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溟有巨鱼":北溟有一条巨大的鱼,
# 北溟:地名,最早出现于庄子的《逍遥游》:“北溟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
"身长数千里":身子有几千里那么长。
"仰喷三山雪":它仰而喷水,其水雾如同三山之雪,
# 雪:一作“云”。
"横吞百川水":它吞吸一口,就能吸干百川之水。
"凭陵随海运":它随着海中的洋流,横冲直撞,
# 凭陵:凭借,依仗。
"燀赫因风起":它化而为鹏,随着海中的大风飞腾而起。
# 燀赫:声势盛大貌。
"吾观摩天飞":仰观这只大鹏摩天而飞,
"九万方未已":一直到了九万里高空,好像还不会停止。
# 未已:不止;未毕。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古体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北溟中身长数千里,能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随海运、因风起,进而摩天高飞且行程无尽的巨鱼形象。借巨鱼这一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李白渴望拥有如巨鱼般的磅礴力量与远大前程,以实现自己宏大抱负的壮志豪情,也体现出诗人对自由、强大和广阔天地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夸张:“身长数千里”“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等诗句,对巨鱼的身长、力量等进行了极度夸张的描写,突出了巨鱼的庞大和威力,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想象:诗人想象出北溟之中有如此巨大的鱼,以及它喷雪吞水、随海运、因风起、摩天飞的情景,创造出奇幻的意境,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拓宽了读者的思维空间。
3. 分段赏析
开篇“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化用《庄子·逍遥游》典故,“北溟”点明巨鱼所处之地的浩瀚,“身长数千里”运用夸张手法,勾勒出巨鱼体型的庞大,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仰喷”“横吞”两个极具力量感的动作描写,与“三山雪”“百川水”相结合,从空间维度,进一步夸张描绘巨鱼吞吐天地的磅礴气势,让人感受到其不可阻挡的力量。“凭陵随海运,燀赫因风起”,“凭陵”意为凭借威势,“海运”原指大海的运动,此处描绘巨鱼借助海动之风,威风凛凛、光芒赫赫地腾飞,展现出它把握时机、乘势而起的姿态。尾联“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诗人从对巨鱼的描绘转向自身感慨,“吾观”表明视角转换,“摩天飞”“九万方未已”,一方面继续赞美巨鱼高飞远举、志向无尽,另一方面,借巨鱼自喻,表达自己渴望像巨鱼一样,在广阔天地中施展抱负,追求自由与理想的强烈愿望。
下一篇:唐·李白《桃源(其一)》