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àn
zhàng
tán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qīng
míng
shén
yǒu
xiǎn
huì
lóng
shuǐ
pán
wàn
zhàng
nèi
líng
yín
è
shēn
xià
yān
ǎi
qián
lín
hóng
tāo
kuān
què
cāng
shí
shān
jìng
jìn
jué
liǎng
duì
xiāo
chéng
gēn
dào
yǐng
chuí
dàn
duì
hēi
wān
huán
qīng
jiàn
guāng
jiǒng
suì
yún
dào
lái
shēn
fēi
niǎo
zài
wài
gāo
luó
chéng
wéi
hán
lěi
jīng
pèi
yuǎn
chuān
tōng
liú
qiàn
dòu
qián
xiè
lài
zào
yōu
rén
jìng
xìng
bèi
gào
guī
hèn
duō
jiāng
lǎo
yóu
zuì
cáng
xiū
lín
zhé
chū
shí
ài
shì
shǔ
tiān
guò
kuài
fēng
huì

译文

青溪流淌汇入暮色苍茫,神物在幽暗处时隐时现。神龙依托深潭积水盘曲,洞窟深压在万丈潭里面。我小心翼翼登上山崖边,侧身穿过弥漫的烟雾间。前方面临宽阔的洪涛水,背后伫立高大的青苍石。一条小径消失在山色中,陡峭的崖壁两两相对峙。崖壁如削根基仿佛虚无,倒影垂落水面动荡不止。潭底漆黑如同深湾之底,潭水清冽可见光影碎细。孤云倒映使潭更显深邃,飞鸟掠过也超不出潭际。高高的藤萝交织成帷幄,耐寒的树木如旌旗层立。远处河川曲折相通流淌,石缝洞穴潜藏急流声起。来到这幽僻无人的境地,引发兴致的正是我等辈。告退回归心中遗恨多多,年老时能有此游最珍贵。神龙深藏鳞甲冬眠闭藏,出入时被巨石阻碍难行。为何不在暑天从此经过,那时能快意领略风雨会。

逐句剖析

"青溪合冥莫":青溪流淌汇入暮色苍茫,

# 合:一作含。

"神物有显晦":神物在幽暗处时隐时现。

"龙依积水蟠":神龙依托深潭积水盘曲,

"窟压万丈内":洞窟深压在万丈潭里面。

"跼步凌垠堮":我小心翼翼登上山崖边,

# 堮:一作鄂。,跼:一做局。

"侧身下烟霭":侧身穿过弥漫的烟雾间。

"前临洪涛宽":前方面临宽阔的洪涛水,

"却立苍石大":背后伫立高大的青苍石。

"山色一径尽":一条小径消失在山色中,

# 色:一作危。

"崖绝两壁对":陡峭的崖壁两两相对峙。

# 崖:一作岸。

"削成根虚无":崖壁如削根基仿佛虚无,

"倒影垂澹瀩":倒影垂落水面动荡不止。

# 瀩:一作对,一作赖。

"黑如湾澴底":潭底漆黑如同深湾之底,

# 如:一作为,一作知。

"清见光炯碎":潭水清冽可见光影碎细。

"孤云倒来深":孤云倒映使潭更显深邃,

# 云:一作峰。

"飞鸟不在外":飞鸟掠过也超不出潭际。

"高萝成帷幄":高高的藤萝交织成帷幄,

# 帷:一作帐。

"寒木累旌旆":耐寒的树木如旌旗层立。

# 累:一作垒,一作叠。

"远川曲通流":远处河川曲折相通流淌,

"嵌窦潜泄濑":石缝洞穴潜藏急流声起。

"造幽无人境":来到这幽僻无人的境地,

"发兴自我辈":引发兴致的正是我等辈。

"告归遗恨多":告退回归心中遗恨多多,

"将老斯游最":年老时能有此游最珍贵。

"闭藏修鳞蛰":神龙深藏鳞甲冬眠闭藏,

"出入巨石碍":出入时被巨石阻碍难行。

# 石:一作爪。

"何事暑天过":为何不在暑天从此经过,

# 暑:一作炎。,事:一作当。

"快意风雨会":那时能快意领略风雨会。

# 风:一作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万丈潭》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诗的开篇以神秘笔触引出万丈潭,随后描写诗人小心翼翼临近潭边,展现潭水周边洪涛、苍石、绝壁、倒影等奇绝景色,高萝、寒木、远川等景致也在诗中一一呈现。结尾处,诗人既感慨此游虽好,却因自身将老、前路未卜而遗恨诸多,又表达对未来能得快意的期许。全诗以沉郁笔触,客观展现了万丈潭的幽深壮美之景,同时寄寓了诗人漂泊途中复杂的身世之感与对生活的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青溪合冥莫,神物有显晦”两句以环境描写开篇。暮色之中,青溪汇聚于幽暗之处,营造出神秘氛围,“神物有显晦”暗示潭中或许有神秘之物,为万丈潭增添了奇幻色彩,奠定了全诗幽邃神秘的基调。“龙依积水蟠,窟压万丈内”两句,诗人发挥想象,认为潭中应有神龙蟠居,其洞窟深藏于万丈潭底。通过对“龙”这一神物的联想,进一步渲染出万丈潭的深邃莫测与神秘奇异。“跼步凌垠堮,侧身下烟霭”描写诗人小心翼翼地行走在潭边高崖,谨慎地从烟霭中侧身而下。“跼步”“侧身”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接近万丈潭时的小心谨慎,也侧面烘托出此处地势的险峻。“前临洪涛宽,却立苍石大”,向前望去,潭水洪涛广阔,向后看,巨大的苍石耸立。“洪涛宽”与“苍石大”,从前后两个视角描绘出潭边宏大的景象,展现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气势。“山色一径尽,崖绝两壁对”,顺着一条小径望去,山色渐远直至尽头,两侧是陡峭相对的绝壁。此句描绘出通往潭边的路径及周围险峻的山崖,以“一径尽”“两壁对”勾勒出狭窄、险峻又幽深的空间感。“削成根虚无,倒影垂澹瀩”,绝壁仿佛是从虚无中削刻而成,潭中的倒影在水波中荡漾。“削成”凸显出绝壁的陡峭,“根虚无”更增添了奇幻色彩,而“倒影垂澹瀩”则将水面的动态之美展现出来。“黑如湾澴底,清见光炯碎”,潭底漆黑如同深邃的水湾,而潭水清澈时能看到光影细碎闪烁。“黑”与“清”形成鲜明对比,写出潭水在不同状态下的特点,体现出潭水的复杂与神秘。“孤云倒来深,飞鸟不在外”,孤云倒映在潭中,显得潭水更加深邃,飞鸟掠过潭面也仿佛在潭水的范围之内。这两句通过描写云影与飞鸟,从侧面烘托出潭水的深邃与开阔,意境空灵悠远。“高萝成帷幄,寒木累旌旆”,高处的藤萝交织如同帷幄,耐寒的树木层层叠叠好似旌旗。诗人运用比喻,将“高萝”比作“帷幄”,“寒木”比作“旌旆”,形象地描绘出潭边植物的繁茂与姿态,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与气势。“远川曲通流,嵌窦潜泄濑”,远处的河流蜿蜒曲折地流淌,山岩上的洞穴中隐约传出急流声。此句由近及远,描绘出潭水周边水流的状态,“曲通流”“潜泄濑”展现出水流的灵动与潭水环境的清幽。“造幽无人境,发兴自我辈”,来到这幽深寂静、人迹罕至的地方,激发了我们的兴致。诗人在此点明自己游览此地的感受,突出了万丈潭的幽静以及它带给诗人的独特体验。“告归遗恨多,将老斯游最”,即将归去心中遗恨诸多,但在年老之时有此游览经历最为珍贵。诗人感慨自己即将离开这神奇之地,内心充满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此次游览的珍视,暗含身世漂泊的无奈。“闭藏修鳞蛰,出入巨石碍”,再次提及潭中神龙,说它深藏蛰伏,出入都被巨石阻碍。既呼应前文对神龙的想象,也借神龙的处境,隐喻自身遭遇困境、难以施展抱负的无奈。“何事暑天过,快意风雨会”,诗人想象如果在暑天经过此地,能遇到风雨交加的景象,那将会十分快意。此句以想象作结,在现实的遗憾中憧憬别样的美好体验,为诗歌增添了一丝浪漫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江陵节度阳城郡王新楼成王请严侍御判官赋七字句同作》

下一篇:唐·杜甫《石柜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