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ú
láng
zhì
西
sài
驿
péi
yǐn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yáng
fān
jiè
tiān
fēng
shuǐ
驿
huǎn
píng
míng
西
sài
xiān
tóu
shā
bàn
huí
luán
yǐn
qún
fēng
héng
chǔ
shān
duàn
pīng
chōng
wàn
huì
zhèn
bǎi
chuān
mǎn
lóng
guài
qián
míng
shí
jiù
yán
hàn
xíng
wàng
léi
ān
zhān
sàn
niǎo
tiān
cháng
rén
chóu
chūn
guāng
duǎn
kōng
jiāng
pàn
yín
ěr
jiāng
nán
guǎn

译文

扬帆之船借天风航行,最好慢点到达下一个水驿,能拖多迟拖多迟。天刚刚亮到达西塞山,已比同是流放的伙伴先到。两岸群峰回峦,山势横亘,仿佛把楚地的山脉都截断了。水流冲击万条深壑,响声如雷,百川汹涌,波浪滔天。龙怪潜伏于溟波,等待时机来救炎旱之灾。我们久盼雷鸣雨落,可又怎么能让甘霖滋润这干涸的一切呢。此一去,鸟都埋怨天路悠长,我更忧愁春光短暂。我且模仿屈原的泽畔吟,寄给你用江南管弦配配乐,看好不好吟唱。

逐句剖析

"扬帆借天风":扬帆之船借天风航行,

"水驿苦不缓":最好慢点到达下一个水驿,能拖多迟拖多迟。

"平明及西塞":天刚刚亮到达西塞山,

"已先投沙伴":已比同是流放的伙伴先到。

# 投沙伴:指汉政治家、文学家贾谊。投:抛弃。沙:长沙。贾谊被权贵排挤滴贬到长沙,他曾作赋吊念屈原。在此借喻裴隐。

"回峦引群峰":两岸群峰回峦,

"横蹙楚山断":山势横亘,仿佛把楚地的山脉都截断了。

"砯冲万壑会":水流冲击万条深壑,

# 砯:水击山岩声也。

"震沓百川满":响声如雷,百川汹涌,波浪滔天。

"龙怪潜溟波":龙怪潜伏于溟波,

"俟时救炎旱":等待时机来救炎旱之灾。

# 俟:一作候。

"我行望雷雨":我们久盼雷鸣雨落,

"安得沾枯散":可又怎么能让甘霖滋润这干涸的一切呢。

"鸟去天路长":此一去,鸟都埋怨天路悠长,

"人愁春光短":我更忧愁春光短暂。

# 愁:一作悲。

"空将泽畔吟":我且模仿屈原的泽畔吟,

# 泽畔吟:《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后常把谪官失意时所写的作品称为“泽畔吟”。。

"寄尔江南管":寄给你用江南管弦配配乐,看好不好吟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李白在流放途中到达西塞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扬帆借天风。”“回峦引群峰。”“鸟去天路长。”等,展现了诗人对流放生涯的孤独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诗人通过“空将泽畔吟,寄尔江南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屈原的敬仰。通过“扬帆借天风。”“水驿苦不缓。”等描写,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内心的孤独。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低回婉转,展现了李白复杂的内心世界,有挥之不去的伤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行旅诗。描绘了扬帆缓行、西塞山景色、楚山壮水等行旅途中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孤独的流放生涯,营造出内心激荡又略带干涸无奈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目的地的复杂情感、对时光生命流逝的感叹,以及通过仿屈原泽畔吟致敬先贤、抒发自身情怀的思绪,蕴含着挥之不去的伤感。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对旅途景色的描写,“砯冲万壑会,震沓百川满。”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内心的孤独、愁绪相结合,借景抒发对流放生涯的感慨。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扬帆借天风,水驿苦不缓。”诗人扬帆起航,借助天风前行,但水驿的行程却显得格外匆忙,难以放慢速度。这一联既描绘了行船的景象,也隐含了诗人对流放之路的无奈与急迫。第三、四句:“平明及西塞,已先投沙伴。”天刚亮时,诗人已抵达西塞山,比其他流放的同伴更早到达。这里的“投沙伴”暗用了贾谊被贬长沙的典故,暗示诗人与友人同为逐臣,命运相似。第五、六句:“回峦引群峰,横蹙楚山断。”诗人描绘了西塞山的壮丽景色:群山连绵起伏,楚山的山势横亘断裂。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不安。第七、八句:“砯冲万壑会,震沓百川满。”水流冲击万壑,汇聚成汹涌的波涛,百川奔腾,声势浩大。诗人以壮阔的自然景象隐喻内心的澎湃与对未来的不确定。第九、十句:“龙怪潜溟波,俟时救炎旱。”传说中的龙潜伏在深海之中,等待时机拯救旱灾。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怀有救世济民的抱负。第十一、十二句:“我行望雷雨,安得沾枯散。”诗人渴望一场雷雨滋润干涸的心田,但又深知难以实现。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第十三、十四句:“鸟去天路长,人愁春光短。”鸟儿飞向远方,天路漫长;诗人感叹春光短暂,人生易逝。这一联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第十五、十六句:“空将泽畔吟,寄尔江南管。”表达诗人对自身遭遇的悲愤、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体现在困境中的自我抒发和情感寄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幼成令问》

下一篇:唐·李白《望汉阳柳色,寄王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