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胜桐庐":宣城青溪的风景胜于浙江的桐庐,
# 桐庐:浙江省有桐庐县,境内的富春江清澈见底,两岸连山,风景秀丽。《太平寰宇记》:睦州桐庐县,汉为富春县地,吴黄武四年,分富春置此县。耆老相传云:桐溪侧有大桐树,垂条偃盖荫数亩,远望似庐,遂谓为桐庐县也。,青溪:一作“清溪”。王琦按:清溪,在池州秋浦县北五里。而此云宣城清溪者,盖代宗永泰元年,始析宣州之秋浦、青阳及饶州之至德为池州,其前固隶宣城郡耳。
"水木有佳色":水木清华,秀丽轻婉。
"山貌日高古":山势是远古面貌,
"石容天倾侧":石头仿佛天上飞来。
"彩鸟昔未名":彩羽鸟从来没有人命名过,
"白猿初相识":白猿猴也是初次与人相见。
"不见同怀人":看不到与我一样喜爱大自然的人,
# 同怀人:指志同道合的人。
"对之空叹息":对着美景,只能徒自叹息。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纪游怀人诗。诗歌描绘了宣城青溪胜过桐庐的山水美景与山间生机,体现了诗人初临此地的惊喜,同时因未遇同怀之人而表达了遗憾与思念之情。
2. 分段赏析
全诗以“青溪胜桐庐,水木有佳色”开篇,用“胜”字将青溪与桐庐作比,突出青溪山水草木的秀美之色,奠定了对自然景致的赞美基调。接着“山貌日高古,石容天倾侧”两句,描绘山势古朴高峻,岩石形态奇崛,仿佛要倾侧于天际,以夸张的笔法展现出青溪周围山川的苍劲与险峻。“䌽鸟昔未名,白猿初相识”中,“䌽鸟”“白猿”的出现为画面增添了灵动生机,“昔未名”“初相识”则流露出诗人初遇此景时的新奇与惊喜,仿佛在探索一片未曾被世人熟知的自然秘境。最后“不见同怀人,对之空叹息”笔锋一转,如此美景当前,诗人却因未见到志同道合的友人而心生怅惘,只能空自叹息,以乐景衬哀情,将孤寂的情怀与对友人的思念融入山水之中,使全诗在对自然之美的咏叹中,又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