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uī
láng
zhōng
zōng
zhī
yóu
nán
yáng
wèi
kǒng
qín
zhī
shān
rán
gǎn
jiù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zài
nán
yáng
chéng
wéi
cān
shān
jué
cuī
zōng
zhī
bái
shuǐ
nòng
yuè
shí
guò
tán
shàng
zòng
jiǔ
xiū
xiē
fàn
huáng
jīn
huā
tuí
rán
qīng
zhāo
cuī
shù
shēng
shū
piāo
liú
kǒng
qín
qín
cún
rén
shuí
chuán
guǎng
广
líng
sǎn
dàn
máng
shān
quán
shí
míng
chǎng
sǎo

译文

从前在南阳城的时候,只吃着独山的蕨菜。回忆起和崔宗之在一起,在白河边戏弄着洁白的月亮。那时经过菊潭边上,纵情饮酒没有停止的时候。泛舟于盛开的菊花丛间,醉倒间清越的歌声响起。忽然有一天像玉树般的你倒下,生死变化如此飘忽无常。你留给我这把孔子琴,琴还在,人却已逝。如今谁来传承《广陵散》,只能对着你在邙山的尸骨痛哭。墓穴什么时候才能重见光明呢?终究归于狐兔的洞穴。

逐句剖析

"昔在南阳城":从前在南阳城的时候,

"唯餐独山蕨":只吃着独山的蕨菜。

"忆与崔宗之":回忆起和崔宗之在一起,

"白水弄素月":在白河边戏弄着洁白的月亮。

# 白水:即淯水也。《一统志》:淯水,在南阳府城东三里,俗名白河。

"时过菊潭上":那时经过菊潭边上,

"纵酒无休歇":纵情饮酒没有停止的时候。

# 纵酒:出《史》、《汉》《田儋传》。颜师古曰:纵,放也,放意而饮酒也。

"泛此黄金花":泛舟于盛开的菊花丛间,

# 泛此黄金花:陶潜诗:“泛此忘忧物。”

"颓然清歌发":醉倒间清越的歌声响起。

"一朝摧玉树":忽然有一天像玉树般的你倒下,

"生死殊飘忽":生死变化如此飘忽无常。

"留我孔子琴":你留给我这把孔子琴,

"琴存人已殁":琴还在,人却已逝。

"谁传广陵散":如今谁来传承《广陵散》,

"但哭邙山骨":只能对着你在邙山的尸骨痛哭。

"泉户何时明":墓穴什么时候才能重见光明呢?

"长扫狐兔窟":终究归于狐兔的洞穴。

# 扫:一作归。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为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是一首悼念挚友崔宗之的五言古诗。诗中通过追忆与友人共游南阳的月下戏水、菊潭纵酒等场景,展现了两人的深厚情谊。友人离世后,李白抚琴感旧,借“孔子琴”“广陵散”等意象,抒发了物是人非、生死无常的悲痛。全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运用借物抒情、以乐景衬哀情等手法,将友情、生死、孤独等主题融为一体,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也寄寓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为悼念亡友崔宗之而作。二人曾同游南阳,共饮畅游,崔宗之赠其孔子琴。后宗之早逝,李白抚琴追忆往昔,感怀生死相隔,遂以诗抒发哀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物抒情:以“孔子琴”为情感载体,通过“琴存人已没”的物是人非,寄托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物在人亡的悲凉。以乐景衬哀情:描绘昔日共饮泛舟、清歌狂放的欢乐场景,反衬友人离世后“泉户何时明”的凄凉,强化了生死离别的悲痛。

2. 分段赏析

“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开篇以“南阳城”点明地点,追忆与友人共游的过往。“独山蕨”以简朴的食物象征二人清雅脱俗的生活情趣,同时为后文的情感铺垫基调。“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描绘出一幅月下戏水的画面,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悠远。此句不仅展现了两人的亲密无间,也暗含对友人才华与品格的赞美。“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勾勒出二人纵情山水、饮酒赋诗的洒脱生活。“无休歇”三字,既表现了两人的豪放不羁,也传达出对往昔时光的无限怀念。“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黄金花”以鲜明的意象渲染秋日菊潭之美,“颓然清歌”则生动刻画了二人醉后放歌的率真之态。此句进一步以乐景衬哀情,为后文的转折蓄势。“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以玉树喻友人,凸显其高洁品格与早逝的惋惜。“生死飘忽”直抒人生无常之痛,情感由乐转哀,过渡自然,令人感同身受。“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没。”“孔子琴”作为二人友情的象征,承载着深厚的情感。“琴存人已没”以物是人非的对比,将悲痛推向高潮,语言简练却直击人心。“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借“广陵散”这一名曲来比喻友人的高洁才情,“邙山骨”则暗指友人长眠之地。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逝去的哀痛,也隐含了对知音难寻的孤独感慨。“泉户何时明,长归狐兔窟。”诗中“泉户”喻指友人墓冢,“狐兔窟”渲染墓地的荒凉凄冷。结句以问句形式,抒发了对友人离世的无限哀思与对生死永恒的悲叹,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一)》

下一篇:唐·李白《古朗月行(节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