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江上柳":汉阳江上的柳树,
"望客引东枝":像是知道有客人眺望,将枝条引向东方。
# 东枝:江夏在汉阳东,故看到的是向东之枝。,望客:盼望我过江来做客。
"树树花如雪":每棵柳树上的花像雪一样洁白,
"纷纷乱若丝":纷纷飘落,如同纷乱的丝线。
"春风传我意":春风替我传递心意,
"草木别前知":草木在我离别之前就已感知。
# 别前知:一作发前墀。
"寄谢弦歌宰":寄语并感谢你这位以礼乐治理的官员(王宰),
# 弦歌宰:子游为武城宰,以礼乐施教化,孔子闻而称焉。
"西来定未迟":我向西而来拜访你一定不会太迟。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拟人:“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将汉阳江上的柳树拟人化,说柳树像是知道有客人在眺望,特意把枝条引向东边,赋予柳树人的感知和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柳树仿佛对诗人有所回应,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比喻:“树树花如雪,纷纷乱若丝”,把柳树上的花朵比作雪,飘落的状态比作纷乱的丝线,形象地描绘出柳花纷纷飘落的情景,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柳花的洁白、轻盈与繁多,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
2. 分段赏析
首联:“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诗人开篇点明所望之景为汉阳江上的柳树,独特之处在于赋予柳树人的情感,仿佛柳树知道诗人在眺望,主动将枝条引向诗人所在的东边。这种拟人化的描写,不仅生动地写出柳树的姿态,更巧妙地引出诗人与柳树之间的情感联系,为下文借柳抒情埋下伏笔,同时也营造出一种亲切而独特的氛围。颔联:“树树花如雪,纷纷乱若丝”,此联具体描绘柳花的形态。诗人用两个生动的比喻,将柳花比作雪,突出其洁白的颜色;又将纷纷飘落的柳花比作纷乱的丝线,展现出柳花飘落时的轻盈与繁多。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充满动感和美感的画面,让读者如临其境,感受到春天柳树的生机勃勃,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一份迷离的意境,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做铺垫。颈联:“春风传我意,草木别前知”,诗人展开奇特的想象,让春风作为自己情感的使者,去传递自己对友人的心意。同时认为草木在自己离别之前就已经感知到这份情感,进一步强调了情感的强烈与真挚。这种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和意识的写法,是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典型体现,使诗歌充满了奇幻色彩,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尾联:“寄谢弦歌宰,西来定未迟”,“弦歌宰”点明王宰的身份,可能是一位以礼乐治理地方的官员。诗人在此向王宰致意,告知对方自己西来拜访一定不会太迟,直接表达出对与友人相见的期待,收束全诗,使诗歌的情感落点清晰,展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上一篇:唐·李白《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
下一篇:唐·李白《早过漆林渡,寄万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