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ēng
·
·
zhuāng
zhōu
mèng
dié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zhuāng
zhōu
mèng
dié
dié
wéi
zhuāng
zhōu
gèng
biàn
wàn
shì
liáng
yōu
yōu
nǎi
zhī
péng
lái
shuǐ
zuò
qīng
qiǎn
liú
qīng
mén
zhǒng
guā
rén
jiù
dōng
líng
hóu
guì
yíng
yíng
suǒ
qiú

译文

庄周梦见自己化为翩翩起舞的蝴蝶,醒后竟不知道是自己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事物总在不断变化之中,宇宙间万物没有例外。可知道蓬莱岛周围广邈的海水,也曾经变为清清的细水流。你看那长安东门边种瓜的老头,他当初就是秦朝的东陵侯。功名富贵莫不如此,笑看那营营之辈,临死前能带走什么!

逐句剖析

"庄周梦胡蝶":庄周梦见自己化为翩翩起舞的蝴蝶,

# 胡蝶:今写作“蝴蝶”。“庄周梦蝶”故事出自《庄子·齐物论》。

"胡蝶为庄周":醒后竟不知道是自己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

"一体更变易":事物总在不断变化之中,

# 一体更变易:谓一种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

"万事良悠悠":宇宙间万物没有例外。

# 万事良悠悠:谓世间万事万物都处在周流变化之中。

"乃知蓬莱水":可知道蓬莱岛周围广邈的海水,

# 乃知蓬莱水:“乃知”二句:即沧海变桑田的意思。

"复作清浅流":也曾经变为清清的细水流。

"青门种瓜人":你看那长安东门边种瓜的老头,

# 青门种瓜人:青门”二句:秦时,广陵人邵平为东陵侯,秦亡后,为平民,在青门外种瓜,瓜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青门,汉时长安城东门。

"旧日东陵侯":他当初就是秦朝的东陵侯。

"富贵故如此":功名富贵莫不如此,

# 故:一本作“固”。

"营营何所求":笑看那营营之辈,临死前能带走什么!

# 营营:往来盘旋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古风·庄周梦胡蝶》是唐代诗人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组诗中的第九首,体裁为五言古诗。此诗借庄周梦蝶的典故和东陵侯邵平的人生变化,表达了人生变幻无常的观点,体现出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并非一时一地之作,《古风·庄周梦胡蝶》为其中第九首。李白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一生渴望建功立业却仕途坎坷,在这种背景下,他对人生的无常有着深刻感悟,从而创作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开篇以“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引入,点明事物变化的主题;“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进一步阐述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以蓬莱海水变浅为例强化变化之意;“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讲述东陵侯邵平沦为种瓜人的人生转变;“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则点明富贵无常,不必汲汲追求的主旨。

2. 写作手法

用典:运用“庄周梦蝶”和“东陵侯邵平”的典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抽象的哲理变得具体可感。托物寓意:以蓬莱海水的变化象征世间万物的变迁,使诗歌更具形象性和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指出事物会相互转化,变化是永恒的,为全诗奠定了哲学思考的基调。“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以神话中蓬莱海水的变化为例,形象地说明万事万物都在变迁,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通过叙述邵平身份的巨大转变,从昔日的东陵侯到如今的青门种瓜人,具体展现了人生富贵的无常。“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总结前文,点明富贵不过如此虚幻无常,人们不必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忙碌奔波,表达出诗人对人生的超脱态度。

4. 作品点评

《古风・庄周梦胡蝶》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诗中巧妙融合哲学思考与文学创作,通过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事例,将人生无常的哲理阐述得深刻透彻。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意境开阔,既展现了李白豪放洒脱的诗风,又蕴含着他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超脱达观的态度,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古朗月行(节选)》

下一篇:唐·李白《笑歌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