其次,在音韵上,全诗采用短促的仄声韵一韵到底,与描绘的凄凉氛围和抒发的悲楚情绪相得益彰。诗中大量使用仄声字,如“苍鼠窜古瓦”“遗构绝壁下”等句,均为一平四仄,甚至出现整句全为仄声字的情况,如“况乃粉黛假”“故物独石马”,五字皆仄。这种音律上的“生拗”处理,使得诗歌节奏急促有力,声情激昂,营造出一种奇崛的美感,既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也深化了读者对诗人情感的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张文潜暮年在宛丘,何大圭方弱冠,往谒之。凡三日,见其吟哦老杜《玉华宫》诗不绝口。大圭请其故,曰:“此章乃《风》《雅》鼓吹,未易为子言。”

宋洪迈《容斋随笔》

# 刘云:哀思苦语,转换简远,有长篇馀韵。末更自伤悲,非意所及(“不知”二句下)。刘云:起结凄黯,读者殆难为情(“冉冉”二句下)。

明高棅《唐诗品汇》

# 五、七言古诗仄韵者,上句末字类用平声。惟杜子美多用仄,如《五华宫》、《哀江头》诸作,概亦可见。其音调起伏顿挫,独为峭健,似别出一格;回视纯用平字者,便觉萎弱无生气。自后则韩退之、苏子瞻有之,故亦健于诸作。

明李东阳《麓堂诗话》

# 一片凄黯,极为惊心骇目。末更自伤悼一番,方不是口头搬弄。

明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

# 万籁笙竽,秋色潇洒,吊古中忽入爽语,令人改观,然适以增其凄惨耳。

明王嗣奭《杜臆》

# 此解全用《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法。先生自云“熟精《文选》理”,不我欺也(首四句下)。四句写景,却分两番:“阴房”二句,就“何王”写,写得怕杀人;“万籁”二句,就先生写,写得妙煞人。

明金圣叹《杜诗解》

# 周甸曰:首句奇,五字皆平。“阴房”二语,见无人居守。“万籁”二语,行旅中有此赏玩。“当时”二语,行旅中有此感慨。蒋一葵曰:起二句,奇语。“阴房”句,恶景。“坏道”句,苦景。“美人”四句,盖伤苻坚也。末更自伤,非意所及。徐中行曰:恶景险语,分明如昼。周珽曰:穷居荒凉,草树茂密。读此自娱,消世几许奔竞心曲。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古诗无定体,似可任笔为之,不知自有天然不可越之矩镬。故李于鳞谓:“唐无五古诗”,言亦近是;无即不无,但百不得一、二耳。……若于鳞所云无古诗,又唯无其形埒字句与其粗豪之气耳。不尔,则“子房未虎啸”及《玉华宫》二诗乃李、杜集中霸气灭尽、和平温厚之意者,何以独入其选中?

清施闰章《蠖斋诗话》

# 南村云:荒凉幽咽,画亦不尽(“坏道”句下)。

清张摁《唐风怀》

# 吴昌祺曰:即《古诗》“所遇无故物”之意。

清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 唐初所建,而曰:“不知何王殿”,妙于语言。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诗贵寄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玉华宫》云:“不知何王殿,遗构绝壁下?”伤唐乱也。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

# 《九成》、《玉华》用意各别。一为隋代所建,故明志来历,有借秦为喻之意;一为国初所作,故不忍斥言,有《黍离》“行迈”之思。又彼承荒主而踵事也,故由盛及衰,意存追感;此则俭德而终废也,故因衰起兴,泪洒当前。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 只极言荒凉之意,他解深求反失之(“不知”句下)。蒋云:二句插得妙,点缀尤为凄绝(“万籁”二句下)。邵子湘云:简远凄凉,正以少胜人多许。

清杨伦《杜诗镜铨》

# 张云:横插“不知何王殿”二语最妙,太史公文往往如此。

清曾国藩《十八家诗钞》

# 吴曰:矜炼跌宕,诗境极为沉郁。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佐还山后寄三首》

下一篇:唐·杜甫《遣兴五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