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óng
wáng
chāng
líng
sòng
xiāng
guī
guì
yáng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qín
jiàn
cǎo
chǔ
yáo
duì
qīng
zūn
jiǔ
ěr
zhè
nán
yuán
luó
yǐn
yóu
huái
怀
míng
zhǔ
ēn
chóu
chú
gōng
liàn
cāng
zhōu
yán
zhōng
rán
xīn
yún
hǎi
shàng
tóng
fēi
fān
xiāng
nǎi
qiǎn
yōu
guì
yǒu
fāng
gēn
ěr
jiā
zài
xiāo
xiāng
chuān
qīng
shā
bái
shí
cháng
shā
biān
zuó
mèng
jiāng
huā
zhào
jiāng
zhī
zhèng
dōng
chuāng
qián
jiào
lái
wǎng
xīn
yōu
rán
hún
suí
yuè
niǎo
fēi
nán
tiān
qín
yún
lián
shān
hǎi
xiāng
jiē
guì
shuǐ
héng
yān
shè
sòng
jūn
lìng
rén
chóu
fēng
fān
máng
máng
zhōu
chūn
tán
qióng
cǎo
绿
zhé
西
cháng
ān
míng
yuè
lóu

译文

秦地已经是春天,碧草满地,我唱楚谣为你劝酒,一定要干掉这一樽。你手举酒杯却不饮,你在想什么,在想故乡南园的鹧鸪啼叫。我想去罗浮山隐居,可是明主的恩情尚未回报,一时间也走不了。我思想踌躇,还留恋朝廷,辜负我希望隐居的诺言。但是我毕竟是无心之云,终究要与你海上同飞翔的。估计我们相会的时间不会太遥远,幽香的桂花树毕竟有自己的芳根沃土,不与小人同污。你家住那里?在遥远的潇湘,长江边的青莎白石是你生长的地方。你昨夜一定梦见江上的红日把江边的花儿照耀得那么绚烂,东窗前的花儿也怒放了几枝,妻子想你了。睡醒以后是不是就恨不能马上飞回家乡,心情悠然,你的魂儿早就随越鸟飞回南天家乡。秦云连山就像海涛相接,桂林山水烟雾渺茫,难以跋涉。此次送君让人忧愁,风帆茫茫,隔着河洲。家乡春潭的琼草正绿得可爱吧,别忘记折几支,西寄长安明月楼李白收。

逐句剖析

"秦地见碧草":秦地已经是春天,碧草满地,

"楚谣对清樽":我唱楚谣为你劝酒,一定要干掉这一樽。

"把酒尔何思":你手举酒杯却不饮,你在想什么,

"鹧鸪啼南园":在想故乡南园的鹧鸪啼叫。

"余欲罗浮隐":我想去罗浮山隐居,

#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增城东。

"犹怀明主恩":可是明主的恩情尚未回报,一时间也走不了。

"踌躇紫宫恋":我思想踌躇,还留恋朝廷,

# 紫宫:指皇宫。

"孤负沧洲言":辜负我希望隐居的诺言。

# 沧洲:泛指隐士的居处。

"终然无心云":但是我毕竟是无心之云,

"海上同飞翻":终究要与你海上同飞翔的。

"相期乃不浅":估计我们相会的时间不会太遥远,

"幽桂有芳根":幽香的桂花树毕竟有自己的芳根沃土,不与小人同污。

# 幽桂:《楚辞·招隐士》中有“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句。

"尔家何在潇湘川":你家住那里?在遥远的潇湘,

# 潇湘:指湘江。

"青莎白石长沙边":长江边的青莎白石是你生长的地方。

# 青莎: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潮湿地区或河边的沙滩上。

"昨梦江花照江日":你昨夜一定梦见江上的红日把江边的花儿照耀得那么绚烂,

# 日:一作月。

"几枝正发东窗前":东窗前的花儿也怒放了几枝,妻子想你了。

"觉来欲往心悠然":睡醒以后是不是就恨不能马上飞回家乡,

"魂随越鸟飞南天":心情悠然,你的魂儿早就随越鸟飞回南天家乡。

"秦云连山海相接":秦云连山就像海涛相接,

"桂水横烟不可涉":桂林山水烟雾渺茫,难以跋涉。

# 桂水:源头在郴州桂东县小桂山,到衡州府城北和潇湘合流。

"送君此去令人愁":此次送君让人忧愁,

"风帆茫茫隔河洲":风帆茫茫,隔着河洲。

"春潭琼草绿可折":家乡春潭的琼草正绿得可爱吧,

"西寄长安明月楼":别忘记折几支,西寄长安明月楼李白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包含一首五言古诗和一首七言古诗。第一首诗描绘诗人在秦地面对碧草、以清酒伴楚谣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念,期许彼此情谊深厚、共守高洁之志。第二首诗寄托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希望将思念西寄至长安的明月楼,展现出对友情的珍视与不舍。此时,诗人虽有思归心情,却并不急迫,也没有明显受排挤的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含一首五言古诗和一首七言古诗,创作于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三年)之前,早于《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这是李白众多写给亲戚、家族成员的送别诗之一,诗中族弟李襄生平不详。从诗题可知,此二诗是作者与王昌龄共同送别李襄离开长安前往桂阳隐逸时,二人各自所作的两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五言古诗和七言送别诗,作于743年前,为李白与王昌龄送别李襄赴桂阳隐逸时所作(罗浮山为葛洪隐居地)。诗中绘秦地碧草、清酒伴楚谣之景,显南国情调;体现李白归隐愿难偿、怀明主恩等复杂心情,及平和状态;营造惜友氛围,表达对友人深情、共守高洁的期许与对罗浮山的想念。

2. 分段赏析

诗的第一首开篇两句“秦地见碧草,楚谣对清樽”,描绘了离别场景:秦地的碧绿青草和饮酒对唱的楚地歌谣,形成鲜明的地域对比。景物“碧草”和“清樽”营造出南国悠闲氛围,人物在饮酒中流露出轻松对话的情绪。语言简洁,表达技巧上用景物渲染气氛,突出轻松基调。接下来的“把酒尔何思,鹧鸪啼南园”,聚焦于对话:诗人询问族弟饮酒时的思绪,鹧鸪鸟的啼叫增添南园生机。形象“鹧鸪”作为南国象征,语言亲切幽默,表达技巧上以鸟鸣烘托闲适心情,内容主题围绕友情交流。“余欲罗浮隐,犹怀明主恩”两句,直接抒发诗人内心:向往罗浮山隐居,却又难忘君主恩宠。形象“罗浮”代表隐逸理想,“明主恩”点出宫廷眷恋,表达技巧通过对比展现矛盾心理;思想感情上隐含归隐愿望与现实牵挂的平和冲突,但无急迫感。“踌躇紫宫恋,孤负沧洲言”深化矛盾:对紫宫(皇宫)的依恋令人犹豫,辜负了归隐沧洲的诺言。艺术手法用“踌躇”一词生动刻画心理状态,语言平实不啰嗦,主题揭示诗人内心挣扎,情绪尚显从容。结尾“终然无心云,海上同飞翻。相期乃不浅,幽桂有芳根”,以云和飞鸟比喻自由,相约未来重聚;形象“无心云”象征无拘无束,“幽桂”寓意深厚友情芳香常在。表达技巧借物抒情,语言明快幽默,思想感情归结为乐观期待,整体情绪平和。第二首起句“尔家何在潇湘川,青莎白石长沙边”,点明族弟归乡处:潇湘水畔的青莎白石边。景物“青莎”“白石”描绘湘南风光,语言生动,表达技巧以问句开篇,引发联想;内容主题紧扣送别地点。“昨梦江花照江日,几枝正发东窗前”转入梦境:江边花枝映日,窗前绽放。形象“江花”象征生机,艺术手法以梦境虚写现实,语言优美;思想感情透出对南国的向往。“觉来欲往心悠然,魂随越鸟飞南天”承上启下:梦醒后心思悠然,魂随越鸟南飞。表达技巧用“魂随”拟人化,增强情感流动;人物情绪闲适,内容主题过渡到送别行动。“秦云连山海相接,桂水横烟不可涉”描绘阻隔:秦地云山连绵,桂水烟波难渡。景物“秦云”“桂水”形成空间对比,语言简练;表达技巧以山水象征离别愁绪,主题强调归途遥远。“送君此去令人愁,风帆茫茫隔河洲”直抒离愁:风帆远隔河洲,引发愁思。形象“风帆”动态鲜明,艺术手法寓情于景;思想感情流露淡淡忧伤,但无激烈情绪。末句“春潭琼草绿可折,西寄长安明月楼”,以折草寄情收尾:春潭绿草可折,遥寄长安明月楼。景物“琼草”象征友情长青,语言带幽默寄望;表达技巧用寄物传情,主题升华到友情永恒,整体情绪平和乐观。组诗展现李白思归而不急迫的矛盾心理,语言风趣,南国情调浓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情出至悃,故同调警绝。

明高棅《批点唐诗正声》

# 周珽曰:首为己问弟之辞;次为弟自述梦中所见与梦觉急归情思;末致相送之意,冀弟还相忆也。机局斩新,破空而行,珠圆玉润。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笔妙从空中飞舞,步步引入,往复不尽(“昨梦江花”句下)。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 一读使人情思蔼然(“风帆茫茫”句下)。

不详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宣城哭蒋征君华》

下一篇:唐·李白《古风(其三十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