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guī
xiàn
liáo
dōng
yín
tóng
chǔ
zhí
guī
wèi
chéng
yóu
hǎi
zhù
chù
dān
yún
zhàng
kuān
jiāng
zuǒ
chūn
gēng
ráng
西
táo
hóng
ruò
zhì
dìng
rén

译文

我羡慕能像辽东鹤那样回到故乡,吟诗的我如同楚国的执圭般漂泊。还没能去遨游碧海,只能处处寻觅登山的阶梯。江左被云雾遮挡显得格外宽阔,瀼西已经开始了春耕。如果有客人在桃花盛开时到来,一定会像古人一样迷醉在这美景中。

逐句剖析

"归羡辽东鹤":我羡慕能像辽东鹤那样回到故乡,

"吟同楚执圭":吟诗的我如同楚国的执圭般漂泊。

# 圭:一作珪。

"未成游碧海":还没能去遨游碧海,

"著处觅丹梯":只能处处寻觅登山的阶梯。

"云障宽江左":江左被云雾遮挡显得格外宽阔,

# 左:一作北。,障:一作嶂。

"春耕破瀼西":瀼西已经开始了春耕。

"桃红客若至":如果有客人在桃花盛开时到来,

"定似昔人迷":一定会像古人一样迷醉在这美景中。

# 昔:一作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卜居》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诗人以自身经历和感受为线索,从羡慕辽东鹤归乡写起,表达了对安稳生活的渴望,接着写寻觅居处的过程与所见之景,最后以桃花盛开的美好想象收尾,以桃花源寄托理想。全诗语言凝练含蓄,意境自然,展现了杜甫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亦折射其晚年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感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归羡辽东鹤,吟同楚执圭”运用了辽东鹤和楚执圭的典故,使诗歌内容更丰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心境。虚实结合:“桃红客若至,定似昔人迷”中,桃花盛开是想象之景为虚,客至迷路是可能出现的情景,以虚写实,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比喻:“桃红客若至,定似昔人迷”以“桃红”喻理想居所,借桃花源典故,表达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2. 分段赏析

《卜居》首联诗人以羡慕辽东鹤能归故乡,感慨自己如楚执圭般漂泊,表达了对归乡和安稳生活的渴望。颔联写出诗人尚未实现理想中的遨游碧海,只能处处寻觅登山之梯,即寻找安身立命之处,表现出追寻理想居处的艰难。颈联描绘了江左云障宽阔,瀼西春耕正忙的景象,通过不同地域的景色,暗示了可选择的居处环境。尾联诗人想象桃花盛开时,若有客至,定会如古人般迷醉,以景结情,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憧憬与怅惘交织的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下一篇: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