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án
dān
cái
rén
jià
wéi
yǎng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qiè
běn
chóng
tái
yáng
é
dān
què
yán
huā
nìng
zhī
yǒu
diāo
xiē
jiē
xià
ruò
zhāo
yún
měi
hán
dān
chéng
shēn
gōng
mèng
qiū
yuè
jūn
wáng
jiàn
chóu
chàng
zhì
míng

译文

妾本是崇台之女,当初被选为才人,扬眉入宫。自恃容颜如花,定被宠幸,岂知红颜渐凋仍未见幸。自辞别宫阶之后,便像朝云一样地消失了。每当回忆起在邯郸城的生活,王宫的生活就像是做梦一样。从此再也见不到君王了,为此往往彻夜不眠,愁坐达旦。

逐句剖析

"妾本崇台女":妾本是崇台之女,

# 崇台:一作丛台。指六国时赵国王宫,因连聚非一,故曰丛台。址在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城内东北隅)。《元和郡县图志》:河东道邯郸县:“丛台,在县城内东北隅。”

"扬蛾入丹阙":当初被选为才人,扬眉入宫。

# 丹阙:指赵王王宫。,扬蛾:犹扬眉,指美女扬起蛾眉的娇态。蛾:蛾眉。

"自倚颜如花":自恃容颜如花,

"宁知有凋歇":定被宠幸,岂知红颜渐凋仍未见幸。

# 凋歇:凋谢;衰败。

"一辞玉阶下":自辞别宫阶之后,

# 玉阶:玉石砌成或装饰的台阶,亦为台阶的美称。

"去若朝云没":便像朝云一样地消失了。

# 没:一作末。,朝云:用巫山神女事。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每忆邯郸城":每当回忆起在邯郸城的生活,

"深宫梦秋月":王宫的生活就像是做梦一样。

# 深宫:宫禁之中,帝王居住处。

"君王不可见":从此再也见不到君王了,

"惆怅至明发":为此往往彻夜不眠,愁坐达旦。

# 明发:天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乐府诗。全诗以今昔对比展现才人之沦落,前六句铺陈入宫与出宫始末,后四句追忆宫中诸事,用倒卷之笔写心境变迁。通过对其生活细节与精神状态的刻画,寄寓对人才遭弃的叹惋,字间满是对这种命运落差的深切同情,于平实叙述中见沉郁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题源自古乐府曲名,载于《乐府遗声》。谢朓曾作同题诗,《李白集校注》言其“设言其事,寓臣妾沦掷之感”。李白沿用这一乐府古题,承谢朓诗旨,“依题立义”以寄寓意。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时李白游邯郸(今属河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咏叹才人之悲的诗。诗中描述了邯郸才人昔日在宫阁侍奉、妆容娇美的贵盛,与后来嫁为卒妇、憔悴悲戚的境遇,及梦中犹记承宴的恍惚。表达了对才人流落的惋惜,对命运落差的慨叹,寄寓着对人才遭弃的深沉同情。

2. 写作手法

反衬:“每忆邯郸城,深宫梦秋月。”句中以“深宫秋月”的精神痛苦反衬目前的生活艰难。同一秋月,在今昔境遇的对照中,既照见往昔荣光,更衬出现实的寒微,以过往的虚华反衬当下的凄凉,让沦落之悲更显刻骨。

3. 分段赏析

“妾本崇台女,扬蛾入丹阙”,开篇直述出身与入宫经历。“崇台”显家世不凡,“扬蛾”尽显入宫时的雀跃,被选入宫的她,满心欢喜,自恃容颜如花,以为定能得君王宠幸,哪里想得到,终有色衰恩尽的一天!“丹阙”点宫廷贵处,三句勾勒出少女入宫时的明媚与风光。“自倚颜如花,宁知有凋歇”,转写其心态,仗着如花容颜,全然不知盛极必衰的道理。第四句暗伏日后变故,正像诗人在《妾薄命》里说的“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果然,“一辞玉阶下,去若朝云没”。诗人未言出宫缘由,但三四句已藏线索。这两句看似简括,实则含蕴丰富:是色衰失宠?遭谗被弃?还是自请离去?诸多潜台词,尽留读者去想、去补。“一辞玉阶下,去若朝云没”,写离宫之猝然。“玉阶”曾是侍君之地,“朝云没”喻指荣光消散之速,昔日繁华转瞬成空。“每忆邯郸城,深宫梦秋月”,以梦境勾连往昔。深宫秋月曾是荣宠时的寻常景致,如今却成梦中唯一的念想,用记忆里的清辉,反衬眼下生活的黯淡,让今昔落差更显刺目。宫中可忆之事本多,诗人却独取一“梦”,且是“梦秋月”,意涵深婉。梦乃心之声,诗人正借此写尽才人的苦闷,也收束了过往种种。“梦秋月”里,藏着她对中秋月夜君王驾幸的期盼,可见寻常日子里,她难得亲见君王。“君王不可见,惆怅至明发”,而“君王不可见”的清醒,又让这期盼成了泡影,这是多年深宫生活教给她的残酷结论。盼与失的纠缠,求而不得的苦闷,为心愿辗转的思虑……所有精神苦楚,都凝在结句“惆怅至明发”里,彻夜难消。曾经咫尺可近的君王,如今永隔天涯;梦中的虚景散去,只剩彻夜难眠的惆怅。从恃宠而骄到梦断成空,再到清醒后的绝望,层层递进,将才人之悲推向极致,尽现命运弄人的残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诗太白既黜之作也。特借此发兴,叙其睽遇之始末耳。然其辞意眷顾宗国,系心君王。亦得《骚》之遗意欤!

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 此谢眺旧题也。盖设为其事,寓臣妾沦掷之感耳。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 太白《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诗,妙在不说目前之苦,只追想宫中乐处,文章于虚里摹神,所以超凡入圣耳。

清马位《秋窗随笔》

# “自倚”二句,在此题为寻常,若泛论之,便瞀策。

不详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

下一篇:唐·李白《古风(其二十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