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后乱天纪":殷朝的君主扰乱了自然的法则,
# 天纪:天道纪纲。,殷后:指商纣王。
"楚怀亦已昏":楚国的怀王也已昏庸不明。
# 楚怀亦已昏:战国时楚怀王不听屈原苦谏,为秦说客张仪所骗,最后客死秦国。
"夷羊满中野":邪恶的小人充斥了整个原野,
# 夷羊满中野:贤人用非其所。夷羊:神兽。这里喻贤人。
"菉葹盈高门":恶草长满了权贵的大门。
# 菉葹盈高门:喻坏人得以重用。菉葹:两种恶草。
"比干谏而死":比干因直言进谏而被纣王杀害,
# 比干谏而死:《史记·殷本纪》:纣愈淫乱不止。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屈平窜湘源":屈原被流放至湘江源头。
"虎口何婉娈":在猛虎的口中,贤臣何其柔顺屈从,
# 虎口何婉娈:意即虎口贪生。婉娈:爱慕难舍。
"女媭空婵媛":女媭徒然地悲叹忧愁。
# 女媭空婵媛:《离骚》:女媭之婵媛兮,申申以詈予。王逸注:女媭,屈原姊也。言姊劝屈原不必苦谏楚怀王。
"彭咸久沦没":彭咸早已沉没于水底,
# 彭咸:传说中的殷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离骚》:虽不周(同)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此意与谁论":我的这份心意又能与谁诉说呢。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史抒怀题材的诗。诗中描绘了殷纣王与楚怀王昏庸无道的历史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忠臣遭难的深切同情与愤慨,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高尚情操和正义的执着追求。
2. 写作手法
用典:“比干谏而死”巧用比干典故,比干是商纣王叔父,忠君直谏,却被纣王剖心而死。借比干之死,影射当时统治者昏庸残害忠良,表对正直之士不幸的同情。“屈平窜湘源”巧用屈原典故,屈原为楚国贤臣,遭贵族排挤、楚怀王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自尽。以屈原被流放湘江流域,说明统治者不识贤才、放逐忠良,抒愤懑之情。“女媭空婵媛”巧用女媭典故,女媭是屈原姐姐,曾劝诫被放逐的屈原明哲保身,但未被采纳。“空”字体现劝诫无果,侧面反映屈原坚定,叹贤才难被理解、命运悲。“彭咸久沦没”巧用彭咸典故,彭咸是殷朝贤大夫,因谏君不被采纳,绝望投水自尽。以彭咸悲剧结局,感慨正直贤能在黑暗社会难施展抱负、遭遇不幸,表无奈悲愤。
3. 分段赏析
“殷后乱天纪,楚怀亦已昏”,李白以殷纣王与楚怀王起笔,直指两位君主昏庸无道,扰乱朝纲,奠定了全诗批判昏君、感慨贤臣不遇的基调。语言凝练,开篇即显沉痛之情。“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运用象征手法,“夷羊”喻奸邪小人,“菉葹”指恶草,形象描绘了小人充斥朝廷、贤良被逐的社会现实,语言生动,对比鲜明,表达了诗人对黑暗政治的强烈不满。“比干谏而死,屈平窜湘源”,通过比干因直言进谏被纣王杀害、屈原遭谗言被流放湘江的典故,具体展现了忠臣遭遇不幸的悲惨命运,语言悲壮,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忠臣的深切同情。“虎口何婉娈,女媭空婵媛。彭咸久沦没,此意与谁论”,前句以“虎口”喻危险境地,“婉娈”形容贤臣在困境中的无奈与哀怨;后句借彭咸自沉明志却无人理解的悲剧,抒发了诗人对于坚守正义却无人共鸣的孤独与悲叹。语言含蓄,意蕴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高尚情操和正义的执着追求。
# 萧士赟注:此诗,比兴之诗也。其作于贬责张九龄之时乎?……太白此诗哀思怨怒,有感于时事而作。
宋杨齐贤《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 此叹明皇拒直谏之臣,张九龄、周子谅俱窜死也。
清陈沆《诗比兴笺》
# 忠不见容。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上一篇:唐·李白《秀华亭》
下一篇:唐·李白《越中览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