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怆郇瑕色":悲伤于郇瑕的旧景,
# 色:一作邑,一作地。,郇瑕:春秋时故城,在河东解县西北,杜甫在弱冠时游普,得与韦之晋相识。
"差池弱冠年":那是我们弱冠之年交游的时光。
#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体还未壮,故称“弱冠”。,差池:参差不齐,此谓相差不远。
"丈人叨礼数":您对我待之以礼,
# 礼数:礼仪的等级,此谓韦之晋对自己待之以礼。,叨:谦辞。,丈人:指韦之晋。丈,一作大,一作士。
"文律早周旋":我们早就在诗文格律中互相切磋往来。
# 周旋:应接,交际,此指二人的诗文往来。,文律:指诗文。
"台阁黄图里":您在京城官署中任职,
# 黄图:指京城。黄图里是昔日在京师之时。,台阁:尚书的别称。
"簪裾紫盖边":身影总在达官显贵的车驾旁。
# 紫盖边:是说今在湖南。紫盖为南岳跨潭、衡之间的山峰。
"尊荣真不忝":您的尊荣确实配得上声望,
# 不忝:没有辱没。,尊荣:敬重荣耀。
"端雅独翛然":端庄文雅的气质更显得超脱世俗。
# 端雅:端庄文雅。
"贡喜音容间":您曾因被举荐而容光焕发,
# 音容间:音容间隔,指踪迹间隔难得相见。
"冯招病疾缠":却像冯唐那样被召见时已疾病缠身。
# 冯招:旧注:左思诗:“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南过骇仓卒":南行途中突然惊闻您的死讯,
# 骇仓卒:为韦之晋突然去世感到震惊。骇,本指马受惊,此指震惊。仓卒,匆促。
"北思悄联绵":我在北方对您的思念绵长难断。
# 悄联绵:意为暗自哀伤而思绪长牵。悄,忧愁。
"鵩鸟长沙讳":如贾谊在长沙见鵩鸟般哀伤,
"犀牛蜀郡怜":似蜀地未献的犀牛般令人惋惜。
# 犀牛蜀郡怜:李冰为蜀郡太守时,曾刻石犀牛五头沉水以压水精,以此喻指韦之晋亦在蜀地方官。此联尾字的“讳”与“怜”:皆言韦之晋已经去世。
"素车犹恸哭":丧车仍在,送葬的人仍痛哭不止,
# 恸哭:放声大哭,形容哀痛至极。
"宝剑欲高悬":您的宝剑还未出鞘,仿佛要高高悬挂等待施展。
"汉道中兴盛":大唐正处中兴盛世,
# 汉道:汉唐之道。汉唐皆为兴盛发达的朝代,故以此称美韦之晋有盛唐风采。
"韦经亚相传":您的经学造诣可与前代贤士比肩传承。
"冲融标世业":宽和的气度树立起世代的功业,
# 标:标举。,冲融:广布弥满之状。
"磊落映时贤":光明正直的身影与当代贤能交相辉映。
# 映:辉映。
"城府深朱夏":夏日深宅幽深冷清,
# 朱夏:盛夏。
"江湖眇霁天":我漂泊在江湖,望着远处模糊的晴空。
# 霁天:指雨后晴天。霁,雨雪停止而云雾消散谓之“霁”。,江湖:指杜甫所在地衡州。
"绮楼关树顶":华美的楼阁高耸入树梢,
# 关树顶:接近树顶,形容绮楼之高。关,牵连、涉及,引申为接近,一作高。,绮楼:华丽的楼阁,生前韦之晋在潭州的居所。
"飞旐泛堂前":丧幡在堂前随风飘动。
# 飞旐:飘动的魂幡。旐,魂幡,旧时出丧时为灵柩引路的旗。
"帟幕疑风燕":灵帐的帷幕被风吹动,恍惚像燕子翻飞,
# 燕:飞燕,指旗帜似燕尾的部分。,疑:一作旋。,帟幕:小帐幕,此指灵堂中的灵帐。
"笳箫急暮蝉":哀伤的笳箫声与傍晚急促的蝉鸣交织在一起。
# 笳箫:古乐器,此指哀乐。
"兴残虚白室":兴致消散在空荡的房间里,
"迹断孝廉船":与外界的交往像断了的归舟。
# 迹断:言韦氏不再来。
"童孺交游尽":少年时的伙伴都已离散,
# 童孺:孺童,幼小的儿童。
"喧卑俗事牵":世俗的琐事纠缠不休。
# 牵:牵累。,喧卑:喧闹卑微。
"老来多涕泪":暮年多泪水,
"情在强诗篇":因对您的深情而勉强写下这首诗篇。
# 强:勉强所成之诗。,情:指作者哀悼之情。
"谁寄方隅理":谁能托付一方军政事务,
"朝难将帅权":朝廷难以掌控将帅的权力。
"春秋褒贬例":史书以《春秋》笔法评判人物,
"名器重双全":您的名望与器量堪称双全。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悼亡的五言排律。诗中既追述了诗人与韦之晋二人交游往事,亦抒发了对朝廷失去良将、自身痛失挚友的双重悲慨,深切传递出杜甫沉郁的哀悼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多处用典,如“冯招病疾缠”,用了汉代冯唐的典故(《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冯唐年逾九十才被汉文帝召见任用)。此处以“冯招”暗喻韦大夫虽曾被期待重用(“招”含举荐、任用之意),却因“病疾缠”未能施展抱负,含蓄表达对其才华未尽的痛惜,使情感表达更具历史厚重感。议论:“春秋褒贬例,名器重双全”,以史家笔法(“春秋褒贬例”指《春秋》通过笔法评判人物)总结韦大夫的一生,直言其兼具“名”(声望)与“器”(品德、才能),值得史书记载。此句跳出单纯的个人悼亡,体现诗人对友人品格的高度认可。直抒胸臆:“老来多涕泪,情在强诗篇”,“老来”点明自己已至暮年,“多涕泪”写因悼亡与人生迟暮而常流泪;“情在强诗篇”意为虽悲痛难抑,仍强撑着以诗寄情。两句语言质朴,却道尽“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深沉情感。
3. 分段赏析
“悽怆郇瑕色,差池弱冠年”以“悽怆”二字直入哀痛基调。“郇瑕”或指二人早年交游之地(唐代有郇、瑕二州,均在今山西临猗一带),“色”字暗含见旧地而伤怀;“弱冠年”指二十岁左右的青春岁月,“差池”形容时光错落、聚散无常。两句既点明与韦大夫的交游始于青年,又以“悽怆”总领全诗,奠定追忆与哀悼的情感。“丈人叨礼数,文律早周旋”回忆初交时的亲切。“丈人”是对长辈或友人的尊称(此处或因韦氏年长),“叨”是谦辞,意为“承蒙”,可见二人关系亲近;“文律”指诗文的格律、规范,“早周旋”说明彼此在诗文唱和中早已互相切磋、往来频繁。此联通过“叨礼数”“早周旋”的细节,勾勒出青年时期纯粹的文人交游场景。“台阁黄图里,簪裾紫盖边”转向对韦氏仕途的追述。“台阁”指中央官署(如尚书省),“黄图”代指京城(古代宫阙多涂黄色);“簪裾”是官员的冠饰,“紫盖”指帝王的车驾(皇帝车驾为紫色帷幔)。两句以“台阁”“黄图”“簪裾”“紫盖”等意象,勾勒出韦氏身处朝廷、接近天颜的尊荣之景,暗含对其仕途顺遂的肯定。“尊荣真不忝,端雅独翛然”评价韦氏的品格与地位。“不忝”意为“不辱没”,“尊荣真不忝”强调他的地位与声望完全匹配;“端雅”指端庄文雅,“翛然”形容超脱世俗的样子,“独翛然”则突出他虽处官场却保持高雅风度的独特气质。此联由外及内,刻画韦氏“外尊内雅”的立体形象。“贡喜音容间,冯招病疾缠”转入对韦氏际遇的感慨。“贡喜”或指韦氏曾被举荐(“贡”指荐举人才),“音容间”写其被举时容光焕发的模样;“冯招”用汉代冯唐被召见的典故(《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冯唐老年才被重用),“病疾缠”则转折写其虽受期待却因病缠身、不得施展。两句暗含对韦氏才华未充分施展的惋惜。“南过骇仓卒,北思悄联绵”写二人骤然分离的意外与绵长思念。“南过”指南行途中突然传来噩耗,“骇仓卒”形容震惊与慌乱;“北思”指自己身在北方,对韦氏的思念绵长不断。空间上的“南”“北”对比,强化了生死相隔的无力感与思念的无休无止。“鵩鸟长沙讳,犀牛蜀郡怜”以典故深化哀悼。“鵩鸟”用西汉贾谊典故(贾谊任长沙王太傅时,见鵩鸟入室,以为不祥,作《鵩鸟赋》自伤);“犀牛”或用《蜀王本纪》中“蜀地献犀牛,未及献而死”的传说(一说指犀角珍贵难遇)。两处典故均以“不祥之物”或“未竟之事”隐喻韦氏早逝,含蓄表达痛惜。“素车犹恸哭,宝剑欲高悬”以场景与意象写哀。“素车”指丧车,“犹恸哭”写送葬时众人仍悲恸不止;“宝剑”喻韦氏的才华与抱负,“欲高悬”则暗指其未能充分施展便溘然长逝,如宝剑未出鞘般令人遗憾。两句视听结合,画面感强烈,哀痛更显深沉。“汉道中兴盛,韦经亚相传”由个人悼亡升华为时代关联。“汉道中兴”以汉代中兴(如汉光武帝复兴汉室)喻指唐代宗朝的恢复与振兴;“韦经”或指韦氏精通儒家经典(“经”代指儒家学说),“亚相传”意为可与前代贤士比肩传承。此联既赞唐朝国运,又抬高韦氏的历史地位。“冲融标世业,磊落映时贤”总结韦氏的功业与品格。“冲融”形容宽和包容的气度,“标世业”指其功业可作为世代表率;“磊落”指光明正直,“映时贤”意为与同时代的贤能之士交相辉映。两句高度概括韦氏“德才兼备”的特点,呼应前文“端雅”“尊荣”的评价。“城府深朱夏,江湖眇霁天”转向自身境遇的孤寂。“城府”指官场或居所,“深朱夏”写夏日深宅的幽深冷清;“江湖”代指远离朝廷的漂泊之地,“眇霁天”形容雨过天晴后遥远而模糊的天空。两句以“深朱夏”的压抑与“江湖眇霁天”的空阔对比,暗写自己晚年漂泊、无人问津的凄凉。“绮楼关树顶,飞旐泛堂前”描绘丧礼场景。“绮楼”指华美的楼阁(或指灵堂装饰),“关树顶”写楼阁高耸入树梢;“飞旐”是丧幡,“泛堂前”指幡旗在堂前飘动。两句以“绮楼”“飞旐”的细节,渲染出丧礼的庄重与哀伤氛围。“帟幕疑风燕,笳箫急暮蝉”用视听细节强化凄凉。“帟幕”是遮盖灵柩的帷幕,“疑风燕”写帷幕被风吹动,恍若燕子翻飞;“笳箫”是哀乐,“急暮蝉”写傍晚蝉鸣急促,与乐声交织。视听结合,将静态的丧礼场景与动态的自然声响结合,更添哀婉。“兴残虚白室,迹断孝廉船”写兴致消散与交往断绝。“兴残”指因悼亡而兴致全无,“虚白室”出自《庄子》“虚室生白”(清空杂念则光明自生),此处反用,写内心空落;“孝廉船”指东汉隐士梁鸿乘舟归乡的故事(后指隐逸或远离世俗),此处“迹断”写自己与外界的交往已断。两句直写丧友后的精神空虚与生活孤寂。“童孺交游尽,喧卑俗事牵”感叹时光流逝与世俗缠绕。“童孺交游”指少年时的伙伴,“尽”字写旧友凋零;“喧卑俗事”指世俗的繁琐杂务,“牵”字写被琐事束缚的无奈。两句由悼亡延伸至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情感更显沉重。“老来多涕泪,情在强诗篇”直抒胸臆。“老来”点明自己已至暮年,“多涕泪”写因悼亡与人生迟暮而常流泪;“情在强诗篇”意为虽悲痛难抑,仍强撑着以诗寄情。两句语言质朴,却道尽“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深沉情感。“谁寄方隅理,朝难将帅权”隐含对时局的忧虑。“方隅理”指地方军政事务,“谁寄”写无人能妥善处理;“朝难将帅权”指朝廷难以掌控将帅权力(或指朝廷用人不当)。两句由个人悼亡转向对国家边事、朝政的关切,体现杜甫“致君尧舜”的家国情怀。“春秋褒贬例,名器重双全”收束全诗。“春秋”代指史书(孔子作《春秋》以褒贬人物),“褒贬例”指史书的评判标准;“名器”指名望与器量(或指官职与品德),“重双全”意为韦氏兼具二者,堪称典范。
下一篇:唐·杜甫《示獠奴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