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子勇成癖":蔡都尉你勇武成癖,
"弯弓西射胡":跨马西向开弓放箭射杀胡兵。
"健儿宁斗死":壮士宁愿在战斗中拼死,
# 健:一作男。陈琳乐府:“边城多健儿。”曹植诗:“名在壮士籍。”希曰:健儿、壮士,乃军士之名。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旧历十一月,于京师召募十万众,号曰文武健儿。陈琳乐府:“男儿宁当格斗死。”
"壮士耻为儒":勇士耻于作一介儒士。
"官是先锋得":你的官职应是作战时首先冲杀而获得的,
"材缘挑战须":你的才能是凭着激使敌方出战的要求增长的。
# 挑战:《汉书·项羽传》:“愿与王挑战。”注:“挑战,擿娆敌求战也。”,材:一作才。
"身轻一鸟过":你的身体轻捷如同一鸟掠过,
"枪急万人呼":枪法娴熟迅疾使得万人惊呼。
"云幕随开府":如云的帐幕中你跟随哥舒开府,
# 开府:指歌舒翰。,云幕:大将铺设幕次,如云低垂。
"春城赴上都":在春光满城之时奔向国都长安。
# 赴:一作入。
"马头金狎帢":在马头上环绕着黄金宝络,
# 马头金狎帢:古诗:“骢马金络头。”《西京杂记》:羊胜《屏赋》:“屏风鞈匝,蔽我君王。”鲍照诗;“雕屏匼匝组帐纡。”江淹《江上之山赋》:“鼍鼋兮匼匝。”《韵会》:“匼匝,周绕貌。”此言金络马头,其状密匝也。狎帢:一作匼匝,一作帢匝。
"驼背锦模糊":驼背上以锦帕蒙之。
# 驼背锦模糊:《唐书》:哥舒翰在陇右,每遣使入奏,常乘白橐驼,日驰五百里。赵曰:驼背蒙以锦帕,故云模糊。匼匝、模糊,皆方言。
"咫尺云山路":雪山之路真是咫尺千里,
# 咫尺云山路:一作自至青云外。咫尺:形容距离很近。云山:在瓜州晋昌县南六十里,积雪夏不消,南连吐谷浑界。云:一作雪。
"归飞青海隅":而今你将很快地飞归青海的一角。
"上公犹宠锡":哥舒将军特别受到皇帝的恩赐留驻京城养病,
# 犹:一作独。
"突将且前驱":你这员冲锋陷阵的骁将就要作为前驱独往前线。
# 突将且前驱:《后出师表》:“突将无前。”黄鹤曰:突将,犹骁将、飞将,谓能驰突,亦突骑之义。《诗》:“为王前驱。”
"汉使黄河远":你如汉使张骞找寻黄河源头那样地足涉边远之地,
# 使:一作水。
"凉州白麦枯":当你赶到凉州时,已是秋寒白麦成熟之时。
"因君问消息":我想拜托你询问一下高书记的近况,
"好在阮元瑜":他在军中可安好?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诗中热情讴歌了边塞将士蔡希曾的英勇豪迈,生动描绘了边塞的壮丽风光与艰苦战事,同时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送别及对高适的深切牵挂。诗风豪迈激昂,情感真挚深沉,既展现了边塞将士保家卫国的无畏精神,也隐含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忧思,充分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2. 写作手法
夸张:“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通过夸张的描写,突出蔡希曾的矫健勇猛和战斗时的威势,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形象。借景抒情:“咫尺雪山路,归飞青海隅”:通过描绘边塞的雪山和青海,既展现了边塞的壮丽风光,又借景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对边塞战事的忧思。 “汉使黄河远,凉州白麦枯”:以黄河和凉州的景象,暗示边塞的艰苦环境,同时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用典:“因君问消息,好在阮元瑜”:借用阮瑀(字元瑜)的典故,表达对高适的牵挂,既含蓄又深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3. 分段赏析
《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第一句“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以凌厉笔锋开篇,勾勒蔡希曾的尚武英姿,借“弯弓射胡”的动作渲染边塞豪情;第二句“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通过“斗死”与“为儒”的对比,突显将士宁死不屈的悲壮气节;第三句“官是先锋得,才缘挑战须”以白描点明其功勋才能,暗赞其担当;第四句“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以夸张写其战场威势,“一鸟过”喻身法之迅疾,“万人呼”衬杀伐之激昂,画面极具张力。第五、六句“云幕随开府”“马头金匼匝”通过军帐威严与马饰华美的细节,既写边塞荣耀,亦暗含艰辛;第七、九句“咫尺雪山路”“凉州白麦枯”借雪山险峻、凉州荒芜之景,抒归途艰险之忧,更以“白麦枯”的萧索暗喻家国隐忧;末句“因君问消息,好在阮元瑜”化用典故,将对高适的牵挂寄于平淡问讯中,豪迈与温情交织,呼应开篇的慷慨,尽显杜甫沉郁顿挫之风。
# 陈公(从易)时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至《送蔡都尉诗》云:“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陈公因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下”,莫能定。其后得一善本,乃是“身轻一鸟过”。陈公叹服,以为虽一字,诸君亦不能到也。
宋欧阳修《六一诗话》
# 起来八句,颂蔡之才略,无一字不奇。老杜自以儒冠误身。故有“壮士耻为儒”之语,非真抑儒也。
明末清初王嗣奭《杜臆》
# 杜牧诗:“射雕都尉万人敌,黑稍将军一鸟轻”,虽本此诗,然语意天然逊子美远矣。
清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
# 前八句,表蔡子气概……中八句:四叙入朝,四叙归陇;瞥然而来,瞥然而去;而若主帅,若时序,若行色,若地界,及一留一行,无笔不到。后四句,因蔡以寄高。先致遥想之概,次见通候之意,逸趣翩然。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 全首警拔。先形容志气。蒋云:代说二句。如闻其声(“健儿”二句下)。次形容才技(“身轻”二句下)。末带寄高(“内君”二句下)。
清杨伦《杜诗镜铨》
上一篇:唐·杜甫《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
下一篇:唐·杜甫《哭韦大夫之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