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bié
cóng
shēng
gāo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gāo
tài
shān
fán
xián
shēng
míng
yuè
shēng
jià
dòng
tiān
mén
néng
chéng
zhái
xiāng
jiǎn
wèi
yáng
yuán
guǎ
chóu
lüè
gōng
míng
ān
suǒ
cún
zhì
shéng
qióng
yuán
zhōng
jùn
kōng
táng
shàng
zuì
rén
xuān
huáng
jīn
jiǔ
qìng
wèi
bào
jiāo
ēn
wén
jūn
lǒng
西
xíng
shǐ
使
jīng
xīn
hún
ěr
gòng
piāo
yáo
yún
tiān
fēi
fān
jiāng
shuǐ
liú
huò
juǎn
xīn
nán
lùn
pín
jiā
xiū
hào
zhuō
jué
fán
sān
zhāo
kōng
cuò
duì
fàn
què
cán
yuān
xiào
fēi
shēng
shì
duō
kuò
wàn
fèn
xiàng
shuí
kāi
huō
tiān
yún
shēn
nǎi
háo
jiàn
duān
tài
bāo
kuò
dào
lín
kōng
chóu
gān
dǎn
chǔ
yuè
shān
qīn
chóu
yún
lóng
ruò
xiāng
cóng
míng
zhǔ
huì
jiàn
shōu
chéng
gōng
jiě
xiāng
fǎng
访
shuǐ
táo
huā
liú

译文

鱼的眼珠即使堆得比泰山还高,却哪里比得上一块美玉,贤甥就是珍贵的明月珠,声望和身价振动了天门。一定会成为我家的宰相外甥,声望和身价振动了天门。再看看我自己却缺少良谋大略,至今仍未取得功名。真想像赌博一样奋力一掷五木,我的处境好似被绳拴任的猿猴,穷途末路。榴头没有池骋干里的骏马,堂上充满醉酒的狂呼。黄金早已挥撒全无,为了酣报故友的恩情。听说你要去陇西郡,真使我心里吃惊不已。我与你是飘泊的人,如今又要分手各奔前途。江水流淌有时会时弯时曲,我的心绪却难以一一发泄。贫困的人家难于好客,笨嘴人总会感到言词繁绮。徒然让你冷落寂寞了三日,对着蒲饭惭愧自己的无能。嘲笑自己不是个大丈夫,生活中充满了勤劳辛苦。心里番积着不尽的忧愁,发泄给谁才使自己获得解脱。天地如同一片小小的浮云,我如同细微的毫毛尖。看起来天地似乎无边无际,然而天地又被笼括进太虚。不要说什么越走越远,面对分离的岔路口心中又充满忧愁。你我肝胆相近,不似楚越两地一样隔远,远离山河却如同盖一床被褥。如果有一天风云际会,圣明的君主还会把我起用。功成名就时,你如果想起要寻找我,我正在一溪清流、两岸桃花的世外隐居。

逐句剖析

"鱼目高泰山":鱼的眼珠即使堆得比泰山还高,

# 鱼目高泰山:“鱼目”二句:鱼目高高堆如泰山也不如一片玉。鱼目:鱼的眼珠子。一说鱼目指夜明珠。

"不如一玙璠":却哪里比得上一块美玉,

# 玙璠:美玉。

"贤甥即明月":贤甥就是珍贵的明月珠,

# 明月:珍珠名。

"声价动天门":声望和身价振动了天门。

"能成吾宅相":一定会成为我家的宰相外甥,

"不减魏阳元":声望和身价振动了天门。

# 阳元:晋人魏舒,字阳元。《晋书·魏舒传》: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谓应之。舒曰:“当为外氏成此宅相。”

"自顾寡筹略":再看看我自己却缺少良谋大略,

# 寡筹略:少谋略。筹略:筹画,谋略。

"功名安所存":至今仍未取得功名。

"五木思一掷":真想像赌博一样奋力一掷五木,

# 五木:古代博具以所木为子,一具五枚。古博戏樗蒲用五木掷采打马,其后则掷以决胜负。后世所用骰子相传即由五木演变而来。

"如绳系穷猿":我的处境好似被绳拴任的猿猴,穷途末路。

"枥中骏马空":榴头没有池骋干里的骏马,

"堂上醉人喧":堂上充满醉酒的狂呼。

"黄金久已罄":黄金早已挥撒全无,

"为报故交恩":为了酣报故友的恩情。

"闻君陇西行":听说你要去陇西郡,

# 陇西:郡名,唐陇右道有陇西郡,即渭州,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

"使我惊心魂":真使我心里吃惊不已。

"与尔共飘飖":我与你是飘泊的人,

# 飘飖:流落,飘泊。

"云天各飞翻":如今又要分手各奔前途。

"江水流或卷":江水流淌有时会时弯时曲,

"此心难具论":我的心绪却难以一一发泄。

"贫家羞好客":贫困的人家难于好客,

# 家:一作“居”。

"语拙觉辞繁":笨嘴人总会感到言词繁绮。

"三朝空错莫":徒然让你冷落寂寞了三日,

# 错莫:犹落寞,冷落之意。,三朝:即三日之义。

"对饭却惭冤":对着蒲饭惭愧自己的无能。

# 饭:一作“饮”。

"自笑我非夫":嘲笑自己不是个大丈夫,

# 非夫:非丈夫。

"生事多契阔":生活中充满了勤劳辛苦。

# 契阔:勤苦,劳苦。《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毛传:“契阔,勤苦也。”

"蓄积万古愤":心里番积着不尽的忧愁,

"向谁得开豁":发泄给谁才使自己获得解脱。

# 开豁:解除,消除之意。

"天地一浮云":天地如同一片小小的浮云,

# 浮云:喻不值得关心之事。

"此身乃毫末":我如同细微的毫毛尖。

# 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十分细微。

"忽见无端倪":看起来天地似乎无边无际,

# 端倪:头绪,边际。

"太虚可包括":然而天地又被笼括进太虚。

# 太虚:谓气这一宇宙万物最原始的实体。

"去去何足道":不要说什么越走越远,

"临歧空复愁":面对分离的岔路口心中又充满忧愁。

"肝胆不楚越":你我肝胆相近,不似楚越两地一样隔远,

# 肝胆不楚越:“肝胆”二句:《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乡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山河亦衾裯":远离山河却如同盖一床被褥。

# 衾裯:被子和帐子。

"云龙若相从":如果有一天风云际会,

# 云龙:《易·乾》:“云从龙,风从虎。”云龙相从,喻君臣遇合。

"明主会见收":圣明的君主还会把我起用。

"成功解相访":功成名就时,你如果想起要寻找我,

"溪水桃花流":我正在一溪清流、两岸桃花的世外隐居。

# 桃花:此用东晋陶潜《桃花源记》典故。言其归隐之地。,溪:一作“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别从甥高五》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外甥高五的一首赠别诗。这首诗既表达离别之情,又称赞外甥品行,还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感慨。诗中似乎总结了他一生的经历,充满悲伤、遗憾和激愤,展现了他既想济世报国又向往归隐的矛盾心理。全诗气势雄浑开阔,情感跌宕起伏,语言朴实却含义深远,读来耐人寻味,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应写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当时李白住在金陵(今江苏南京)。李白还有一首《醉后赠从甥高镇》,两首诗内容差不多,高五应该是指高镇。前一首里有“马上相逢”的句子,应写于前;这一首说高镇要去“陇西行”,应写于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赠别诗。描绘了李白与从甥高五的离别场景,既流露对晚辈的勉励与期许,又暗含怀才不遇的愤懑。展现豪放不羁的性情,寄寓超脱尘俗的豁达,交织着对理想的执着与现实的悲慨。

2. 写作手法

用典:“能成吾宅相,不减魏阳元”一句,化用《晋书·魏舒传》典故,魏舒少孤,外家起宅时相宅者预言“当出贵甥”,后魏舒果然显贵。李白借此赞誉从甥高五才智不输古人,暗含对其前程的期许。“五木思一掷”暗引《世说新语》桓温与袁耽樗蒲之典,以“掷五木”喻决意挣脱功名羁绊,展现其豪放不羁的性情。“溪水桃花流”则化用陶渊明《桃花源记》,寄寓超脱尘世、归隐江湖之志,与诗中“天地一浮云”的虚无感相呼应。反衬:鱼目高泰山,不如一玙璠”一句,以鱼目堆山之虚高反衬玙璠美玉的纯粹,暗喻贤甥高洁不群。“贤甥即明月,声价动天门”,借明月辉映天门的壮阔意象,反衬其才华横溢、声名显赫,与世俗庸才形成鲜明对比。而“自顾寡筹略,功名安所存”则以自嘲式反衬,将诗人仕途困顿与从甥的昂扬进取并置,深化了对其命运的关切与自身失意的怅惘。

3. 分段赏析

这首诗一共分为四段。第一段开头的六句话,都是在夸赞诗人的从甥。“鱼目高太山,不如一玙璠”,这两句诗一开头就写得特别精彩,就像从天上飞落下来,掉在玉盘里一样令人惊艳。意思是哪怕夜明珠堆得跟泰山一样高,也比不上一块美玉。这两句议论很吸引人,也为后面继续夸赞从甥做好了铺垫。接下来两句,诗人把从甥比作明月,这评价可太高了!明月挂在天上,所有人都会抬头看,名气大得很。一句“动天门”,表面说惊动天门,实际上是在衬托他在人间的影响力,一句话有两层意思,写得特别巧妙。“能成吾宅相,不减魏汤元”这两句用了一个典故。魏汤元就是魏舒,他小时候没了父母,在外祖父家长大。外祖父家盖房子的时候,看风水的人说:“这家会出个有出息的外甥。”外祖父一家看魏舒小时候就很聪明,觉得这话应验了。魏舒却说:“我一定会让这话成真。”这两句诗其实是在说,诗人的从甥才华很高,一点也不比魏舒差。有人可能觉得,诗人把这么有才华的从甥,说成“能成吾宅相”,好像有点贬低他,其实不是这样。诗人是从长辈的角度说的,话里话外都是爱惜。从“自顾”开始的八句话是第二段,这一段诗人说了自己的情况。他刚刚夸完从甥“能成吾宅相”,就觉得自己比不上,所以才会说“自顾寡筹略,功名安所存”。李白没得到什么功名,是不是因为他没什么谋略,这还不好说。有人说“从政治思想家和活动家的角度看,李白实在不算高明”,但其实他在仕途上不顺利,主要是因为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说他坏话。李白在政治上受了挫折之后,心里还是想着报国,但有时候也会冒出不想做官、灰心丧气的念头。“五木”往后的六句话,直接说了他当时的处境。诗人把自己比作被绳子拴住的猿猴,没有一点自由,心里想着像古人玩博戏那样,把五木一扔,摆脱官职的束缚。这里用了一个典故,以前桓宣武和袁修道玩博戏,袁修道觉得牌运不好,生气地把五木扔了。李白用这个典故,是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李白一向看不起那些权贵,却特别看重朋友之间的情谊。为了报答老朋友的恩情,他不在乎花光所有的钱;为了让朋友喝得开心,他连自己的骏马都舍得拿去换酒。他这个人性格豪爽侠义,不把钱财当回事,每次遇到老朋友,都会大方帮忙,一高兴起来,就连珍贵的“五花马,千金裘”都拿去换美酒,只为了和朋友“同销万古愁”。这首诗里“枥中”这四句说自己的情况,把他豪爽重情义的性格表现得特别清楚。从“闻君”开始的十句话是第三段,这段写的是离别的心情。“闻君陇西行,使我惊心魂”,一听说从甥要去陇西,要知道陇西在唐朝的时候是边疆,又荒凉又远。去这么个地方,怎么能不让人担心呢。后面几句写的就是送别时那种复杂的心情。诗人说想和从甥一起走,就像寒鸟飞进荒原,在雪天里各自纷飞。但他心里其实很矛盾,又没明说,只说这种心情就像江水翻滚,说也说不完。“贫家羞好客,语拙觉辞繁”,意思是家里穷却偏偏喜欢招待客人,嘴笨却又觉得想说的话太多,这种矛盾的心情很难说清楚。所以那几天他都打不起精神,吃饭的时候都觉得心里愧疚。这段写离别的内容,特别细致,反复诉说,让人感同身受。最后一段从“自笑”这句话开始,说的是宽心的话。意思是:我笑话自己不像个大丈夫,生来就有好多烦心事摆脱不了。心里积攒了这么多忧愁和愤怒,到哪儿才能排解呢?想想自己就像天地间的一片浮云,又像万物中的一根毫毛,很快就会消失不见,最后融入大自然。古代的哲学家说“万物散而为太虚”。想到这些,诗人就觉得“去去何足道?临歧空复愁”,意思是从甥去陇西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在岔路口分别的时候,发愁也没用。“肝胆不楚越;山河亦衾帱。”这句话出自《庄子・德充符篇》,说要是从不同的角度看,肝和胆虽然离得近,也像楚国和越国那么远;要是从相同的角度看,世间万物其实都是一样的。诗人用这句话来开导自己,既然万物都一样,人和自然是一体的,那山河也就跟床上的被子没什么区别了。这是他借庄子的话,表达自己豁达的心态。“云龙若相从,明主会见收。”这句话出自《易乾・文言》,说云跟着龙,风跟着虎,是同类之间的感应,后来用来比喻君主得到贤能的臣子,臣子遇到英明的君主。诗人是说,从甥这次去陇西,如果能遇到好机会,建立功业,皇帝肯定会把他召回朝廷重用。最后诗人说到自己,话里还有别的意思。“成功解相访,溪水桃花流”,意思是等从甥功成名就了,别忘了来找我,到时候可以去有溪水、有桃花的地方找我。晋代的陶渊明写过《桃花源记》,里面那种没有尘世烦恼、自由自在的生活,是很多在官场失意的人都向往的。李白在《古风·郑客西入关》中写下“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表达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这首诗结尾用“溪水桃花流”作结,暗含了诗人归隐山林的心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诗先夸从甥后述己况,再写别甥离绪,最后以旷达之情作结。整首诗开阖有致,起伏变化,一气双收,可谓大家风范。其夸张之笔,不失真情;沉郁之处,一往情深;开豁之辞,声情并振,将爽直和委婉、挚着和超脱熔为一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

《辽宁大学学报》主编宋绪连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赠别郑判官》

下一篇:唐·李白《相和歌辞·长信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