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献长杨赋":以前我曾经在长安和扬雄一样献《长杨赋》,
# 长杨赋:西汉时扬雄的一篇辞赋。《汉书·扬雄传》: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召雄待诏承明之庭,从至射熊馆还,上《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讽。
"天开云雨欢":如天降甘霖般令人欢欣。
"当时待诏承明里":那时我在承明殿担任翰林待诏,
# 承明:即承明殿。颜师古注:“承明殿,在未央宫。长杨,宫名也。在盩厔县中,有射熊馆。”李善曰:“诸以才术见知,直于承明,待诏即见,故曰特诏焉。”
"皆道扬雄才可观":朝廷中人都称赞我有扬雄之才。
"敕赐飞龙二天马":皇帝赐我两匹飞龙天马,
# 天马:御厩之马也。唐制,学士初入院,倒赐飞龙厩马一匹。,敕赐:“敕”在古代是和皇权联系在一起的,这里指皇帝赏赐。
"黄金络头白玉鞍":黄金打的络头,白玉做的鞍。
# 黄金络头白玉鞍:马之饰物。古乐府:“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吴均诗:“白玉镂衢鞍,黄金马脑勒。”
"浮云蔽日去不返":浮云遮蔽太阳一去不返,
# 浮云蔽日去不返:“浮云”二句:《文子》:“日月欲明,浮云蔽之。丛兰欲秀,秋风败之。”
"总为秋风摧紫兰":佞臣陷害,总像那萧瑟的秋风力摧紫色兰花。
"角巾东出商山道":我戴着隐士的头巾向东走出商山道,
"采秀行歌咏芝草":边采秀花,边行路,边歌咏芝草。
# 采秀行歌咏芝草:《楚辞》:“采三秀兮山间。”王逸注:“三秀,谓芝草也。”
"路逢园绮笑向人":途中偶遇园公、绮里季(商山隐士),
# 园绮:汉兴时有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用里先生四人,他们在秦时曾避入商洛深山,等待天下平定。
"两君解来一何好":两位先生解囊相助,多么美好啊。
"闻道金陵龙虎盘":听说金陵是个虎踞龙盘之地,
# 盘:意指“钟山龙蟠、石城虎踞”。,金陵:即今南京。
"还同谢脁望长安":我与谢朓一样遥望故都长安。
# 谢脁:南朝齐诗人,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千峰夹水向秋浦":千座山峰夹着溪流奔向秋浦,
# 秋浦:水名,在池州,秋浦县依此水立名。
"五松名山当夏寒":更有五松名山四季清凉,可消夏寒。
"铜井炎炉歊九天":铜矿井炼铜炉,热腾九天,
# 歊:《韵会》:“歊,炎气也”。,铜井:南陵有铜井山、出铜。《唐书·地理志》:南陵有铜官冶。《元和郡县志》:铜井山,在南陵县西南八十五里,出铜。《一统志》:铜官山,在铜陵县南十里,又名利国山。山有泉源,冬夏不竭,可以浸铁煮铜,旧尝于此置铜官场。
"赫如铸鼎荆山前":恍如黄帝在荆山铸鼎的壮烈场景。
# 荆山:在虢州湖城南、黄帝曾于此铸鼎。
"陶公矍铄呵赤电":陶安公精神矍铄,呼唤赤电火神,
# 陶公矍铄呵赤电:《列仙传》:陶安公者,六安铸冶师也。数行火,火一旦散,上行紫色冲天,公伏冶下求哀。须臾,赤雀止冶上,曰:“安公,安公,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至期赤龙至,大雨,而安公骑之东南上,一城邑数万人众共送视之,皆与辞诀云。矍铄,勇健貌,汉光武称马援语。
"回禄睢盱扬紫烟":火神回禄张牙舞爪,紫烟升腾。
# 睢盱:跋扈貌。《庄子》:“而睢睢,而盱盱。”郭象注:“睢睢、盱盱,跋扈之貌。”,回禄:火神。《左传》:“禳火于玄冥回禄。”杜预注:“回禄,火神。”
"此中岂是久留处":这里可不是久留之处,
"便欲烧丹从列仙":我欲炼丹修道,追随仙人而去。
"爱听松风且高卧":我爱听松风且喜松下高卧,
"飕飕吹尽炎氛过":清风扫尽暑热烦闷。
# 氛:一作“风”。虞蹇诗:“清风送凉气,薄暮荡炎氛。”,飕飕:象声词,形容风、雨声。《初学记》:小风曰飕。《水经注》:风飕飕而飀飀。
"登崖独立望九州":登高独立远眺九州,
"阳春欲奏谁相和":欲奏阳春白雪,有谁相和?
# 阳春:《新序》:“客有歌于郢中者,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而已。”
"闻君往年游锦城":听闻你昔日在成都受章仇尚书热情迎接,
# 锦城:即蜀郡成都府城。章仇尚书,章仇兼琼。《通鉴》:天宝五载,以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为户部尚书。《宝刻丛编》:章仇兼琼,鲁郡任城人,官至户部尚书、殿中监,谥曰忠。《三国志》:蔡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王粲在门,倒展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闻:听说。
"章仇尚书倒屣迎":章仇兼琼尚书对你佩服得不得了,对你倒屣相迎。
# 章仇尚书倒屣迎:章仇:复姓章仇。《通鉴》:天宝五载,以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为户部尚书。《宝刻丛编》:章仇兼琼,鲁郡任城人,官至户部尚书、殿中监,谥曰忠。《三国志》:蔡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王粲在门,倒展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
"飞笺络绎奏明主":并飞书奏章向明主皇上推荐你,
# 络绎:《韵会》:“络绎,连属不绝也。”
"天书降问回恩荣":天子还下诏天书降下恩荣。
"肮脏不能就珪组":可你却傲然不愿去当官,
# 珪组:指玉圭与印绶。引申指爵位、官职。,肮脏:高亢幸直之貌。
"至今空扬高蹈名":至今徒留隐士高名。
"夫子工文绝世奇":夫子你的文章举世奇绝,
"五松新作天下推":你在五松山的新作天下推举。
"吾非谢尚邀彦伯":我虽不及谢尚邀袁宏的雅事,
# 彦伯:袁宏的字。东晋时著名的文学家、更学家、玄学家。,谢尚:东晋人,谢鲲之子。精通音律、舞蹈、书法。
"异代风流各一时":但异代风流各一时,各领时代风骚。
# 异代风流各一时:邢邵《遗辛术书》:“足下今能如此,可谓异代一时。
"一时相逢乐在今":此刻相逢共醉当下,
"袖拂白云开素琴":衣袖轻拂展开素雅的琴,
"弹为三峡流泉音":弹奏一曲《三峡流泉》的音乐。
# 三峡流泉:《乐府诗集》:《琴集》曰:《三峡流泉》,晋阮咸所作也。
"从兹一别武陵去":自此一别如武陵人远遁桃源,
"去后桃花春水深":唯留春水桃花,怅惘无尽。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赠别诗。全诗介绍了诗人李白的人生经历,描绘了其仕途的兴衰沉浮、隐居生活的闲适,以及与杜秀才相逢相聚的欢乐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身遭遇的感慨、对现实的复杂心态,营造了一种跌宕起伏、孤独又洒脱的氛围,表达了李白对友人杜秀才的欣赏、赞美之情,以及离别时的不舍与对深厚情谊的期许。
2. 写作手法
用典:“昔献长杨赋,天开云雨欢。当时待诏承明里,皆道扬雄才可观”化用西汉扬雄的典故。扬雄曾作《长杨赋》讽谏成帝,后待诏承明殿(汉代宫廷藏书处),以文才著称。诗人借此暗指自己或友人曾有类似的献赋求仕经历,呼应文人凭借才华进入仕途的历史情境。虚实结合:“一时相逢乐在今,袖拂白云开素琴,弹为三峡流泉音”,聚焦当下与友人相逢的场景——拂云、开琴、弹三峡流泉曲,是真实可感的瞬间,为实写;“从兹一别武陵去,去后桃花春水深”,为虚写部分——由“今时相逢”转向“别后情境”,以桃花源的虚境想象分别后的未来,将现实的离别升华为对理想境界的共同追寻。
3. 分段赏析
“昔献长杨赋,天开云雨欢。当时待诏承明里,皆道扬雄才可观。”李白开篇以汉代扬雄作《长杨赋》获汉武帝赏识自比,说自己当年也曾在长安待诏承明殿,才华被众人认可,连皇帝都曾给予恩宠(“天开云雨欢”指君恩如雨露)。“敕赐飞龙二天马,黄金络头白玉鞍”更具体描绘受赏场景,骏马配金鞍,尽显风光。“浮云蔽日去不返,总为秋风摧紫兰”突然跌入失意。“浮云蔽日”喻指小人当道遮蔽君恩,“秋风摧紫兰”则以紫兰被秋风吹折,暗写自己遭谗被贬、离开长安的遭遇。前四句的荣光与后四句的落寞形成强烈对比,道尽仕途的大起大落。“角巾东出商山道,采秀行歌咏芝草。路逢园绮笑向人,两君解来一何好。”离开官场后,李白头戴角巾(隐士头巾)沿商山道东行,过起采芝草、歌山水的隐居生活,还以“商山四皓”(园公、绮里季等隐士)自比,调侃自己如他们般远离尘嚣。“闻道金陵龙虎盘,还同谢朓望长安。千峰夹水向秋浦,五松名山当夏寒。”他途经金陵(南京),见山势雄伟如龙虎盘踞,便像谢朓一样远眺长安;又沿秋浦河而行,见千峰夹水,五松山中夏日清凉,景物描写里藏着对长安的眷恋与漂泊的孤寂。“铜井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陶公瞿铄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转而描绘铜井(今安徽铜陵)的冶炼场景,炉火冲天如上古铸鼎,工匠(陶公)精神矍铄,火焰(回禄为火神)翻腾紫烟,画面炽热壮阔,却也暗含“此中岂是久留处,便欲烧丹从列仙”的感慨——现实虽壮观,他却想寻仙炼丹逃离尘世,流露对现实的矛盾心态。“爱听松风且高卧,飕飕吹尽炎氛过。登崖独立望九州,阳春欲奏谁相和。”先写自己听松风高卧,借风声吹散暑气,登崖望天下却感慨无人听懂自己的“阳春白雪”,孤独感再次浮现。“闻君往年游锦城,章仇尚书倒屣迎。飞笺洛绎奏明主,天书降问回恩荣。”说杜秀才曾游成都,被章仇尚书(章仇兼琼)热情接待,奏章频频上达天听,获皇帝垂问恩宠。但“肮脏不能就圭组,至今空扬高蹈名”笔锋再转,赞杜秀才性情刚直(“肮脏”指刚正),不愿为官(“圭组”指官印),宁可空留高蹈之名,也不折腰权贵,这与李白自身的傲骨相呼应。“夫子工文绝世奇,五松新作天下推。”直接夸赞杜秀才文才绝世,《五松》新作被天下推崇,可见李白对其才华的认可。“吾非谢尚邀彦伯,异代风流各一时。”李白自谦说自己不像东晋谢尚赏识袁宏(彦伯)那样有知遇之恩,但两人虽处不同时代,却同样风流有才。“一时相逢乐在今,袖拂白云开素琴,弹为三峡流泉音。”转而写当下相逢的快乐:袖拂白云,弹奏《三峡流泉》琴曲,画面飘逸洒脱,尽显知己相聚的默契。“从兹一别武陵去,去后桃花春水深”以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作结,说此次离别后,自己将如入武陵桃花源,而桃花流水将伴友人远去,既含离别不舍,也以春水深流喻情谊长远,余味悠长。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虽然因频繁用典,读起来稍显生涩,理解门槛高了些。不过细细琢磨会发现,这些典故可不是简单堆砌,而是实实在在给诗增添了厚度,诗人想表达的志向、情感,也都藏在这些典故里了,让看似随意“闲聊”的文字,变得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