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令去彭泽":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
"茫然太古心":心境茫然,回归太古之心。
"大音自成曲":大音自成曲调,
"但奏无弦琴":只需弹奏无弦之琴。
"钓水路非远":垂钓的水路并不遥远,
"连鳌意何深":连鳌的意向多么深远。
"终期龙伯国":最终期望前往龙伯国,
"与尔相招寻":与你一同寻访。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赠别诗。当时皓因被诉讼而停官,李白在诗中借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典故,表达了对弟弟的理解和安慰,同时也展现出自己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诗中还提及垂钓连鳌、龙伯国等意象,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和对弟弟未来的期许。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豪迈飘逸,体现了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
2. 分段赏析
“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此句开篇引用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的典故,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回归到太古般纯真的心境。诗人借此典故,暗示弟弟皓虽被讼停官,但应像陶渊明一样,保持豁达、超脱的心境,不被世俗的纷扰所影响。“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此句进一步阐述豁达超脱的心境。“大音自成曲”寓意着自然的声音本身就是美妙的乐曲,不必刻意追求外在的形式。“但奏无弦琴”则强调不必在意世俗的评判和规则,像弹奏无弦琴一样,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在。这两句诗体现了李白诗歌豪迈飘逸的风格,同时也表达了对弟弟的劝慰之情。“钓水路非远,连鳌意何深。”此句通过垂钓连鳌的意象,展现出高远的志向。“钓水路非远”表示追求目标并非遥不可及,“连鳌意何深”则暗示着追求高远目标的决心和意义。诗人借此鼓励弟弟不要因眼前的挫折而气馁,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终期龙伯国,与尔相招寻。”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美好期许。“龙伯国”是神话中的国度,象征着高远、神秘的地方。“终期龙伯国,与尔相招寻”意味着诗人希望与弟弟一起追求高远的目标,实现人生理想,体现出诗人对弟弟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全诗通过对典故和意象的运用,体现了李白诗歌豪迈飘逸的风格,同时也表达了对弟弟的深厚情谊和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