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íng
gāo
sòng
cén
zhēng
jūn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shí
liáng
yuán
sān
chǐ
xuě
zài
qīng
líng
chí
zuò
ruò
yǒu
rén
míng
gāo
xuě
xīn
fán
láo
hóng
líng
jīng
jìng
bīng
lóng
lín
nán
róng
dāo
miǎo
xiān
shān
zhī
jùn
wén
tiān
lài
zhī
cáo
cáo
shuāng
gǎo
hào
ruò
cháng
fēng
shān
hǎi
yǒng
cāng
míng
zhī
tāo
xuán
yuán
绿
tiǎn
tàn
yín
wēi
zhèn
shí
hài
dǎn
qún
ér
xiāng
háo
fēng
zhēng
róng
jué
guà
xīng
chén
áo
sòng
jūn
zhī
guī
dòng
míng
gāo
zhī
xīn
zuò
jiāo
chuī
tán
shāng
qīng
líng
zhī
chí
jūn
xíng
dài
ruò
fǎn
zhī
huáng
sǎo
liáng
yuán
zhī
qún
yīng
zhèn
dōng
luò
jīn
zhēng
xuān
zhé
xún
yōu
yuè
yǎn
è
崿
pán
bái
shí
zuò
yuè
qín
sōng
fēng
wàn
wàng
jiàn
xīn
fēn
yūn
luó
míng
míng
xiàn
fēn
fēn
shuǐ
héng
dòng
xià
xiǎo
shēng
ér
shàng
wén
xiào
ér
shēng
fēng
lóng
cáng
ér
yún
míng
qīng
pín
shēn
kuài
chǔ
yōu
qiǎo
kōng
shān
ér
chóu
rén
zhēng
shí
fèng
fēi
ér
lín
yǎn
tíng
cháo
lóng
hùn
zhēn
jǐn
西
shī
xīn
ruò
shǐ
使
cháo
yóu
zhì
xuān
miǎn
kuí
lóng
bié
xiè
fēng
chén
ér
jiù
chǔ
xiào
kuā
ér
què
qín
chéng
néng
xué
èr
míng
jiǎo
jié
yào
耀
shì
jiāng
tiān
ér
shēn
bái
ōu
fēi
lái
cháng
jūn
xiāng
qīn

译文

当时梁园一带有厚达三尺的积雪,发生在清澈寒冷的清泠池边。有人如岑徵君者思归鸣皋,却被积雪阻隔心中烦闷又劳苦。黄河冰层嶙峋,无法径直渡过,冰面如龙鳞般参差连小船都难以容下。那遥远的仙山高峻入云啊,耳畔传来大自然嘈杂又清越的声响。霜雪覆盖的山崖洁白重叠,如同巨型团扇扇动大海,翻涌起沧溟般的波涛。黑猿与绿熊,在陡峭高险的山岩间舔舐徘徊。高枝摇撼岩石,令人胆战心惊,群兽呼啸着相互应和。山峰峥嵘陡峭,路径断绝,星辰仿佛悬挂在悬崖的棱角之间。送你归去啊,鸣皋山中响起新的乐声。鼓乐齐鸣、管弦合奏,人们在清凉的池畔楼阁中举杯畅饮。你还不出发要等待什么?像黄鹤回首似有迟疑。横扫梁园的众多才俊,振兴高雅文风于东都洛阳。头裹方巾驾车历经险阻,为寻幽居之地翻越重重山峦。盘坐在白石之上,静候素月升起,弹奏如松风的琴曲,万壑一片寂静。望不见你,心中愁绪翻涌,藤萝幽暗霰雪纷纷飘落。水流穿过洞穴向下流淌,细波微澜的声音却清晰地传向高处。猛虎在山谷中长啸,激起阵阵寒风,蛟龙在溪涧中潜藏,吐出缭绕云气。孤独的鹤发出清越的长鸣,饥饿的鼯鼠皱眉哀吟。我的魂魄独自留在这幽寂空山,面对寂静的山峦不禁愁绪满怀。鸡群聚集争抢食物,凤凰却孤独飞翔无伴可依。壁虎嘲笑真龙,鱼目冒充珍珠。丑女嫫母穿着华美的锦绣,美女西施却背着柴薪。假若让巢父、隐士被官职束缚,又和夔龙困于世俗尘埃有何不同。痛哭救楚何必如此悲苦,大笑退秦何必如此自夸。我实在无法效仿这两位贤士沽名钓誉、故作高节来显耀于世,只愿抛开天地、遗忘自身。白鸥啊快飞来,愿长久与你相伴相亲。

逐句剖析

"时梁园三尺雪":当时梁园一带有厚达三尺的积雪,

"在清泠池作":发生在清澈寒冷的清泠池边。

"若有人兮思鸣皋":有人如岑徵君者思归鸣皋,

# 若有人兮思鸣皋:《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为此句所本。若有人,指岑徵君。若,语气词。鸣皋,山名,又名九皋山,在今河南嵩县东北。

"阻积雪兮心烦劳":却被积雪阻隔心中烦闷又劳苦。

"洪河凌兢不可以径度":黄河冰层嶙峋,无法径直渡过,

# 径度:即径渡。,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凌:冰凌。,洪河:指黄河。

"冰龙鳞兮难容舠":冰面如龙鳞般参差连小船都难以容下。

# 舠:刀形小船,字本作“刀”。《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郑笺:“小船曰刀。”,冰龙鳞:形容河冰参差,有如龙鳞。

"邈仙山之峻极兮":那遥远的仙山高峻入云啊,

# 峻极:高大至极。

"闻天籁之嘈嘈":耳畔传来大自然嘈杂又清越的声响。

"霜崖缟皓以合沓兮":霜雪覆盖的山崖洁白重叠,

# 合沓:重叠貌。,缟皓:洁白。,霜崖:积霜雪之山崖。

"若长风扇海涌沧溟之波涛":如同巨型团扇扇动大海,翻涌起沧溟般的波涛。

"玄猿绿罴":黑猿与绿熊,

# 绿罴:毛有绿光的大熊。,玄猿:即黑色的猿猴。

"舔舕崟岌":在陡峭高险的山岩间舔舐徘徊。

# 崟岌:高险的山。,舕:吐舌头。

"危柯振石":高枝摇撼岩石,

"骇胆栗魄":令人胆战心惊,

"群呼而相号":群兽呼啸着相互应和。

"峰峥嵘以路绝":山峰峥嵘陡峭,路径断绝,

"挂星辰于崖嶅":星辰仿佛悬挂在悬崖的棱角之间。

# 嶅:山上的许多小石。

"送君之归兮":送你归去啊,

"动鸣皋之新作":鸣皋山中响起新的乐声。

"交鼓吹兮弹丝":鼓乐齐鸣、管弦合奏,

"觞清泠之池阁":人们在清凉的池畔楼阁中举杯畅饮。

# 清泠:清泠池,为宋州梁园胜地。,觞:欢饮。

"君不行兮何待":你还不出发要等待什么?

"若返顾之黄鹤":像黄鹤回首似有迟疑。

"扫梁园之群英":横扫梁园的众多才俊,

# 梁园之群英:指枚乘、邹阳、司马相如等人。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营造的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

"振大雅于东洛":振兴高雅文风于东都洛阳。

"巾征轩兮历阻折":头裹方巾驾车历经险阻,

# 征轩:远行之车。轩,指轩车。

"寻幽居兮越巘崿":为寻幽居之地翻越重重山峦。

# 巘崿:指山崖、峰峦。

"盘白石兮坐素月":盘坐在白石之上,静候素月升起,

# 盘白石兮坐素月:意谓傲坐于白石之上,皓月之下。素月:皓洁之明月。

"琴松风兮寂万壑":弹奏如松风的琴曲,万壑一片寂静。

# 松风:即《风入松》,琴曲名。

"望不见兮心氛氲":望不见你,心中愁绪翻涌,

# 氛氲:一作”纷纭“,乱貌。

"萝冥冥兮霰纷纷":藤萝幽暗霰雪纷纷飘落。

# 霰:小冰粒。,冥冥:暗貌。,萝:女萝。

"水横洞以下渌":水流穿过洞穴向下流淌,

"波小声而上闻":细波微澜的声音却清晰地传向高处。

"虎啸谷而生风":猛虎在山谷中长啸,激起阵阵寒风,

"龙藏溪而吐云":蛟龙在溪涧中潜藏,吐出缭绕云气。

"冥鹤清唳":孤独的鹤发出清越的长鸣,

# 清唳:鹤的叫声清亮。

"饥鼯嚬呻":饥饿的鼯鼠皱眉哀吟。

# 嚬呻:蹙眉呻吟。,鼯:形似松鼠的动物。

"块独处此幽默兮":我的魂魄独自留在这幽寂空山,

# 幽默:谓寂然无声。,块独:孤独貌。

"愀空山而愁人":面对寂静的山峦不禁愁绪满怀。

# 愀:忧惧貌。

"鸡聚族以争食":鸡群聚集争抢食物,

# 鸡聚族以争食:“鸡聚族”二句:谓小人结朋而君子不党。

"凤孤飞而无邻":凤凰却孤独飞翔无伴可依。

"蝘蜓嘲龙":壁虎嘲笑真龙,

# 蝘蜓:俗称壁虎。

"鱼目混珍":鱼目冒充珍珠。

# 鱼目混珍:即鱼目混珠。

"嫫母衣锦":丑女嫫母穿着华美的锦绣,

# 嫫母:传说为黄帝之妻,貌丑。

"西施负薪":美女西施却背着柴薪。

"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假若让巢父、隐士被官职束缚,

# 桎梏:刑具。,巢由:即巢父、许由,皆尧时之隐者。

"亦奚异于夔龙蹩躠于风尘":又和夔龙困于世俗尘埃有何不同。

# 蹩:跋行用力貌。,夔龙:传说中的单足神怪动物。

"哭何苦而救楚":痛哭救楚何必如此悲苦,

# 哭何苦而救楚:此句用申包胥救楚事。

"笑何夸而却秦":大笑退秦何必如此自夸。

# 笑何夸而却秦:此用鲁仲连却秦事。

"吾诚不能学二子沽名矫节以耀世兮":我实在无法效仿这两位贤士沽名钓誉、故作高节来显耀于世,

# 二子:指申包胥、鲁仲连。

"固将弃天地而遗身":只愿抛开天地、遗忘自身。

"白鸥兮飞来":白鸥啊快飞来,

"长与君兮相亲":愿长久与你相伴相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鸣皋歌送岑征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骚体诗。这首诗是李白用自创的歌行体写成,用来送别友人岑征君前往嵩县鸣皋山隐居,因此题为“鸣皋歌”,副标题为“送岑征君”。此外,李白还写过另一首《送岑征君归鸣皋山》。诗中主要运用想象手法,描绘了岑勋(岑征君)旅途中的艰险场景——冰天雪地、山高水深;同时刻画了鸣皋山幽深寂静的环境。在此基础上,诗人抒发了自己被排挤、遭冷落的愤懑之情。尤其是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一连串生动的比喻(如“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不仅揭露和批判了当时政治的黑暗,更鲜明地表达了诗人不愿与奸佞之辈同流合污的刚正品格。全诗在语言运用和结构安排上都富有变化,最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应该是李白离开长安后,在梁宋一带漫游时所写的作品,具体创作时间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年)的冬天。根据宋代版本这首诗题目下的注释“当时梁园有三尺厚的积雪,是在清泠池边创作的”,可以知道写作时梁园里积雪足有三尺深,李白正是在园内的清泠池边写下这首诗,用来送别友人岑徵君前往鸣皋山。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骚体诗,同时也是一首送别诗,采用歌行体的形式创作。诗中通过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友人岑勋在旅途中遇到的冰封雪飘、山高水险的艰难场景;还细致刻画了鸣皋山幽深寂静的自然环境,借此抒发了诗人自身因遭受排挤而产生的不平心境。

2. 写作手法

想象:诗中“洪河凌竞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邈仙山之峻极兮,闻天籁之嘈嘈。霜厓缟皓以合沓兮,若长风扇海涌沧溟之波涛。玄猿绿罴,舔舕崟岌。危柯振石,骇胆慄魄,群呼而相号。峯峥嵘以路绝,挂星辰于崖㟼。”是诗人自己想象出来友人隐居途中地坎坷景象,流露出了诗人对友人地牵挂。比喻:“冰龙鳞兮难容舠”将冰封的河面比作“龙鳞”,以龙的鳞片细密、坚硬且起伏的特征,形象描绘出冰面的破碎与坚硬。“龙鳞”的比喻既突出了冰面的样子,又暗示了行船的艰难。对比:“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以“鸡群争食”与“凤凰孤飞”形成鲜明对比。“鸡”象征世俗中追名逐利、庸俗浅薄之辈,“凤”则代表超尘脱俗、孤高自守的贤者。前者“聚族争食”的热闹与后者“孤飞无邻”的清冷对比,暗含诗人对世俗价值观的批判,以及对友人高洁品格的赞美。烘托:“冥鹤清唳,饥鼯嚬呻。块独处此幽默兮,愀空山而愁人。”以“冥鹤清唳”的凄厉、“饥鼯嚬呻”的哀鸣烘托山林的幽寂,进而烘托出诗人独处深山的孤独。“块独”二字直写孤寂,而鹤唳鼯吟的环境渲染则使这种孤独更显寂寥,传递出对世俗疏离、精神无依的怅惘。

3. 分段赏析

这首《鸣皋歌》是李白为送朋友岑徵君去嵩县鸣皋山隐居而作的歌行体诗,副标题是“送岑徵君”。值得一提的是,李白还写过另一首《送岑徵君归鸣皋山》,提到岑徵君出身官宦世家,家族显赫,却多次遭受迫害,早就有隐居的想法。如今好友要从宋州的梁园出发,前往嵩县的鸣皋山,望着眼前漫山遍野的白雪,李白心里特别烦闷。他既有“天长水阔厌远涉”的无奈,又像面对“将登太行雪满山”般犯难——在他想象里,从宋州梁园到鸣皋山的路途竟如此艰难险恶。这种“烦劳”的心情催生出一系列奇特的意象:渡过冰封的黄河像在刀尖上行走(“洪河凌兢不可以径度”),越往前行,鸣皋山虽令人向往,却仿佛远在天边;山林间的自然声响不再悦耳,反而嘈杂刺耳;积雪覆盖的群山连绵起伏,像大海里被狂风掀起的巨浪,让人望而生畏;就连深山里那些在“危柯振石”间跳跃的珍稀动物,也吓得魂飞魄散,互相呼喊着逃窜……这些描写看似夸张,实则是李白因好友此去隐居而产生的不安与担忧——他觉得,此刻去鸣皋山隐居,对岑徵君来说未必是件舒心事。诗的后半段笔锋一转,开始正面写送行的场景。“交鼓吹兮弹丝,觞清泠之池阁”,送行宴上,丝竹管弦齐奏,酒杯在清凉的池边亭阁间传递,热闹的氛围跃然纸上。接着李白称赞岑徵君的才华与风度:“扫梁园之群英,振大雅于东洛”,说他能在文人雅集中脱颖而出,在洛阳一带重振高雅文风。又想象他隐居后的生活:“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坐在白石上看明月,弹着松风般的琴曲,与山谷的寂静融为一体,这份返璞归真的闲适,让人心生向往。但笔锋再转,又流露出对友人的牵挂:“块独处此幽默兮,愀空山而愁人”——想到岑徵君将独自在这幽寂的山林里,面对空荡的山峦发愁,李白的心里满是怅惘。在李白想象中,鸣皋山并非“两岸桃花夹去津”的世外桃源,而是充满动荡与不平:有虎啸龙吟,有“冥鹤清唳,饥鼯呻嚬”,处处是躁动不安的声响。他用这些意象暗示:远离人世、与虎龙相伴的生活,看似超脱,实则并非理想之境。诗的最后一段,李白的情绪再次激昂起来。他说,像岑徵君这样的志士只能隐居山林,而那些鸡鸣狗盗之辈却占据高位(“鸡聚族以争食”“窃踞魏阙”)。他发出愤懑的感慨:“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乎夔龙蹩于风尘”——如果让上古的高洁之士巢父、许由被功名利禄束缚,那和他们这样的大才被困在世俗尘埃里又有什么区别?这其实是自古以来志士的共同命运。就像“济水自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说的,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巢父、许由这样的隐士尚且不愿妥协,何况要与小人争利、与庸人混居?为了说明岑徵君的选择,李白又举了包胥和鲁仲连的例子:他们都不愿为功名所累,保持精神的自由。这里的“吾”并非李白自己,而是代岑徵君说出心声——他舍弃了世俗追逐的功名荣誉,换来了人生的自由。最后,李白把自己比作一只白鸥,借岑徵君的口吻邀请好友:不如早点飞到鸣皋山来吧!在这里,就能摆脱世俗束缚,在天地间自在遨游了。

4. 作品点评

此诗作为骚体诗,这类文体自魏晋以后沉寂了四五百年,直到李白笔下才以新的面貌重现。这首诗在句式、语言、音节和韵味上极具特色:它淋漓尽致、自由奔放,既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又有宏大的气势;通过一些模糊、微妙、朦胧的意象,营造出如梦境般的艺术效果;构思新奇,情感充沛,读来气势逼人。李白选择这种古老的文学形式,是因为他当时的处境和心境与屈原十分相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古今诗人有《离骚》体者,惟李白一人,虽老杜亦无似《骚》者……《鸣皋歌》云:“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蝘蜓嘲龙,鱼目混珍。嫫母衣锦,西施负薪。”如此等语,与《骚》无异。

宋曾季狸《艇斋诗话》

# 范云:此篇稍长,而词意易见。要亦楚人之流也。唯其有“蝘蜓”、“鱼目”、“巢由”、“夔龙”等语,故前辈尝称之。然此实非太白之用意,妙处不在此也。与《远别离》篇皆佳,而彼深矣。

明高棅《唐诗品汇》

# 蒋仲舒曰:句法短长,全以调胜,如南郭隐几,声振响答皆奇。后固于鳞所谓“强弩之末,英雄欺人,杂以长语”者也。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

# 太白以《百忧》等篇拟《风》、《雅》,《鸣皋》等作拟《离骚》,俱相去悬远;乐府奇伟高出六朝,古质不如两汉,较输杜一筹也。

明胡应麟《诗薮》

# 太白《鸣皋歌》虽木乎《骚》,而精彩绝出,自是太白手笔。

明许学夷《诗源辨体》

# 通篇仿《楚辞》意,发衰世之慨。观“鸡聚族”以下数语,其作于天宝杨、李用事之时乎?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若太白短篇佳矣,乃其《蜀道难》、《鸣皋歌》、《梦游天姥吟》诸篇,亦何遽不如子美长歌。读二家诗者,勿随人看场可也。

明末清初贺贻孙《诗筏》

# 叠四句而以五句为一韵,又非骚人之法,且多对仗,则亦太白之古诗耳。

清昌祺《删定唐诗解》

# 叠四句而以第五句为一韵;四句之中,又成二韵,变化已极(“玄猿”四句下)。此一段写送别以后,幽居寂寞之况,恰好引起下段(“望不见兮”句下)。学楚骚而长短疾徐,纵横驰骤,又复变化其体,是为仙才。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晁补之曰:“李白天才俊丽,不可矩矱,然长于诗,而文非其所能也。赋近于文,故白《大鹏赋》辞非不壮,不若其诗盛行于世。至《鸣皋歌》一篇,本末《楚辞》也,而世误以为诗,因为出之,其略曰:”蝘蜓嘲龙,鱼目混珍。嫫母衣锦,西施负薪。”此谆谆效屈原《卜居》及贾谊《吊屈原》语,而白才自逸荡,故或离而去之云。”《楚辞后语》曰:“白天才绝出,尤长于诗,而赋不能及晋魏,独此篇近《楚辞》,然归来子犹以为白才自逸荡,故或离而去之,亦为知言云。”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 作骚体便觉屈原、宋玉去人不远,其不规规步趋处,正是其才高气逸为之耳。“望不见兮”一段,写出幽居寂宽之况,兴起下文,脉络相贯。陈绎曾谓:“白诗机风骚,宗汉、魏,善于掉弄,造出奇怪,惊心动目,忽然撇出,妙入无声。”其知言者乎!王世贞以为“歌行纵横,往往强弩之末,间以长语,英雄欺人”,是不知其错落变化自有天然节奏,而轻议之也。

清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 此诗声响,逼似《九辩》。

清王有宗《十八家诗钞评注》

# 亦八韵一派,稍有奇致。

清王闿运《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 吴先生曰:“天籁嘈嘈”,谓帝旁谗口也;沧海波涛,猿罴咆骇,状天籁也(“骇胆栗魄”二句下)。以上喻仕途危险,明徵君远去之由(“峰峥嵘”二句下)。以上送行之地(“送君”十二句下)。“望不见兮”以下,写己之离忧。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八)》

下一篇:唐·李白《姑孰十咏·桓公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