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各头白":我们相见时各自头发都已斑白,
"其如离别何":面对这离别又能如何呢。
"几年一会面":多年才能见上一面,
"今日复悲歌":今日又要悲伤地分别。
"少壮乐难得":年少时快乐的时光难以重现,
"岁寒心匪他":在艰难处境中心志也未曾改变。
"气缠霜匣满":您的正气充满了霜冷的剑匣,
"冰置玉壶多":您的高洁如同玉壶中装满了冰。
"遭乱实漂泊":遭遇战乱实在是漂泊不定,
"济时曾琢磨":为了拯救时世曾反复思索。
"形容吾校老":相比起来我更加衰老,
"胆力尔谁过":而您的胆略勇气谁能超过。
"秋晚岳增翠":深秋傍晚山峦增添了翠绿,
"风高湖涌波":风刮得湖面涌起层层波浪。
"鶱腾访知己":希望您能高飞寻访知己,
"淮海莫蹉跎":在淮海之地不要虚度时光。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相见各头白,其如离别何。几年一会面,今日复悲歌”,诗人开篇便点明与敬十使君相见时两人都已头发花白,多次离别后再次面临分别,心中满是无奈,直接抒发惜别之情,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颔联:“少壮乐难得,岁寒心匪他。气缠霜匣满,冰置玉壶多”,由惜别之情转而回忆少壮时欢乐难得,接着赞美敬十使君在艰难处境中坚守本心,用“气缠霜匣满,冰置玉壶多”的比喻,形象地刻画了敬十使君的高尚品德和气质,表达诗人对友人的钦佩。颈联:“遭乱实漂泊,济时曾琢磨。形容吾校老,胆力尔谁过”,谈及两人遭逢战乱四处漂泊,敬十使君为匡济时世付出努力,同时感慨自己容颜衰老,而敬十使君胆力过人,进一步强调对敬十使君的赞赏。尾联:“秋晚岳增翠,风高湖涌波。鶱腾访知己,淮海莫蹉跎”,描绘秋晚风高的景色,借景抒情,在这样的氛围中鼓励敬十使君去淮海之地拜访知己,不要虚度时光,表达对友人的期许,使诗歌情感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