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鹤西北来":五只仙鹤从西北的天边,
"飞飞凌太清":盘旋翱翔而来。
# 凌太清:经过天空。凌,历经,飞过。太清,即天空。
"仙人绿云上":碧云上骑鹤的仙人自报家名,
"自道安期名":说他就是安期生。
# 安期:即安期生,仙人名。《史记·封禅书》中说,方士李少君自言于海上见过安期生,给他吃过大枣,其大如瓜,居海上蓬莱仙山。
"两两白玉童":他的后面跟随着四个白玉般靓丽的小童,
"双吹紫鸾笙":在吹着紫色的鸾笙。
"去影忽不见":突然间仙人消失,
"回风送天声":只有回旋的风留下了丝丝天籁之声。
# 天声:巨响。,回风:回旋之风。
"我欲一问之":我待追问几句,
# 我欲一问之:一作举首远望之。
"飘然若流星":他们已如流星,无影无踪。
"愿餐金光草":我也想食金光之草,
"寿与天齐倾":与天地一样长生不老。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古风·其七》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描绘仙境与表达长生不老愿望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通过描绘仙境和表达长生不老的愿望,寄托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更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渴望。
2. 分段赏析
“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开篇以“五鹤西北来”起势,五只仙鹤自西北天际盘旋而至,营造出神秘而壮丽的氛围。。李白以“凌太清”形容仙鹤翱翔于高空,展现出超凡脱俗的意境。此段通过动态的鹤群与静态的“太清”(天空)对比,奠定全诗的仙灵基调。“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仙人乘绿云而至,自报姓名“安期生”。“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描绘仙人两侧各两位白玉般的仙童,双双吹奏紫色鸾鸟形状的笙箫。仙童的“白玉”之喻与“紫鸾笙”的意象,既呼应仙人的尊贵身份,又通过声音(笙箫)与色彩(绿云、紫鸾)的交织,构建出和谐而神秘的仙界图景。“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仙人及仙童的踪迹“忽不见”,仅余“回风送天声”。此段通过“去影”与“回风”的对比,以动态的消逝与静态的余音形成张力,强化了仙境的虚幻感。“天声”一词暗喻仙乐之高远,呼应前文“紫鸾笙”的仙界意象,同时为下文诗人的追慕之情埋下伏笔。“我欲一问之,飘然若流星。”诗人欲向仙人发问,却只见其如流星般飘然远去,表达出对仙境的向往与未能交流的遗憾。“飘然若流星”既形容仙人离去的迅捷,亦暗含诗人对超凡境界的渴望。“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直抒胸臆,借《广异记》中“金光草”可延年益寿的传说,表达对长生的追求。“寿与天齐倾”则化用“天倾”意象,既指天界之永恒,亦暗含对现实人生短暂的感慨。
上一篇:唐·李白《留别广陵诸公》
下一篇:唐·李白《月下独酌(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